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789296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丙烯腈基膜;2)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以头孢拉定作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利用头孢拉定、四丁基氢氧化铵和甲醇等,制得滤液;在滤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均匀搅拌后,得膜液;将步骤1)所得的聚丙烯腈基膜放入上述膜液中浸泡,然后依次进行聚合和洗脱,得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该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能用于测定液态待测品中头孢拉定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一种测定液态待测品中头孢拉定的浓度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头孢拉定(Cephrading, Velosef )又称先锋·霉素VI、头孢菌素VI等,是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范围广,ロ服吸收好,血药浓度较高,特点是耐β内酰胺酶,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多种对光谱抗生素耐药的杆菌等有迅速而可靠地杀菌作用。主要以原形经尿排泄,尿中浓度较高。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等的感染。中国药典2005版采用HPLC測定头孢拉定胶囊含量,而目前文献报道的測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旋光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但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不高,化学发光法通常需要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使其产生化学发光反应,而毛细管电泳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昂贵的仪器和经过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所用时间也较长。头孢拉定为我国临床医疗的常备药品,因其用量大,排泄量也较大,不易降解,易在环境中积累,造成抗生素污染。因此,建立ー种测试费用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测试方法,将对药物的代谢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MIT)是指为获得在空间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子(模板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制备技术,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现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都需经干燥、研磨、破碎、筛分等过程,这些过程很容易破坏聚合物的结合位点,操作费时费力,易造成聚合物粒子形态不规整。将分子印迹技术与膜分离领域结合制成的分子印迹膜,兼具分子印迹和膜技术的特点,不需要研磨等制备过程,且克服了膜技术中无法实现特定物质选择性分离的缺点,实现了特异地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纯化的目的。目前,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并利用其进行头孢拉定分析检测的方法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头孢拉定分子有特异性吸附作用的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并利用该分子印迹膜进行头孢拉定浓度的检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丙烯腈基膜聚丙烯腈干燥处理后与氯化锂按照4飞1的重量比一同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中,于55飞5°C搅拌(例如为磁力搅拌),待聚丙烯腈与氯化锂充分溶解后,得溶液;每Ig氯化锂配用25 28ml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经过滤脱泡后于55飞5°C静置I. 5 2. 5h ;然后进行刮膜,得聚丙烯腈基膜;所得的聚丙烯腈基膜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3(T40h ;2)、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以头孢拉定作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MAA)作为功能単体,以こニ醇ニ甲基丙烯酸酯(EGDMA)作为交联剂;以偶氮ニ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在O. 5 mmol的头孢拉定中滴加90 110 μ I的四丁基氢氧化铵后再加入4. 5 5. 5ml的甲醇,待头孢拉定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广2 g的无水硫酸镁搅拌I. 5^2. 5h ;过滤,得滤液;注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去除头孢拉定中的结晶水;在滤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MAA)、こニ醇ニ甲基丙烯酸酯(EGDMA)和偶氮ニ异丁腈(AIBN),均匀搅拌后(搅拌至偶氮ニ异丁腈溶解后),得膜液;用于制备滤液的头孢拉定甲基丙烯酸(MAA):こニ醇ニ甲基丙烯酸酯(EGDMA)= 1:2^6 :18 22的摩尔比;每份由O. 5mmol头孢拉定制备而得的滤液配用35 45 mg的偶氮ニ异丁腈(AIBN); 将步骤I)所得浸泡后的聚丙烯腈基膜自然干燥后,得干燥后基膜;将膜液通氮气脱氧(8 12min),得脱氧后膜液;将干燥后基膜先放入脱氧后膜液中浸泡I. 5^2. 5h,然后,再真空密封后于55飞5 V聚合45飞Oh ;将经上述聚合处理后所得的膜用甲醇和こ酸的混合液洗脱至洗脱液检测不出模板分子为止,得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甲醇和こ酸的混合液中,甲醇的体积浓度为88、2%。