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8563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包括一具有上滑动导轨和下滑动导轨的横梁主体,以及位于所述横梁主体前侧的一滑座,其中,一上导轨设置在所述上滑动导轨的后侧,并通过上导轨块与所述滑座的上部滚动连接;一中导轨设置在所述下滑动导轨的上侧,并通过中导轨块与所述滑座的中部滚动连接;一下导轨设置在所述下滑动导轨的下侧,并通过下导轨块与所述滑座的下部滚动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采用滚动滑动复合式结构导轨,提高抗震性能的同时能够提高动态性能,采用导轨块,提高承载能力以及动态性能,而且低速不易产生爬行现象。同时,采用窄导向结构,提高导向性能,保证横梁滑座的运动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式导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军事、航空等高精密行业的发展,对高精密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大,机床精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加工零件精度的高低。而机床精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机床各轴的导轨型式,刚性高、动态性能好的导轨对高精度机床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立式车床而言,水平方向的(X轴)运动精度直接关系到加工工件的径向跳动及端面跳动,因此,提高立式车床水平方向的运动精度是十分必要的。在现行的立式车床中,横梁水平方向(X轴)的导轨型式大致可分为三种滚动导轨、滑动导轨、静压导轨、滚滑复合导轨。滚动导轨一般是采用直线导轨的型式,这种型式的导轨具有运动轻便灵活,动、静摩擦系数差别小,低速时不易出现爬行现象,但由于接触面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抗震性差,接触应力大,对导轨和滚动体要求很高。滑动导轨具有结构简单,导轨面承载能力大,刚度好等优点,目前受到广泛应用,但为了保证导轨面间的间隙,需要人工的刮研,工作量大;同时经过长时间的运行,间隙会增大,会减低导向精度,并且,低速时易产生爬行现象。静压导轨优点明显,但其结构复杂,需要一套供油系统,对润滑油的清洁度要求高,整体成本高,维修困难。滚滑复合导轨一般采用直线导轨和滑动导轨相结合的型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承载效果,但直线导轨依然存在这承载小等缺点。目前所采用的滚滑复合导轨结构,滑动导轨的布置型式大都一致,但滚动导轨的布置型式各不相同,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横梁导轨结构的刚性及动态性能,也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横梁水平方向(X轴)的刚性及运动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式导轨结构,以解决现有导轨结构横梁水平方向(X轴)导轨刚性差、抗震性差的缺点,以及现有复合导轨结构因布置形式不同,不仅影响横梁导轨结构的刚性及动态性能,而且影响横梁水平方向(X轴)的刚性及运动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包括一具有上滑动导轨和下滑动导轨的横梁主体,以及位于所述横梁主体前侧的一滑座,并且所述滑座与所述上滑动导轨和所述下滑动导轨相接触,其中,一上导轨设置在所述上滑动导轨的后侧,并通过上导轨块与所述滑座的上部滚动连接;一中导轨设置在所述下滑动导轨的上侧,并通过中导轨块与所述滑座的中部滚动连接;一下导轨设置在所述下滑动导轨的下侧,并通过下导轨块与所述滑座的下部滚动连接。上述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中,所述上导轨块与所述滑座上部的连接处还具有一垫块,所述垫块嵌设于所述滑座的上部,所述垫块还具有一凸块,所述上导轨块与所述凸块定位连接,形成滚动导轨。上述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中,所述滑座的上部相对所述垫块的一侧具有软带,所述软带与所述上滑动导轨的前侧相接触,形成滑动导轨。上述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中,所述中导轨块与所述滑座中部的连接处还具有一垫块,所述垫块嵌设于所述滑座的中部,所述垫块还具有一凸块,所述中导轨块与所述凸块定位连接,形成窄导向结构的滚动导轨。上述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中,所述中导轨块的数量为两块,两所述中 导轨块从前至后设置在所述中导轨上。上述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中,所述滑座的中部靠近所述垫块的一侧具有软带,所述软带与所述下滑动导轨的前侧相接触,形成滑动导轨。上述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中,所述下导轨块与所述滑座下部的连接处还具有一垫块,所述垫块嵌设于所述滑座的下部,所述垫块还具有一凸块,所述下导轨块与所述凸块定位连接,形成窄导向结构的滚动导轨。