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理文专利>正文

改进导体及绝缘体结构的高导节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280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导体及绝缘体结构的高导节能电缆,属于电缆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多股绞合导体与T形中空绝缘体,或者多股绞合导体与圆形中空绝缘体和T形中空绝缘体成间隔排列,环绕在圆形中空螺旋体周沿,绞合成高导节能电缆芯线;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多股绞合导体与T形中空绝缘体,或者多股绞合导体与圆形中空绝缘体和T形中空绝缘体成间隔排列,并重叠成梯形或扇形的多芯高导电缆单股芯线,其外沿以背胶的麦拉包裹,各多芯高导电缆单股芯线之间以异形中空螺旋体间隔排列,围绕绞合制成中空的多芯高导节能电缆芯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中空绝缘体的散热效应,因而提升了导体面积的载流量,可节省铜材约50%~70%,既省工省时,又减少了绝缘材料的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导体及绝缘体结构的高导节能电缆
技术介绍
今日的气候变迁高深莫测,时而山洪时而风暴海嘯,时而地震,昌明的科技也难以应对。超导电缆已进入实验期,对节约能源是一大福音,由于生产工艺繁琐成本高,取代地下高压电缆为时至少也需2(T30年。高导电缆的载流量是传统电缆的f 2倍,但仍未臻理本巨 o现有的电线电缆除单根导体外,大多数是多根导体组成的,电线电缆均要经一次或多次绞合,就集肤效应而言,当电荷在导体中传输时,其电流密度呈不平均分布状,大部分的电流都分布在导体的外层,愈接近导体周沿之电流密度愈大,反之则愈小,导体中心的铜线部分没有充分发挥导体载流量的作用。如直径为I. 13mm的单芯导线而言,其导线的截面面积为1mm2,其安全电流为18A,即每平方毫米的平均电流仅为18A;当导线的截面面积为185mm2,其安全电流为505A,即每平方毫米的平均电流仅为2. 73A。以70V PVC绝缘电线为例,其安全电流如表I所示(“现场电工600问”表6-25)。表I 70°C PVC绝缘单芯电线安全电流容量(节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导体及绝缘体结构的高导节能电缆,其特征在于 多根导线(2)绞合在同芯圆或非同芯圆芯线(I)的周沿制成绞合导体(6),该同芯圆或非同芯圆的芯线(I)为铜包铝线或铜包钢线,多股绞合导体(6)与圆形中空绝缘体(51)相互间隔排列,环绕在圆形中空绝缘体(51)的周延,绞合成高导节能电缆芯线。2.一种改进导体及绝缘体结构的高导节能电缆,其特征在于 多根导线(2)绞合在同芯圆或非同芯圆芯线(I)的周沿制成绞合导体(6),该同芯圆或非同芯圆的芯线(I)为铜包铝线或铜包钢线,多股绞合导体(6)与T形中空绝缘体(52),或者多股绞合导体(6 )与圆形中空绝缘体(51)和T形中空绝缘体(52 )成间隔排列,环绕在圆形中空螺旋体(41)周沿,绞合成高导节能电缆芯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导体及绝缘体结构的高导节能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圆形中空螺旋体(41)的线材截面为凹槽形;高导电缆芯线的绞合导体(6)以I、2或3根为ー簇,分别嵌入中空沟槽并联体(7)的U形沟槽中,中空沟槽并联体(7)的两端中部有一 U形凹槽环,该中空沟槽并联体(7)为塑料,其外层包裹铜导体层,该铜导体层为A中空铜管(31),或者该中空沟槽并联体(7)为导电塑料材质;绞合导体(6)嵌入中空沟槽并联体(7)与端子(8)压着成并联状,该端子(8)的圆柱形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理文刘维廉刘维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理文刘维廉刘维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