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光谱增强功能的透明生物基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4120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光谱增强功能的透明生物基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清洗、刻蚀、在玻璃基底上沉积氧化铟锡纳米薄膜三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把具有优越表面等离子体性质的ITO膜材料引入到普通的光学载/盖玻片上,得到了整体透明,具有拉曼和荧光增强功能的新型生物基片,相比于不透明、易氧化失效的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材料,玻璃基氧化铟锡薄膜具有整体高度透明、热稳定性好、化学惰性等优点,能从正反两面激发和采集拉曼/荧光光谱信号,对吸附的痕量有机分子探针的拉曼信号有极大的增强,对分子荧光信号也能有显著的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谱传感
,具体的说,是。
技术介绍
1974年Fleischmann及其合作者最早观察到吸附在粗糙银电极表面的单层卩比唳分子的高质量拉曼光谱,其中每个吸附分子的拉曼信号强度比溶液相中的吡啶分子高出6个数量级。这是一种与粗糙表面相关的表面增强效应,称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粗糙金属表面对附近的有机分子的荧光发射也有2个数量级左右的增强,称为表面增强荧光(SEF)。金属材料的表面增强光谱功能主要来源于光激发下纳米结构金属表面 形成的表面等离子体(SPs)共振。SPs本质上是由光波能量转化而来的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磁能量高度集中在距金属表面数十纳米的空间。这种高密度的光电场使得吸附分子拉曼散射截面和非直接吸附分子荧光发射效率等显著增大。SPs的频率依赖于金属的介电函数、特定表面微结构的尺度、形状和空间配置等。金、银和铜等贵金属材料是SPs频率在可见光区的常用材料。当前,SERS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单分子技术,用于研究表面吸附分子详细结构和分子取向的超灵敏原位诊断。由于高灵敏度、无损及无需标记等优点,SERS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食品安全检测以及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谱增强功能的透明生物基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玻璃基底进行化学清洗首先使用无水丙酮对光学载/盖玻片进行超声清洗8 15分钟,去除光学载/盖玻片表面上的油脂和吸附杂质;再将光学载/盖玻片放入碱性混合溶液中煮沸8 15分钟,所述的碱性混合溶液是由浓度为25%的氨水、30%的双氧水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I :1 :6配制而成;煮完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掉载/盖玻片上残留的碱性混合液;然后再将光学载/盖玻片放入酸性混合溶液中煮沸8 15分钟,酸性混合溶液是由浓度为36%的盐酸、30%的双氧水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I :1 6配制而成,煮完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掉载/盖玻片上残留的酸性混合液并晾干; (2)在玻璃基底上沉积氧化铟锡纳米薄膜使用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在光学载/盖玻片的表面上沉积10 50纳米厚的氧化铟锡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益民邱腾刘智畅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