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525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2:28
一种柱塞泵,包括偏心轴(3)、泵单元(1)和储油桶(2),偏心轴穿过泵单元连接到储油桶,泵单元包括吸油压油部分(11)和出油部分(12),偏心轴用于驱动吸油压油部分吸油并通过出油部分供油,吸油压油部分包括进油口(115)、出油口(112)、流道(111)、第一油腔(113)、第二油腔(114)、第一柱塞(41)和第二柱塞(42),第二柱塞设置在第二油腔的一侧,第一柱塞设置在第一油腔的一侧,第一柱塞的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411),吸油口与第一油腔连通,出油口与环形凹槽连通,第二油腔通过流道选择性地与第一油腔或者环形凹槽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工作可靠性较高,效率较好,能够满足大流量的供油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泵,具体地,涉及一种柱塞泵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润滑系统的柱塞泵使用广泛。通常地,在柱塞泵中用于供油的泵单元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柱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来实现润滑油的吸油压油工作。在结构上,目前业界内采用的泵单元的吸油压油工作通常要借助于弹簧工作,容易出现弹簧失效的问题,造成柱塞泵的工作可靠性低,效率差,不能满足大流量的供油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塞泵,该柱塞泵工作可靠性较高,效率较好,能够满足大流量的供油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柱塞泵,该柱塞泵包括偏心轴、泵单元和安装在泵单元上方的储油桶,所述偏心轴穿过所述泵单元连接到所述储油桶,所述泵单元包括吸油压油部分和出油部,所述偏心轴用于驱动所述吸油压油部分从所述储油桶内泵吸油脂并将油脂通过所述出油部分供出,所述吸油压油部分包括吸油口、出油口、流道、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所述第二柱塞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的一侧,所述第一柱塞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柱塞的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所述吸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所述第二油腔通过所述流道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油腔或者所述环形凹槽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腔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堵,所述第二油腔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堵。优选地,所述出油部分具有出油通道,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通道连通。优选地,所述吸油压油部分和所述出油部分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柱塞泵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所述偏心轴具有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第二偏心轮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接触并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往复直线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形成为方形框架,该方形框架上的具有卡槽,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的柱塞头部分别接合在所述卡槽内。优选地,所述偏心轴位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内部,并且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侧面分别具有导向块。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柱塞,在所述第一滑块的另外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导向块,在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二柱塞,在所述第二滑块的另外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导向块。优选地,所述偏心轴还包括过渡件和偏心轴头部,所述偏心轴头部通过过渡件固定连接在第二偏心轮上,使所述偏心轴头部的中心与所述偏心轴的中心共轴。优选地,所述储油桶包括搅油盘,该搅油盘具有搅油盘轴套,该搅油盘轴套套在所述偏心轴头部上,并且和所述偏心轴头部销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工作可靠性较高,效率较好,能够满足大流量的供油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I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的泵单元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的偏心轴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I泵单元2储油桶3偏心轴6导向块7搅油盘8固定孔11吸油压油部分12出油部分31第一偏心轮 32第二偏心轮33过渡件34偏心轴头部41第一柱塞 42第二柱塞43柱塞头部 51第一滑块52第二滑块 53卡槽71搅油盘轴套111 流道112 出油口113第一油腔 114第二油腔115进油口121出油通道141第一封堵 142第二封堵411环形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I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柱塞泵的泵单元,该柱塞泵包括偏心轴3、泵单元I和安装在泵单元I上方的储油桶2,偏心轴3穿过泵单元I连接到储油桶2,泵单元I包括吸油压油部分11和出油部分12,偏心轴3用于驱动吸油压油部分11从所述储油桶2内泵吸油脂并将油脂通过所述出油部分12供出,其中,吸油压油部分11包括进油口115、出油口 112、流道111、第一油腔113、第二油腔114、第一柱塞41和第二柱塞42,第二柱塞42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二油腔114的一侧,第一柱塞41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113的一侧且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411,进油口 115与第一油腔113连通,出油口 112与所环形凹槽411连通,第二油腔114通过流道111选择性地与第一油腔113或者环形凹槽411连通。