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输出件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行星齿轮传动结构是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等组成,行星齿轮传动采用双联齿轮的行星齿轮,行星轮上的双联齿轮分别与固定内齿轮和活动内齿轮啮合,由于要提高承载能力,采用多个行星齿轮,为了补偿制造和安装误差,需增加均载机构,因此,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两输出件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它主要解决了行星齿轮传动采用双联齿轮的行星齿轮,要提高承载能力和补偿制造安装误差,采用多个行星齿轮和需增加均载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输出件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由太阳轮、输入轴、行星轮、挡圈、行星轮轴、轴承、固定内齿轮、活动内齿轮、轴套、行星架、输出轴构成。太阳轮与行星轮相啮合,行星轮齿面的一端与固定内齿轮相啮合,另一端与活动内齿轮相啮合,行星轮安装在行星轮轴上,轴套套装在行星轮轴上,行星轮轴通过轴承与挡圈安装在行星架上,太阳轮固联在 输入轴上,行星架固联在输出轴上。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它采用单齿轮传动,两输出件输出,对应于齿数的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输出件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它由:太阳轮(1)、输入轴(2)、行星轮(3)、挡圈(4)、行星轮轴(5)、轴承(6)、固定内齿轮(7)、活动内齿轮(8)、轴套(9)、行星架(10)、输出轴(11)构成,其特征在于:太阳轮(1)与行星轮(3)相啮合,行星轮(3)齿面的一端与固定内齿轮(7)相啮合,另一端与活动内齿轮(8)相啮合,行星轮(3)安装在行星轮轴(5)上,轴套(9)套装在行星轮轴(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宪芝,殷宝麟,刘春山,牛国玲,周欣,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