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踏梯装置以及工程机械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027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踏梯装置以及工程机械车辆。该旋转踏梯装置包括固定座及踏梯主体。固定座进一步包括车辆结合部、旋转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车辆结合部与车辆的主体固定连接;踏梯主体进一步包括踏梯旋转部和状态定位部,踏梯旋转部通过第一销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旋转定位部,状态定位部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相连接,用于相应实现踏梯主体的展开定位状态或折回定位状态。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优化车体结构,方便车辆行驶,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其他不相关物体发生勾连和碰撞,并且提升车辆的越野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旋转踏梯装置以及工程机械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车辆人员上下起重机一般通过固定的踏梯。踏梯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的方式固定于起重机车体底盘外侧的。由于踏梯固定在车体底盘外侧,并且无法收缩,这就会造成车体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会使车辆行驶过程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产生事故,同时,減少了整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会对起重机越野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旋转踏梯装置以及工程机械车辆,能够优化车体结构,避免与其他物体碰撞,提升起重机的越野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旋转踏梯装置,用于操作员上下车辆,旋转踏梯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车辆结合部、旋转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车辆结合部与车辆的主体固定连接;踏梯主体,踏梯主体包括踏梯旋转部和状态定位部,踏梯旋转部通过第一销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旋转定位部,状态定位部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相连接,用于相应实现踏梯主体的展开定位状态或折回定位状态。其中,第一定位部与旋转定位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靠近车辆的主体的内侧设置,第二定位部沿竖直方向设于旋转定位部的下方。其中,踏梯旋转部位于踏梯主体的上部,踏梯主体的下部设有菱形花纹脚蹬板,菱形花纹脚蹬板的尾部设有防滑尾翼。其中,旋转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踏梯旋转部和状态定位部均包括贯穿孔,第一销轴贯穿旋转定位部的贯穿孔和踏梯旋转部的贯穿孔,第二销轴选择地贯穿状态定位部的贯穿孔以及第一定位部的贯穿孔或第二定位部的贯穿孔。其中,旋转定位部和第一定位部形成第一夹槽结构,旋转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形成第二夹槽结构,踏梯主体的上部位于第一夹槽结构或第二夹槽结构内。其中,旋转踏梯装置包括β销,β销安装于第二销轴的轴端,以可拆卸地固定第ニ销轴。其中,旋转踏梯装置包括固定环和连接件,固定环固定设置于固定座或车辆的主体上,连接件穿过固定环,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第二销轴的轴套端,另一端连接β销。其中,连接件为柔性钢丝或耐磨绳索。其中,第一销轴的轴端通过开ロ销固定,车辆结合部焊接固定于车辆的主体下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ー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工程机械车辆,工程机械车辆包括上述旋转踏梯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一种旋转踏梯装置以及工程机械车辆通过改变踏梯与车体的连接方式,使踏梯在使用的时候伸展,在闲置的时候收缩,能 够优化车体的结构,方便车辆行驶,避免与其他物体碰撞,并且减少了整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对起重机越野能力的不利影响。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图I中的旋转踏梯装置的固定座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展开固定于车辆主体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展开定位状态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折回固定于车辆主体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折回定位状态分解示意图;图7是用于本技术的旋转踏梯装置的ー种β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阅图1,图I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的结构分解图。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包括固定座以及踏梯主体。固定座包括车辆结合部101、旋转定位部103、第一定位部102和第二定位部104。