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867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包括前导轨和与前导轨对接进入下一工序的后导轨,前导轨两侧壁的内壁间宽与后导轨两侧壁的内壁间宽相等,前导轨的端部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后导轨对接的承接部,使得前导轨的端面不平齐后导轨的另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前导轨对接的对接部,使得后导轨的端面不平齐并与前导轨的端面相吻合,使得前导轨与后导轨对接后承接部与对接部分别在上料导轨底部的两侧,并且前导轨与后导轨两侧面对接的接缝交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前导轨与后导轨对接后两侧面的接缝交错,错开平齐位置,避免物料同时经过两条接缝卡住,从而使流水线畅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接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流水线上的上料导轨与下一工序的对接部位多为平齐的两端面相接驳,上料导轨两侧面的接缝相对,物料同时经过两条接缝时容易卡住,使流水线阻塞,需要人工疏通才能保证生产畅通,影响了流水线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缝交错的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对接接缝错开平齐位置从而使流水线畅通,提高了流水线作业效率。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包括前导轨和与前导轨对接进入下一工序的后导轨,所述前导轨两侧壁的内壁间宽与后导轨两侧壁的内壁间宽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轨的端部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后导轨对接的承接部,使得前导轨的端面不平齐,所述后导轨的另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前导轨对接的对接部,使得后导轨的端面不平齐并与前导轨的端面相吻合,使得前导轨与后导轨对接后承接部与对接部分别在上料导轨底部的两侧,并且前导轨与后导轨两侧面对接的接缝交错。如上所述的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与对接部的长度相坐寸ο如上所述的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轨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转移物料的物料导向座,所述物料导向座包括一带有凹槽的底座,所述凹槽的一侧面设有与后导轨相通的接口,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接口与挡板之间的凹槽上设有推块,所述挡板上设有能够向前推动推块的推杆,所述凹槽上、接口的另一侧设有一能够使推块向后复位的活动挡件。如上所述的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轨与所述接口为一体成型,所述物料导向座为一体成型。如上所述的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燕尾槽,所述推块为燕尾榫,所述推块与所述凹槽相互卡接。如上所述的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轨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料振盘。如上所述的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振盘高于物料导向座,所述前导轨为坡式直线型导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前导轨的承接部使前导轨对接端两侧壁的端面不平齐,后导轨的对接部使后导轨对接端的两侧壁的端面不平齐,对接后承接与对接部相对,前导轨与后导轨两侧面的接缝交错,错开平齐位置,避免物料同时经过两条接缝卡住,从而使流水线畅通,提高了流水线作业的效率。上料振盘高于物料导向座,前导轨为坡式直线型导轨,物料在前导轨上由高到低多了一个重力作用,少了弯道的阻力,增加了物料经过前导轨与后导轨缝处的流畅性。后导轨的另一端与物料导向座的接口为一体成型,不会形成二次对接,避免了流水线的阻塞。