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0606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1)取质量比为10~20∶7.5~15∶0.5~1的硝酸铝∶尿素∶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均匀混合;2)用去离子水溶解步骤1)的混合物,于120℃~170℃密闭保温反应6~10h自然冷却,对产物进行抽滤、洗涤、干燥;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450~600℃下煅烧4-10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Al2O3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氧化铝纳米颗粒制备方法,采用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和水为分散体系,硝酸铝和缓释剂尿素可以实现均匀的分散,尿素可以更加均匀的缓慢释放OH-,得到分散度高、纯度高、形态结构均一的氢氧化铝凝胶,采用温度交底的温度煅烧就可以得到氧化铝纳米颗粒,而且得到的氧化铝纳米颗粒的粒度均一,其粒度分布为10~2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氧化铝(Al2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不具有的许多崭新特征,纳米材料在结构、光电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特征,引起物理、材料和化学领域研究者们的浓厚兴趣。近年来,纳米科技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极大青睐,世界各国纷纷将纳米技术的研发作为21世纪技术创新的驱动器并引发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纳米氧化铝粉体在化工、陶瓷等行业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ー维Al2O3材料因其具有高弹性模量、特殊的光学性质、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在陶瓷、吸附、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 CN101338448A公开了ー种氧化铝晶须的制备方法,采用硝酸铝和尿素在水中反应形成溶胶,继续保持反应得到前躯体的白色沉淀物,最后在1100-1300°C条件下焙烧得到氧化铝晶须。该方法采用水为分散体系,焙烧温度较高,而且不适合制备纳米氧化铝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粒度均一的Al2O3纳米颗粒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Al2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取质量比为10 20 7. 5 15 O. 5 I的硝酸铝尿素氯化I- 丁基_3_甲基咪唑,均匀混合; 2)用去离子水溶解步骤I)的混合物,于120°C 170°C密闭保温反应6 IOh自然冷却,对产物进行抽滤、洗涤、干燥; 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450 600°C下煅烧4-10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Al2O3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向东魏世忠李保元张国赏徐流杰李继文周玉成张公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