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喷油器进油导杆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230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23:59
一种机车喷油器进油导杆紧固装置,用于喷油器进油导杆的安装。四方形套筒内有四方内孔,铁杆经中空管与四方形套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操作人员在装配机车喷油器进油导杆时能紧固到位,且保证了喷油器进油孔与进油导杆完全对正,装置装套在喷油器上不需要操作人员手扶,无机车柴油机喷油器进油孔位置对不正而造成相关配件报废的状况,质量可靠性和劳动生产率都大大提高,可提高喷油器进油导杆的安装质量,使用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大大降低柴油机故障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专用工具
,具体说是一种快速对东风SB柴油机发电机组喷油器进油导杆进行定位与紧固的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安装东风SB柴油机发电机组喷油器时,由于喷油器是安装在气缸内部,安装时无法把握喷油器进油孔的位置,经常出现喷油器导杆与喷油器进油孔对不正的状况,造成喷油器进油孔内螺纹滑扣,导杆丝扣拉伤,产生报废和漏油等情况,给生产和后工序返修带来极大不便;同时,调整喷油器进油孔位置时,使用的是活动扳手,使用极不方便,每安装一个喷油器必须得2个操作员工,一个调整喷油器进油孔位置,一个安装进油导杆。而一台柴油机有16个喷油器,操作台位的员工确只有3人,安装质量效果不理想,可靠性难以有效保证。据统计,因为喷油器安装不良导致的系列问题占柴油机质量故障的3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喷油器进油导杆紧固装置,以实现使用、装卸方便,紧固可靠到位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对喷油器顶部定位的四方形套筒内有四方内孔,铁杆经中空管与四方形套筒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保证操作人员在装配机车喷油器进油导杆时能紧固到位,且保证了喷油器进油孔与进油导杆完全对正,装置装套在喷油器上不需要操作人员手扶,无机车柴油机喷油器进油孔位置对不正而造成相关配件报废的状况,质量可靠性和劳动生产率都大大提高,可提高喷油器进油导杆的安装质量,使用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大大降低柴油机故障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仰视图;图3为喷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进油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四方形套筒I内有四方内孔2,铁杆4经中空管3与四方形套筒I连接。本技术是依照喷油器固定外径5的尺寸而设计的,四方形套筒I放在喷油器上时可以起到稳定装置的作用,操作人员将装置套放在喷油器上一只手就能调整对准喷油器进油孔7的位置,将手柄4调到固定角度就可以对正孔位,孔位对准后装置放置在喷油器上时,操作人员可以松开双手进行喷油器进油导杆6的安装。工装采用双手旋转把紧,有利于将喷油器紧固到位,喷油器孔对正到位。该装置的“口”型套筒I可以带动喷油器转动,从而调整角度。加长的中空管3有两个作用一是容纳喷油器外径5上面的螺母,保护螺母不被损坏;二是抬高了工作面,拉开了与气缸上其它零件的距离,使装置旋转自如,且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舒适度。手柄4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调整喷油器进油孔的位置;二是把紧喷油器。四方内孔2可起到防止四方形套筒I在旋转时打滑影响喷油器导杆与接口对接。手柄4与加长中空管3采用焊接,且手柄4的直径没有超过Φ 16,以保证装置的重心位于下方,有利于装置的稳定性。手柄4与加长套筒3焊接后,进行打磨去除焊渣,避免尖锐的焊渣扎伤操作员工。手柄4在选取焊接点时,采用“黄金分割”原理,使员工在操作手柄把紧喷油器得时候更省力、舒适。中空管3与四方套筒I采用焊接,且中空管3中心线与四方套筒I中心线同轴,保 证了喷油器螺母不妨碍装置的装卸。四方套筒I内部要打磨,不得留焊渣,以免落入燃烧室内给柴油机发电机组留下质量隐患,外部尺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保证了四方套筒I在狭窄的喷油器安装空间内能自由旋转。整体完毕后刷防锈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喷油器进油导杆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喷油器顶部定位的四方形套筒(1)内有四方内孔(2),铁杆(4)经中空管(3)与四方形套筒(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喷油器进油导杆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喷油器顶部定位的四方形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斌徐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