踏梯主体包括踏梯旋转部105和状态定位部106。在踏梯主体中,踏梯旋转部105设置于踏梯主体上部。状态定位部106设置于踏梯旋转部105的下方。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还包括菱形花纹脚蹬板107。菱形花纹脚蹬板107的尾部设有防滑尾翼。车辆人员上下车辆的时候,踩在菱形花纹脚蹬板107不会容易打滑。旋转定位部103、第一定位部102、第二定位部104、踏梯旋转部105和状态定位部106均包括贯穿孔。旋转踏梯装置通过车辆结合部101焊接固定或者螺旋固定于车辆的主体下端。本实施例优选焊接固定的方式。在固定座中,第一定位部102与旋转定位部103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靠近车辆的主体的内侧设置,第二定位部104沿竖直方向设于旋转定位部103的下方。第一定位部102与旋转定位部103所在的水平面与车辆主体底座的水平面平行。固定座可以为单块板,或者由双块板形成的夹槽。本实施例优选使用夹槽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部102、第二定位部104以及旋转定位部103 —体形成夹槽结构160。踏梯旋转部105和状态定位部106可与该夹槽结构160相配合,同时可在该夹槽结构160中转动。该夹槽结构160包括相互平齐的第一夹槽结构161和第二夹槽结构162。其中,旋转定位部103和第一定位部102 —体形成第一夹槽结构161,旋转定位部103和第二定位部104 —体形成第二夹槽结构162。请參阅图3,图3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展开固定于车辆主体的示意图,图3展示的是本技术中的一种实施例。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通过固定座焊接固定或者螺栓固定于车辆201的主体下端。从图3可以看到,第一定位部102与旋转定位部103形成的直线与车辆主体中线202在同一平面上垂直。请參阅图4,图4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展开定位分解示意图。第一销轴108的一端为轴套端,另一端为轴端。第一销轴108贯穿旋转定位部103的贯穿孔和踏梯旋转部105的贯穿孔。开ロ销113或者其他固定件在第一销轴108的轴端固定第一销轴108,防止其掉落,并使踏梯主体可绕踏梯旋转部105枢轴转动。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处于展开定位状态时,第二销轴112贯穿状态定位部106的贯穿孔以及第二定位部104的贯穿孔,使踏梯主体在竖直方向上固定。踏梯主体的上部位于第二夹槽结构162内。第ニ销轴112的一端为轴套端,另一端为轴端。第二销轴112的轴端可以安装开ロ销113或者β销110。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β销110。请參阅图7,图7用于本技术的旋转踏梯装置的ー种β销的结构示意图。β销110安装于第二销轴112的轴端,以可拆卸地固定第二销轴112。β销110能够使第二销轴112在竖直方向上保持固定状态。本技术旋转踏梯装置还包括固定环109和连接件111。固定环109固定设置于固定座或车辆的主体上。连接件111可以为柔性钢丝、柔性铁丝或耐磨绳索等柔性连接件。连接件111穿过固定环109,连接件111的一端连接第二销轴112的轴套端,另一端连接β销110。这样,在拆卸或者安装第二销轴112或者β销110的时候,第二销轴112和β销110就不容易脱落或者丢失。请參阅图5和图6,图5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折回固定于车辆主体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ー种旋转踏梯装置折回定位状态分解示意图。踏梯主体在收缩状态时,第二销轴112贯穿状态定位部106的贯穿孔以及第一定位部102的贯穿孔,使踏梯主体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踏梯主体的上部位于第一夹槽结构161内。β销110安装于第二销轴112的轴端。同样,连接件111穿过固定环109,连接件111的一端连接第二销轴112的轴套端,另一端连接β销110。本技术进ー步提供了 ー种包括上述旋转踏梯装置的工程机械车辆。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车辆为起重机。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旋转踏梯装置,用于操作员上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踏梯装置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车辆结合部、旋转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车辆结合部与所述车辆的主体固定连接; 踏梯主体,所述踏梯主体包括踏梯旋转部和状态定位部,所述踏梯旋转部通过第一销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旋转定位部,所述状态定位部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或所述第二定位部相连接,用于相应实现所述踏梯主体的展开定位状态或折回定位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旋转定位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靠近所述车辆的主体的内侧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旋转定位部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梯旋转部位于所述踏梯主体的上部,所述踏梯主体的下部设有菱形花纹脚蹬板,所述菱形花纹脚蹬板的尾部设有·防滑尾翼。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踏梯旋转部和所述状态定位部均包括贯穿孔,所述第一销轴贯穿所述旋转定位部的贯穿孔和所述踏梯旋转部的贯穿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王东明薛文马宏伟洪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