备注说明每4. 8^5. 2g聚丙烯腈制备而得的聚丙烯腈基膜配用由O. 5 mmol头孢拉定制成的膜液。所得的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可放在甲醇中保存,使用前取出干燥(B卩,使甲醇被挥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的改进刮膜时,控制膜的厚度为100^200 μ m ;从而减少膜的溶胀带来的影响。备注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应当尽量减小膜的厚度,从而減少膜的溶胀带来的影响。因为超滤膜过厚在水中可能产生一定的溶胀,对水通量和截留率产生影响。超滤膜过薄,会导致实际生产的难度。本专利技术所设定的厚度为10(Γ200μπι能同时避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所得的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用途測定液态待测品中头孢拉定的浓度。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测定液态待测品中头孢拉定的浓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绘制标准曲线,依次进行以下步骤①、将荧光素用pH 5. 8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成浓度为O. 9X 10_6mol/L I. I X 10_6mol/L的荧光素溶液;②、用头孢拉定、荧光素溶液和用于定容的液体配制一系列的头孢拉定标准溶液,姆IOml的头孢拉定标准溶液中含有2ml荧光素溶液;③、采用荧光法,在激发波长484nm,发射波长512nm处,检测上述一系列的头孢拉定标准溶液荧光值,以头孢拉定浓度(mg/L)为横坐标,以荧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2)、获得液态待测品中头孢拉定的浓度,依次进行以下步骤①、将液态待测品滤过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②、将步骤①所得的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在室温下放置22 26h,使液态待测品中的头孢拉定分子被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充分吸附;③、用甲醇和こ酸的混合液对吸附后分子印迹膜进行洗脱,得洗脱液,甲醇和こ酸的混合液中,甲醇的体积浓度为88、2% ;将洗脱液旋干后加入2ml荧光素溶液(同步骤I)的①所得的荧光素溶液),并加入用于定容的液体定容至10ml,得待测液;④、采用荧光法,将待测液在激发波长484nm,发射波长512nm处进行检测,得荧光值,代入步骤I)的标准曲线,得待测液的头孢拉定浓度;⑤、按照液态待测品与待测液的体积比,换算获得液态待测品的头孢拉定浓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测定液态待测品中头孢拉定的浓度的方法的改进步骤I)中配制成头孢拉定浓度分别为0、0. 5、l、2、3、4、5mg/L的一系列的头孢拉定标准溶液;所得的标准曲线对应的公式为Y=20. 935Χ-0. 8246,X代表头孢拉定浓度mg/L,Y代表荧光值。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測定液态待测品中头孢拉定的浓度的方法的进ー步改进用于定容的液体为去离子水和/或PH 5.8的磷酸盐缓冲液。在本专利技术的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中I)、步骤I)中的聚丙烯腈干燥处理为将聚丙烯腈于55飞5°C真空干燥22 26 h 干燥处理后的聚丙烯腈与氯化锂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后,在55飞5°C磁力搅拌1(Γ14小吋,确保聚丙烯腈与氯化锂充分溶解。用刮刀(例如为200 μ m的エ字型刮刀)在玻璃板上刮膜,空气中停留一定时间(约I飞分钟)后,将玻璃板浸入一定温度(2(T30°C)的去离子水中;待膜成型后,在室温下用去离子水浸泡3(T40 h,中间换一次去离子水。其可在甲醇溶液中保存备用。2)、在步骤2)中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头孢拉定-四丁基氢氧化铵盐除了在こ腈中溶解度较差外,在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丙烯腈基膜:聚丙烯腈干燥处理后与氯化锂按照4~6:1的重量比一同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中,于55~65℃搅拌,待聚丙烯腈与氯化锂充分溶解后,得溶液;每1g氯化锂配用25~28ml的?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溶液经过滤脱泡后于55~65℃静置1.5~2.5h;然后进行刮膜,所得的聚丙烯腈基膜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30~40h;?2)、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以头孢拉定作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在0.5?mmol的头孢拉定中滴加90~110μl的四丁基氢氧化铵后再加入4.5~5.5ml的甲醇,待头孢拉定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2?g的无水硫酸镁搅拌1.5~2.5h;过滤,得滤液;在所述滤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均匀搅拌后,得膜液;用于制备滤液的头孢拉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2~6:18~22的摩尔比;每份由0.5?mmol头孢拉定制备而得的滤液配用35~45?mg的偶氮二异丁腈;将步骤1)所得浸泡后的聚丙烯腈基膜自然干燥后,得干燥后基膜;将膜液通氮气脱氧,得脱氧后膜液;将干燥后基膜先放入脱氧后膜液中浸泡1.5~2.5h,然后,再真空密封后于55~65?℃聚合45~50h;将经上述聚合处理后所得的膜用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液洗脱至洗脱液检测不出模板分子为止,得头孢拉定分子印迹膜;?所述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甲醇的体积浓度为88~9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生荣于海宁曾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