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354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12:15
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制粒原料采用混匀矿;2)分割混匀矿,按粒级3.0~4.0mm将混匀矿分割成两部分,粒级小于3.0~4.0mm的混匀矿,与其他常规制备烧结混合料的配料进行一次、二次混合制粒;3)在二次混合制粒得到的颗粒中加入前面分割得到的粒级大于3.0~4.0mm的混匀矿,进行三次混合制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改善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改善烧结过程的料层透气性,优化烧结状态,最终达到理想的生产技术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铁烧结技木,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烧结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烧结生产率和成品率,逐步提高烧结层厚成为烧结技术的发展方向,而制约烧结层厚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核心的制约环节为烧结料层的透气性,而料层的原始透气性与混合料的制粒效果紧密相关,混合料的制粒效率高,粒度均匀,平均粒度较大,料层透气性较好,对提高烧结料层,改善烧结过程,提升烧结经济技术指标有重要意义。 烧结混合料混匀制粒的现有技术主要是圆筒混合机的制粒方法。将混匀矿、石灰石粉、生石灰粉、白云石粉、蛇纹石粉、烧结粉、内部返矿、焦粉等多种物料按照一定比例称量以后汇集到皮带上,然后输送到一次混合机,在一次混合机内混匀、加水润湿,然后由皮带输送到二次混合机,在二次混合机内造球制粒,最后将物料送到烧结机上进行烧结。由于所有物料全部进入混合机进行混匀制粒,大颗粒自身的比表面积小,在滚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小,因而易于滚落,而小于3_的小颗粒,尤其是小于1_的部分,由于自身粒度较细,比表面积大,在滚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カ大,再加上喷洒水后能够很快润湿,造成颗粒之间粘接而不能自由滚落。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小颗粒被细粉粘附而制粒成较大准颗粒的机会较少,在制粒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导致混合料的制粒效果较差,大颗粒表面的粘结粉易脱落,小颗粒难以制粒长大,粒度不均匀,料层透气性较差。为了改善混合料制粒效果,部分厂家采用三次混合机,在进入三次混合机之前,カロ入部分石灰石粉或者焦粉(称之熔剂分加或燃料分加,參见检索内容),再強化制粒,该技术的制粒效果有所改善,但效果并不显著。同时新建三次混合机对系统的设置和投入成本均有不利影响。另外,还有极少数厂家为了改善混合料制粒效果采用复合造块技术(參见检索内容),即利用球団生产エ艺,将部分粉尘和精矿粉等难以制粒的物料,按照球团エ艺的圆盘造球技术,造成一定粒级组成的球团以后加入烧结混合料中进行烧结,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混合料的制粒效果,但是采用球团圆盘造球设施,建设费用和生产成本高,难以推广。烧结混合料制粒过程中,大颗粒由于自身的比表面积小,在滚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小,因而易于滚落,而小于3_的小颗粒,尤其是小于1_的部分,由于自身粒度较细,比表面积大,在滚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カ大,再加上喷洒水后能够很快润湿,造成颗粒之间粘接而不能自由滚落,因此,在混合制粒过程中,小颗粒被细粉粘附而制粒成较大准颗粒的机会较少,以小颗粒为核心制成颗粒的比例较小,同时,大颗粒(大于3mm)虽然容易粘结细粉,但由于本身颗粒大,比表面积小,粘结不牢,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摔碎,正因为如此,现有的传统混合料混匀制粒技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改善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改善烧结过程的料层透气性,优化烧结状态,最終达到理想的生产技术指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如下步骤I)制粒原料采用混匀矿;2)分割混匀矿,按粒级3. O 4.· Omm将混匀矿分割成两部分,粒级小于3. O 4. Omm的混勻矿,与其他常规制备烧结混合料的配料进行一次、二次混合制粒;3)在二次混合制粒得到的颗粒中加入前面分割得到的粒级大于3. O 4. Omm的混匀矿,进行三次混合制粒。