另外,为了实现油腔的密封,在第一油腔11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堵141,在第二油腔11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堵142。第一封堵141和第二封堵142的种类优选为具有密封效果的堵丝,以保证油腔的密封。具体地,在吸油过程中,第一柱塞41向远离第一封堵141的方向移动从而在第一油腔113中形成真空,以使油脂从进油口 115进入 第一油腔113,第一柱塞41继续移动直到打开流道111时,第二柱塞42也向远离第二封堵142的方向移动,使第二油腔114内也形成真空,因为第二油腔114和第一油腔113通过流道111连通,因此使第一油腔113内的油脂进一步进入第二油腔114内,以达到吸油的作用。在压油过程中,第一柱塞41向第一封堵141方向移动,直到形成在第一柱塞41的环形凹槽411和流道111连通,此时第二柱塞42向第二封堵142方向移动,使第二油腔114内的油脂通过流道111和环形凹槽411流向出油口 112,通过出油口 112和环形凹槽411的连通,实现油脂的压出。此外,泵单元的出油部分12具有出油通道121,出油口 112与所述出油通道121连通,从而实现油脂的进一步供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柱塞41和第二柱塞42的配合,实现吸油压油工作,偏心轴3用于驱动吸油压油部分11从储油桶2内泵吸油脂并将油脂通过出油部分12供出。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的供油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弹簧元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工作可靠性较高,效率较好,能够满足大流量的供油需求。为了方便拆卸,易于保养,吸油压油部分11和出油部分1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此外,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一柱塞41和第二柱塞42的往复运动,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还包括第一滑块51和第二滑块52,第一柱塞41连接到第一滑块51,第二柱塞42连接到第二滑块52,偏心轴3具有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偏心轮31和第二偏心轮32,第一偏心轮31和第二偏心轮32分别与第一滑块51和第二滑块52接触并带动第一滑块51和第二滑块52往复直线移动。在现有技术中,柱塞通常由弹簧复位,即通过偏心轴和弹簧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往复直线移动。然而,弹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失效或者卡死,从而导致柱塞泵无法正常工作。在本专利技术中,柱塞通过适当的方式连接到滑块上,从而在偏心轴驱动滑块往复直线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带动柱塞同时移动而不再需要任何弹簧,因此彻底解决了因为使用弹簧而带来的任何问题。第一柱塞41和第二柱塞42可以通过任何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塞泵,该柱塞泵包括偏心轴(3)、泵单元(1)和安装在泵单元(1)上方的储油桶(2),所述偏心轴(3)穿过所述泵单元(1)连接到所述储油桶(2),所述泵单元(1)包括吸油压油部分(11)和出油部分(12),所述偏心轴(3)用于驱动所述吸油压油部分(11)从所述储油桶(2)内泵吸油脂并将油脂通过所述出油部分(12)供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压油部分(11)包括进油口(115)、出油口(112)、流道(111)、第一油腔(113)、第二油腔(114)、第一柱塞(41)和第二柱塞(42),所述第二柱塞(42)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114)的一侧,所述第一柱塞(41)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113)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柱塞(41)的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411),所述吸油口(115)与所述第一油腔(113)连通,出油口(112)与所述环形凹槽(411)连通,所述第二油腔(114)通过所述流道(111)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油腔(113)或者所述环形凹槽(41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泵,该柱塞泵包括偏心轴(3)、泵单元(I)和安装在泵单元(I)上方的储油桶(2),所述偏心轴(3)穿过所述泵单元(I)连接到所述储油桶(2),所述泵单元(I)包括吸油压油部分(11)和出油部分(12),所述偏心轴(3)用于驱动所述吸油压油部分(11)从所述储油桶(2)内泵吸油脂并将油脂通过所述出油部分(12)供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油压油部分(11)包括进油口(115)、出油口(112)、流道(111)、第一油腔(113)、第二油腔(114)、第一柱塞(41)和第二柱塞(42),所述第二柱塞(42)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114)的一侧,所述第一柱塞(41)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113)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柱塞(41)的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411),所述吸油口(115)与所述第一油腔(113)连通,出油口(112)与所述环形凹槽(411)连通,所述第二油腔(114)通过所述流道(111)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油腔(113)或者所述环形凹槽(4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11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堵(141),所述第二油腔(11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堵(142)。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部分(12)具有出油通道(121),所述出油口(112)与所述出油通道(12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压油部分(11)和所述出油部分(1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还包括第一滑块(51)和第二滑块(52),所述第一柱塞(41)和所述第二柱塞(42)分别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升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华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