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血浆中亚甲蓝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41204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血浆中亚甲蓝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向空白血浆中加入羧甲基-β-环糊精饱和溶液,使其浓度为1~4.5mmol/L,定容,得血浆空白样本;(b)向空白血浆中加入定量的亚甲蓝溶液,并加入羧甲基-β-环糊精饱和溶液,得含亚甲蓝浓度为Cs的血浆标准样本;(c)向含亚甲蓝的待测血浆样本中加入羧甲基-β-环糊精饱和溶液,得含亚甲蓝浓度为Cx的血浆待测样本,检测上述样本的荧光峰强度或荧光峰面积;然后按对照品比较法计算即可得到待测血浆样本中的亚甲蓝浓度Cx。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最低检测限已经低至0.012μmol/L,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临床检验、药物分析、生物分析和分析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临床上输血感染病毒的危险,增强输血的安全性,一般采用亚甲蓝灭活血浆中的病毒,即光化学病毒灭活法,即通过在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光敏剂亚甲蓝,在光照下产生光化学反应,从而使血浆中病毒失活。为了保证血浆的安全性,在灭活前必须保证血浆中有足够浓度的光敏剂亚甲蓝(即足够高的释放量),在灭活后的成品血浆中又必然保证 有足够低浓度的光敏剂亚甲蓝(即足够低的残留量),从上述血浆处置工艺分析,这显然是互相矛盾的。为了较好地解决这对矛盾,通常使用成套病毒灭活袋,它由亚甲蓝贮藏装置、光照病毒灭活袋、亚甲蓝过滤装置、成品血浆贮藏袋及其相应的管线和开关组成。在血浆注入并通过亚甲蓝贮藏装置时,其中的亚甲蓝被释放出来,随血浆进入光照病毒灭活袋,在病毒灭活之后,通过亚甲蓝过滤装置滤除大多数的亚甲蓝,从而获得临床用成品血浆。经过过滤装置滤除的血浆,其残留的亚甲蓝的浓度虽然在安全范围内,但对于必须大量或长期输注血浆或输血浆后预期将长期存活的患者,其影响仍不得而知,特别是致突变的风险有可能增加,所以控制血浆中残留亚甲蓝浓度有重要意义。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血浆中亚甲蓝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向空白血浆中加入羧甲基-¢-环糊精饱和溶液,使其浓度为f4.5mmol/L,定容,得血浆空白样本,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测得荧光峰强度或荧光峰面积为Fo ; (b)向空白血浆中加入定量的亚甲蓝溶液,并加入羧甲基-¢-环糊精饱和溶液,加入浓度与上述血浆空白样本相同,定容,得含亚甲蓝浓度为Cs的血浆标准样本,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测得荧光峰强度或荧光峰面积为Fs ; (C)向含亚甲蓝的待测血浆样本中加入羧甲基-¢-环糊精饱和溶液,加入浓度与上述血浆空白样本相同,定容,得含亚甲蓝浓度为Cx的血浆待测样本,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测得荧光峰强度或荧光峰面积为Fx ; 然后按对照品比较法计算即可得到待测血浆样本中的亚甲蓝浓度Cx ; 所述步骤(a)、(b)和(C)中采用的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的条件相同,激发波长为665±8nm,发射波长扫描范围为67(T715nm,激发狭缝宽度2 10nm,发射狭缝宽度2 10nm,扫描速度100 1000nm/min,激发光程2 IOmm,发射光程2 10mm。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血浆中亚甲蓝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b)和(c)中的定容采用缓冲液或二蒸水进行,所述缓冲液为PBS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或磷酸二氢钠缓冲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血浆中亚甲蓝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为PBS缓冲液。4.一种检测血浆中亚甲蓝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洪平周群刚谢莲唐建华方敏徐军王明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中心血站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