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91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本技术包括减阻套筒、减阻注浆系统;减阻套筒设置在预制桩模型外侧形成沉贯整体;模型箱中布置土体模拟工程场地条件;模型装置在模型箱中通过压桩系统完成沉贯过程;减阻套筒内部有若干减阻通路,减阻通路由注浆阀门、竖向通道、环形通道、注浆口组成,待注浆口随预制桩模型沉贯没入土体后,通过减阻注浆系统向注浆口对应的减阻通路注入减阻材料实现预制桩模型的优化减阻沉贯。本技术中减阻设计能解决预制桩模型遇较大阻力无法快速沉贯的问题,有利于推进预制桩减阻沉贯设计优化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制桩技术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


技术介绍

1、预制桩是常见的桩基础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节约施工时间和工程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港口、水利等工程领域。

2、预制桩一般采用锤击沉桩、振动沉桩、静力压桩和射水沉桩等方式,其中,锤击沉桩适用于可塑性粘土、砂土、粉土以及松散的碎卵石类土的情况,适用范围交广;振动沉桩适用于可塑性粘土和砂土,当土的抗剪强度因振动作用有较明显降低(特别是砂土地基)时,其沉桩效果最佳;静力压桩仅适用于场地土体较软(如可塑性粘土)的情况,适用范围较小;射水沉桩一般适用于预制桩不易穿透较厚的砂土等硬夹层地基,但不适用于黏性土地基以及施工场地周围有重要建筑的情况。事实上,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因其适用范围广是最为常见的沉桩方式,但均会产生的震动、噪声污染,如遇较厚硬夹层还会出现断桩、无法沉贯等问题。由此可见,亟需增加适用于预制桩的减阻设计来辅助预制桩高沉贯效率,减少震动、噪声污染,快速穿越较厚硬夹层。

3、采用现场试验方法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阻套筒和减阻注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阻通路的数量为三个,共包括第一注浆阀门、第二注浆阀门、第三注浆阀门、第四注浆阀门、第一竖向通道、第二竖向通道、第三竖向通道、第四竖向通道、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第三环形通道以及第一注浆口、第二注浆口、第三注浆口,具体结构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口上安装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阻套筒和减阻注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阻通路的数量为三个,共包括第一注浆阀门、第二注浆阀门、第三注浆阀门、第四注浆阀门、第一竖向通道、第二竖向通道、第三竖向通道、第四竖向通道、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第三环形通道以及第一注浆口、第二注浆口、第三注浆口,具体结构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口上安装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的优化减阻沉贯套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通道的直径小于环向通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骁杨梦琳李源赵朝发郭宁刘福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