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流道结构和具有该模具流道结构的橡胶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055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流道结构和具有所述模具流道结构的橡胶模。所述模具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和两个第一级分流道,每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均构造成U形,两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连通且所述主流道与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流道结构可以使熔胶能够均匀地流至各个所述型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流道结构,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模具流道结构的橡胶模。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胶模具设计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胶制品在航空、航太、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塑胶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电脑辅助工程技术已成为塑胶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加工中这些薄弱环节的最有效的途经。模具设计和制造与塑料加工有密切关系。塑料加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 具设计效果和模具制造质量。其中对模具设计效果影响最大的是模具的流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流道结构,所述模具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和两个第一级分流道,每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均构造成U形,两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连通且所述主流道与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流道结构可以使熔胶能够均匀地流至各个所述型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开口相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底段平行于另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底段,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右侧段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左侧段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右侧段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左侧段的端部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流道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右侧段的端部和另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左侧段的端部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流道的长度小于50毫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流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每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横截面为梯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橡胶模,所述橡胶模包括上流道板,所述上流道板内具有所述模具流道结构;下流道板,所述下流道板设在所述上流道板的下表面上,其中所述下流道板内具有多个与所述模具流道结构连通的浇口 ;上隔热板,所述上隔热板设在所述下流道板的下表面上;上型板,所述上型板设在所述上隔热板的下表面上;下型板,所述下型板设在所述上型板的下表面上,其中所述上型板和所述下型板之间限定出与所述多个浇口连通的型腔;下隔热板,所述下隔热板设在所述下型板的下表面上;和底板,所述底板设在所述下隔热板的下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模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流道板、所述下流道板、所述上隔热板、所述上型板、所述下型板、所述下隔热板和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浇口为直接浇口、侧浇口和点浇口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流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模I。如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模I包括上流道板20、下流道板30、上隔热板40、上型板50、下型板60、下隔热板70和底板80。上流道板20内具有模具流道结构10,下流道板30设在上流道板20的下表面上,其中下流道板30内具有多个与模具流道结构10连通的浇口 31。上隔热板40设在下流道板30的下表面上,上型板50设在上隔热板40的下表面上,下型板60设在上型板50的下表面上,其中上型板50和下型板60之间限定出与多个浇口 31连通的型腔。下隔热板70设在下型板60的下表面上,底板80设在下隔热板70的下表面上。下面参照图I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流道结构10。如图I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流道结构10包括主流道100和两个第一级分流道200。每个第一级分流道200均构造成U形,两个第一级分流道200连通且主流道100与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连通。具体地,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上设有一个出料口,该出料口设在这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侧段上,一个所述出料口通过一个浇口 31与两个所述型腔连通以便将料液注入到所述型腔内。也就是说,模具流道结构10共具有两个出料口,下流道板30内共具有两个浇口 31,上型板50和下型板60之间限定出四个所述型腔。其中,浇口 31可以是直接浇口、侧浇口或者点浇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流道结构10可以使熔胶能够均匀地流至各个所述型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模I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如图I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开口可以相对。也就是说,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开口可以朝向另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另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开口也可以朝向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有利地,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底段210可以平行于另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底段210,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右侧段230可以与另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左侧段220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I所示,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右侧段230的端部可以与另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左侧段220的端部连通。具体地,主流道100可以分别与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右侧段230的端部和另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左侧段220的端部连通。其中,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左侧段220上可以设有一个所述出料口,另一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右侧段230上也可以设有一个所述出料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主流道的长度可以小于50毫米,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小充模时的压力降低和减少主流道凝料。主流道10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每个第一级分流道200的横截面可以是梯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流道板20、下流道板30、上隔热板40、上型板50、下 型板60、下隔热板70和底板80可以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有利地,上流道板20、下流道板30、上隔热板40、上型板50、下型板60、下隔热板70和底板80可以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有利地,多个螺栓等间距地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模I还可以包括自动脱模机构,这不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因此不再详细地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流道;和 两个第一级分流道,每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均构造成U形,两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连通且所述主流道与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开口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底段平行于另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底段,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右侧段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左侧段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右侧段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左侧段的端部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右侧段的端部和另一个所述第一级分流道的左侧段的端部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的长度小于50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仓孝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