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适合各种流水线的对接,保证生产线流畅,适于推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俯视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图6为物料导向座的底座结构图;图7为推块结构图之一;图8为推块结构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8所示,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包括夹持物料并传送物料的前导轨I和后导轨2,该后导轨2 —端与前导轨I对接,另一端与下一工序连接,前导轨I两侧壁的内壁间宽与后导轨2两侧壁的内壁间宽相等,前导轨I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料振盘5,前导轨I的端部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后导轨2对接的承接部11,使得前导轨I与后导轨2对接的端面不平齐,使前导轨I对接端的两侧壁形成长短壁,后导轨2的另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前导轨I对接的对接部21,使得后导轨2与前导轨I对接的端面不平齐并与前导轨I的对接端面吻合,后导轨2对接端的两侧壁形成长短壁,承接部11与对接部21的长度相等,当前导轨I与后导轨2对接后,前导轨I的长侧壁与后导轨2的短侧壁相接,前导轨I的短侧壁与后导轨2的长侧壁相接,承接部11与对接部21相对分别在导轨底部的两侧,并且前导轨I与后导轨2两侧面对接的接缝交错开不在上料导轨的同一横截面上,使得物料不会同时经过两条接缝而增加通过的阻力。所述后导轨2的另一端连接的为一转移物料的物料导向座3,该物料导向座3为一体成型,包括一带有凹槽311的底座31,在凹槽311的一侧面设有与后导轨2相通的接口 32,后导轨2与接口 32 —体成型,接口 32通过后导轨2与前导轨I无障碍连通,在底座31的一端设有挡板33,在接口 32与挡板33之间的凹槽311上设有推块34,在挡板33上设有能够向前推动推块34的推杆35,使物料在凹槽311内向接口 32另一侧移动到一下工序,挡板33与凹槽311之前还设有空隙37,便于安装推块34与推杆35 ;在凹槽311上、接口 32的另一侧设有一能够使推块34向后复位的活动挡件36,活动挡件36上设有弹簧,推杆35作用在推块34上将物料推过接口 32后使活动挡件36移动,弹簧变形,弹簧回缩时,活动挡件36复位,同时向后推动推块34使其向挡板33方向复位,下一物料经接口 32进入凹槽311内后,推杆35再次推动推块34重复上一动作。上述凹槽311为燕尾槽,推块34为燕尾榫,推块34与凹槽311之间相互卡接,推块34可以在凹槽311上滑动。所述上料振盘5高于物料导向座3,前导轨I为首端高,尾端低的坡式直线型导轨,使前导轨I上的物料多了重力作用,少了弯道的阻力,经过前导轨I与后导轨2对接处的接缝更加畅通。本技术中前导轨I和后导轨2的侧壁上均设有防止物料位移的顶沿,该顶沿与侧壁垂直且为一体成型,使得侧壁与顶沿呈角壁状。当然,本技术对接装置的原理就是让对接处的接缝交错,不在前导轨I的同 一横截面,本技术中物料在前导轨I上是由两侧壁夹持着前进,只需使两侧壁的接缝交错即可,后导轨2不设底面,也可以设底面,如果物料是在前导轨I的底面上前进,只需将底面接缝设为折线,使之交错即可。接缝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曲线只需将对接端面设为曲面即可。在前导轨I、上料振盘5与物料导向座3的下方设有一工作台4,便于操作与看管,前导轨I可以通过一支架12固定在工作台4上加强前导轨I的稳固性。上料时,物料由上料振盘5送入前导轨1,前导轨I的两侧壁夹持着物料并向前传送,先经过对接部21与前导轨I的接缝,由承接部11与对接部21继续夹持前进,再经过承接部11与后导轨2的接缝,由后导轨21的两侧壁夹持前进,经接口 32进入凹槽311,推杆35推动推块34使物料向接口 32的另一侧移动,即凹槽311的前端移动,活动挡件36被推动转位,移动过接口 32后,活动挡件36因弹力回缩使推块34复位,下一物料经接口 32进入凹槽311内,推杆35再次推动推块34使物料向接口 32的另一侧、即凹槽311的前端移动,重复此步骤,当物料填满于接口 32另一侧的凹槽311内时,凹槽311前端端口的物料进入下一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包括前导轨(I)和与前导轨(I)对接进入下一工序的后导轨(2),所述前导轨(I)两侧壁的内壁间宽与后导轨(2)两侧壁的内壁间宽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轨(I)的端部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后导轨(2)对接的承接部(11),使得前导轨(I)的端面不平齐,所述后导轨(2)的另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前导轨(I)对接的对接部(21),使得后导轨(2)的端面不平齐并与前导轨(I)的端面相吻合,使得前导轨(I)与后导轨(2)对接后承接部(11)与对接部(21)分别在上料导轨底部的两侧,并且前导轨(I)与后导轨(2)两侧面对接的接缝交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11)与对接部(21)的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上料导轨的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轨(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转移物料的物料导向座(3),所述物料导向座(3)包括一带有凹槽(311)的底座(31),所述凹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才洪杨奇能彭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