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沟球轴承内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618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沟球轴承内圈,包括一个内圈体,所述内圈体的外周面上具有一圈截面形状为小半圆弧的滚道,所述滚道与外周面的二个结合部各具有一个倒角。所述倒角与内圈体的轴线呈角度α,α=20±5度。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深沟球轴承内圈,由于在滚道与外周面的二个结合部各设置了一个倒角,在把滚动体压入内、外圈的滚道内进,倒角具有一个导向作用,使滚动体更容易被压入,同时,也不会划伤滚动体的表面,保证了轴承的质量与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沟球轴承,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方便且安全的装填滚动体的深沟球轴承内圈
技术介绍
如图2所示,现有的深沟球轴承内圈在其外圆周面上具有一圈截面为小半圆弧的滚道,滚动体安装在滚道内,通过滚动体的滚动来实现轴承内、外圈的相对转动,由于现有的深沟球轴承内圈通常采用车制而成,其滚道与内圈的外周面之间的连接部没有倒角,在滚动体压入时非常不便,需采用较大的压力才能把滚动体压入内、外圈的滚道内,并且在滚动体压入时,滚道与内圈的外周面之间连接部形成的尖角容易划伤滚动体的表面,造成轴 承噪声变大、寿命缩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既能方便的压入滚动体,同时不会造成滚动体表面划伤而造成轴承噪声变大、寿命缩短的深沟球轴承内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沟球轴承内圈,包括一个内圈体,所述内圈体的外周面上具有一圈截面形状为小半圆弧的滚道,所述滚道与外周面的二个结合部各具有一个倒角。所述倒角与内圈体的轴线呈角度a,a=20±5度。采用了本技术的深沟球轴承内圈,由于在滚道与外周面的二个结合部各设置了一个倒角,在把滚动体压入内、外圈的滚道内进,倒角具有一个导向作用,使滚动体更容易被压入,同时,也不会划伤滚动体的表面,保证了轴承的质量与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深沟球轴承内圈结构示意图。图中I-内圈体,2_滚道,3_外周面,4_倒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沟球轴承内圈,包括一个内圈体1,所述内圈体I的外周面3上具有一圈截面形状为小半圆弧的滚道2,安装时,把滚动体安装在滚道2内,通过滚动体的滚动来实现轴承内、外圈的相对转动,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所述滚道2与外周面3的二个结合部各具有一个倒角4。通过倒角4来代替滚道2与外周面3的二个结合部的尖角,使滚动体更易被压入滚道2内,也使滚动体的表面不会被划伤。在实际操作时,所述倒角4与内圈体I的轴线呈角度a,通过角度a设为20±5度。一方面可以使滚动体更易被压入滚道2内,同时也保证了轴承工作时滚动体始终在滚道2滚动 。权利要求1.一种深沟球轴承内圈,包括一个内圈体(1),所述内圈体(I)的外周面(3)上具有一圈截面形状为小半圆弧的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2)与外周面(3)的二个结合部各具有一个倒角(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4)与内圈体(I)的轴线呈角度α,α=20±5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沟球轴承内圈,包括一个内圈体,所述内圈体的外周面上具有一圈截面形状为小半圆弧的滚道,所述滚道与外周面的二个结合部各具有一个倒角。所述倒角与内圈体的轴线呈角度α,α=20±5度。采用了本技术的深沟球轴承内圈,由于在滚道与外周面的二个结合部各设置了一个倒角,在把滚动体压入内、外圈的滚道内进,倒角具有一个导向作用,使滚动体更容易被压入,同时,也不会划伤滚动体的表面,保证了轴承的质量与寿命。文档编号F16C33/58GK202468717SQ20122006170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林彩兰 申请人:浙江明星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沟球轴承内圈,包括一个内圈体(1),所述内圈体(1)的外周面(3)上具有一圈截面形状为小半圆弧的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2)与外周面(3)的二个结合部各具有一个倒角(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彩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星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