本专利技术的另ー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如下步骤I)制粒原料采用混匀矿;2) 一次分割混匀矿,将混匀矿分割成两部分混匀矿即第一、第二部分混匀矿XI、X2,分割比例为60%^ Xl < 100%,O < X2彡40%,以重量比计;3)对一次分割后形成的第一部分混匀矿XI,再按粒级范围3. O 4. Omm 二次分割成两部分,粒级大于3. O 4. Omm的第三部分混勻矿X3备用;粒级小于3. O 4. Omm的第四混匀矿X4,与占O < X2 < 40%部分的第二部分混匀矿X2以及其他常规制备烧结混合料的配料进行一次、二次混合;4)在二次混合制粒得到的颗粒中加入备用的粒级大于3. O 4. Omm的第三部分混匀矿X3进行三次混合制粒。上述制备过程中,烧结混合料制粒的其他配料以及混合制粒均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作为烧结混合料配料主体的混匀矿的制备。创新技术的核心主要是对混匀矿的分割处理和三次混合处理。混匀矿分割处理的创新的理论基础为烧结混合料制粒过程中,大颗粒由于自身的比表面积小,在滚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小,因而易于滚落,而小于3mm的小颗粒,尤其是小于Imm的部分,由于自身粒度较细,比表面积大,在滚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カ大,再加上喷洒水后能够很快润湿,造成颗粒之间粘接而不能自由滚落,因此,在混合制粒过程中,小颗粒被细粉粘附而制粒成较大准颗粒的机会较少,以小颗粒为核心制成颗粒的比例较小,同时,大颗粒(大于3mm)虽然容易粘结细粉,但由于本身颗粒大,比表面积小,粘结不牢,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摔碎,两方面都导致烧结混合料制粒效果较差,因此采用对混匀矿进行分割处理的技术,既明显增加小颗粒物料制粒的机会,又避免大颗粒制粒后易摔碎的弊端,显著改善混合料的制粒效果。三次混合处理的创新的理论基础为由于混匀矿的分割处理,大颗粒的部分物料通过三次混合,使混合料达到均匀的目的,同时,可以将小颗粒物料制成的颗粒进一步进行密实,提高其制粒強度,最终达到混合料成分均匀,制粒效果显著改善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用分割制粒的方法以优化制粒过程的思路,即让占混合料主体的混匀矿预先筛分成两个粒级部分,小颗粒部分与其它物料先制粒,这样势必增加小颗粒制粒的机会,同时还发挥混合机的制粒能力,然后加入大颗粒,并进行适当混匀,以此来达到优化制粒效果、改善烧结过程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ー技术方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參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其包括如下步骤I)制粒原料采用混匀矿;2)分割混匀矿,按粒级3. O 4. Omm将混匀矿分割成两部分(步骤I),粒级小于 3.O 4. Omm的混勻矿,与其他常规制备烧结混合料的配料进行一次、二次混合制粒;(步骤2)。3)在二次混合制粒得到的颗粒中加入前面分割得到的粒级大于3. O 4. Omm的混匀矿,进行三次混合制粒。(步骤3)。參见图2,本专利技术的另ー技术方案,其包括如下步骤I)制粒原料采用混匀矿;2) 一次分割混匀矿(步骤100),将混匀矿分割成两部分混匀矿即第一、第二部分混匀矿X1、X2,分割比例为60%^ Xl < 100%,O < X2彡40%,以重量比计;3)对一次分割后形成的第一部分混匀矿XI,再按粒级范围3. O 4. Omm 二次分割成两部分(步骤200),粒级大于3. O 4. Omm的第三部分混匀矿X3备用;粒级小于3. O 4.Omm的第四混匀矿X4,与第二部分混匀矿X2以及其他常规制备烧结混合料的配料进行ー次、二次混合;(步骤300)。4)在二次混合制粒得到的颗粒中加入备用的粒级大于3. O 4. Omm的第三部分混匀矿X3进行三次混合制粒。(步骤40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为全分割两种比例,实施例2为70%分割方案,分割粒级为3. 15mm。分割制粒的试验在实验室自制圆筒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制粒エ艺主要控制參数为一次混合充填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粒原料采用混匀矿; .2)分割混勻矿,按粒级3.O 4. Omm将混勻矿分割成两部分,粒级小于3. O 4. Omm的混匀矿,与其他常规制备烧结混合料的配料进行一次、二次混合制粒; .3)在二次混合制粒得到的颗粒中加入前面分割得到的粒级大于3.O 4. Omm的混匀矿,进行三次混合制粒。2.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粒原料采用混匀矿; .2)一次分割混匀矿,将混匀矿分割成两部分混匀矿即第一、第二部分混匀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飞姜伟忠张永忠曹进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