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毅专利>正文

培育蛹虫草抗退化菌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86738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7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育蛹虫草抗退化菌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有低温伴生菌生长的蛹虫草母种管,置于低温、高温、缺氧及杂菌生长的环境中培养菌种,经培养后的母种再提纯复壮,得到蛹虫草抗退化菌种,然后再进入原种和栽培种的应用阶段。抗退化菌种用于栽培中,连续十次继代使用,生物转化率70%左右,得到的蛹虫草子实体,表现为色泽深金黄,保持原始特性,正常培养工艺范围内各项指标稳定,经检测其有效成份,虫草素含量不少于0.1%,腺苷含量不少于0.055%,多糖含量不少于2.5%,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3号》关于批准蛹虫草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规定的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 属于真菌的制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蛹虫草菌种培育的新技术。通过这种方法,能得到抗退化的优质菌种。
技术介绍
蛹虫草子实体又称北冬虫夏草子实体或子座,简称北虫草,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虫草属。近年来人工培养子实体遍及城乡,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但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专业公司,在栽培实践中往往出现只长菌丝不长草(子实体)、不转色,或草的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有效成份含量极少且不稳定,不但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甚至使众多生产者绝收破产。究其原因,主要是菌种退化,菌种不能继代使用。菌种往往只能使用一次,勉强继代使用也不超过两代。众多技术人员为防止菌种退化,用尽了各种传统的制种办法,如组织分离优选部位、孢子分离选优、提纯复壮、引进优种、杂交选优等,但始终阻止不了菌种的快速退化。尽管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不少论文意见,但理论要变成实践意义上的生产力尚需要漫长的时间。蛹虫草菌种的快速退化,已成为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对广大生产者来说,菌种快速退化问题亟待解决。本专利技术就是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所得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育蛹虫草抗退化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培养优胜种:制备有伴生菌生长的蛹虫草母种管,PDA培养基+氯霉素,先斜面接种伴生菌拟青霉或被毛孢菌种,进行培养,再接入蛹虫草菌种,所述蛹虫草菌种(Cordyceps?militari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2011年12月12日,保藏号:CGMCC?No.5577,继续进行培养,使蛹虫草生长旺盛并全部吞没伴生菌,得到蛹虫草种优胜种管;(2)将优胜种管置于0~?20℃的环境中培养不少于30天,然后将其置于18~25℃条件下恢复生长3~5天;(3)将恢复后的优胜种管去掉管塞,置于15~25℃的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胡素花杨毅刘巧云李璐杨洪利周文贵
申请(专利权)人:杨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