上述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中,所述滑座的下部靠近所述垫块的一侧具有软带,所述软带与所述下滑动导轨的后侧相接触。上述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中,所述滑座的下部与所述软带的连接处还具有一垫块,所述垫块嵌设于所述滑座的下部,形成滑动导轨。上述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中,所述上导轨、所述中导轨和所述下导轨的材料为淬硬钢。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I)采用滚动滑动复合式结构导轨,提高抗震性能的同时能够提高动态性能。(2)采用导轨块,提高承载能力以及动态性能,而且低速不易产生爬行现象。( 3 )采用窄导向结构,提高导向性能,保证横梁滑座的运动精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见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包括有一横梁主体1,该横梁主体I的前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上滑动导轨11和一下滑动导轨12,一滑座2位于横梁主体I的前侧,并且该滑座2与上滑动导轨11和下滑动导轨12相接触连接。一上导轨4安装设置在上滑动导轨11的后侧,并且该上导轨4通过上导轨块3与滑座2的上部连接,上导轨4与上导轨块3的滚动体接触,以此形成第一滚动导轨。一中导轨8安装设置在下滑动导轨12的上侧,并且该中导轨8通过中导轨块与滑座2的中部连接,中导轨8与中导轨块的滚动体接触,以此形成第二滚动导轨;进一步的,该中导轨块的数量可为两块,即中导轨块6和中导轨块7。一下导轨10安装设置在下滑动导轨12的下侧,并且该下导轨10通过下导轨块20与滑座2的下部连接,下导轨10与下导轨块20的滚动体接触,以此形成第三滚动导轨。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I所示。上导轨块3和滑座2的上部的连接处之间还设置有一垫块40,并且滑座2的上部靠近上导轨块3处开设有一凹槽,该垫块40嵌设在凹槽中,上导轨块3安装在垫块40上。并且,垫块40还设置有一凸块401,通过凸块401来定位连接上导轨块3。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滑座2的上部相对于垫块40的一侧设置有软带5,软带5粘贴在滑座2的上部,并且软带5与上滑动导轨11的前侧面相接触,形成第一滑动导轨。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中导轨块6和中导轨块7与滑座2的中部的连接 处之间还设置有一垫块50,并且滑座2的中部靠近中导轨块6和中导轨块7处开设有一凹槽,该垫块50嵌设在凹槽中,中导轨块6和中导轨块7从前至后并行安装在垫块50上。并且,垫块50的两侧还设置有一凸块501,通过凸块501来定位连接中导轨块6和中导轨块7。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滑座2的中部靠近于垫块50的一侧设置有软带9,软带9粘贴在滑座2的中部,并且软带9与下滑动导轨12的前侧面相接触,形成第二滑动导轨。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下导轨块20和滑座2的下部的连接处之间还设置有一垫块30,并且滑座2的下部靠近下导轨块20处开设有一凹槽,该垫块30嵌设在凹槽中,下导轨块20安装在垫块30上,并且,垫块30还设置有一凸块301,通过凸块301来定位连接下导轨块20。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滑座2的下部靠近于垫块30的一侧设置有软带60,软带60粘贴在滑座2的下部,并且软带60与下滑动导轨12的后侧面相接触,形成第三滑动导轨。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滑座2的下部与软带60的连接处之间还设置有一垫块70,并且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包括一具有上滑动导轨和下滑动导轨的横梁主体,以及位于所述横梁主体前侧的一滑座,并且所述滑座与所述上滑动导轨和所述下滑动导轨相接触,其特征在于,一上导轨设置在所述上滑动导轨的后侧,并通过上导轨块与所述滑座的上部滚动连接;一中导轨设置在所述下滑动导轨的上侧,并通过中导轨块与所述滑座的中部滚动连接;一下导轨设置在所述下滑动导轨的下侧,并通过下导轨块与所述滑座的下部滚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块与所述滑座上部的连接处还具有一垫块,所述垫块嵌设于所述滑座的上部,所述垫块还具有一凸块,所述上导轨块与所述凸块定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的上部相对所述垫块的一侧具有软带,所述软带与所述上滑动导轨的前侧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横梁滚滑复合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轨块与所述滑 座中部的连接处还具有一垫块,所述垫块嵌设于所述滑座的中部,所述垫块还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卫其卢卫生吴飞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