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伟春专利>正文

一种栽培不同温度要求的食用菌的方法及食用菌栽培袋技术

技术编号:788673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7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袋栽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栽培不同温度要求的食用菌的方法及食用菌栽培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用途广、安全的栽培不同温度要求的食用菌的方法及食用菌栽培袋。采用不同颜色、不同透光率的食用菌栽培袋栽培食用菌。所述的塑料袋为紫色、蓝色、绿色、黄色、红色或灰色,透光率为30%~80%。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不同颜色对光的吸热程度的不同,设计了多种颜色的食用菌栽培袋,在进行食用菌的培养时,可以根据不同食用菌的培养条件来使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空间。此外,不会造成光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袋栽
,具体说是一种栽培不同温度要求的食用菌的方法及食用菌栽培袋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闻等真菌的类总称。目前,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目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 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 4%),子囊菌39种(占5. 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柄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栽培不同温度要求的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不同颜色、不同透光率的食用菌栽培袋栽培食用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春
申请(专利权)人:郑伟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