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箱体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085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耕机箱体传动结构,它包括主轴和输出轴,在主轴上花键连接有主轴双联齿轮,主轴双联齿轮与第一副轴上的副轴三联齿轮啮合,副轴三联齿轮的另一联与第二副轴上的副轴双联齿轮啮合,副轴双联齿轮的另一联与驱动轴上的驱动轴大齿轮啮合;在驱动轴上还连接有驱动轴小齿轮,驱动轴小齿轮与第二副轴上的副轴大齿轮啮合;在第二副轴上还花键连接有副轴小齿轮,在驱动轴还套有主动链轮,在主动链轮上花键连接有驱动齿轮,副轴小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输出轴上的从动链轮连接并由输出轴输出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动结构具有较大的传动比,而且传动比可调,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故障率低,可靠性较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微耕机动カ传动
,具体为ー种微耕机箱体的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耕机动カ传动系统大多米用电机带动齿轮传动的结构,但由于微耕机箱体的体积较小,目前在箱体内安装的齿轮多为单级传动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动カ传递的传动比较小的缺陷,即便有多级传动的结构,但由于空间的限制,其级数也较少,因此目前的微耕机在大功率运转时大多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同吋,由于这种结构中动カ传递的传动比是固定不变的,这也使得输出的转速缺少可变换的空间,难以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下 的动カ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微耕机动カ系统输出传动比较小的问题,并提供ー种具有较大传动比且传动比可调的微耕机箱体传动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微耕机箱体传动结构,包括与动カ设备连接的主轴和与耕刀连接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驱动轴;在主轴上花键连接有主轴双联齿轮,在第一副轴上套有副轴三联齿轮,所述主轴双联齿轮是由主轴第一联齿轮和主轴第二联齿轮构成,所述副轴三联齿轮是由副轴第一联齿轮、副轴第二联齿轮和副轴第三联齿轮构成,主轴双联齿轮通过主轴第一联齿轮和副轴第一联齿轮的啮合或主轴第二联齿轮和副轴第二联齿轮的啮合与副轴三联齿轮连接;在第二副轴上套有副轴双联齿轮,所述副轴双联齿轮是由副轴双联第一齿轮和副轴双联第二齿轮构成,副轴第三联齿轮与副轴双联第一齿轮啮合,副轴双联第二齿轮与平键连接在驱动轴上的驱动轴大齿轮啮合;在驱动轴上还通过花键连接有驱动轴小齿轮,所述驱动轴小齿轮与花键连接在第二副轴上的副轴大齿轮啮合;在第二副轴上还花键连接有副轴小齿轮,在驱动轴上还套有主动链轮,在主动链轮上花键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副轴小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花键连接在输出轴上的从动链轮连接并由输出轴输出动力。本技术的传动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在副轴和驱动轴上设置多个不同的齿轮,采用来回传递动力的方式,现实了原本需要在更大空间内才能实现的多级传动,极大的提高了传动比,同时还实现了传动比可调,从而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具有大传动比通过设置多级齿轮结构,并对各级齿轮的齿数进行了精确计算和设计,因此能输出具有较大传动比的动力。2、传动比可调本技术在每级传动轴上都设置了至少2种不同齿数的齿轮,通过将不同齿数齿轮进行结合,可得到不同大小的传动比。3、安装方便,故障率低,可靠性较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微耕机箱体传动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处于倒档状态图)图中,I一主轴,2一主轴双联齿轮,21一主轴第一联齿轮,22一主轴第二联齿轮,3—第一副轴,4 一副轴三联齿轮,41 一副轴第一联齿轮,42—副轴第二联齿轮,43—副轴第三联齿轮,5—第二副轴,6—副轴双联齿轮,61—副轴双联第一齿轮,62—副轴双联第二齿轮,7一驱动轴,8一驱动轴大齿轮,9一驱动轴小齿轮,10一副轴大齿轮,11一副轴小齿轮,12一主动链轮,13一驱动齿轮,14一从动链轮,15一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微耕机箱体传动结构,包括与动力设备的输出轴连接的主轴I和与耕刀连接的输出轴15,还包括第一副轴3、第二副轴5和驱动轴7 ;在主轴I上花键连接有主轴双联齿轮2,在第一副轴3上套有副轴三联齿轮4,所述主轴双联齿轮2是由主轴第一联齿轮21和主轴第二联齿轮22构成,所述副轴三联齿轮4是由副轴第一联齿轮41、副轴第二联齿轮42和副轴第三联齿轮43构成,主轴双联齿轮2通过主轴第一联齿轮21和副轴第一联齿轮41的啮合或主轴第二联齿轮22和副轴第二联齿轮42的啮合与副轴三联齿轮4连接;由于主轴双联齿轮2与副轴三联齿轮4之间有两个可选择的档位,因此选择不同的档位,就可实现传动比的输出变化。本技术中,主轴第一联齿轮21与副轴第一联齿轮41相对应,其传动比为18/41 ;主轴第二联齿轮22与副轴第二联齿轮42相配合,其传动比为25/34。在第二副轴5上套有副轴双联齿轮6,所述副轴双联齿轮6是由副轴双联第一齿轮61和副轴双联第二齿轮62构成,副轴第三联齿轮43与副轴双联第一齿轮61啮合,副轴双联第二齿轮62与平键连接在驱动轴7上的驱动轴大齿轮8啮合;这里副轴双联齿轮6与第二副轴5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副轴第三联齿轮43与副轴双联第一齿轮61的传动比为25/43,所述副轴双联第二齿轮62与驱动轴大齿轮8的传动比为25/53。在驱动轴7上还通过花键连接有驱动轴小齿轮9,所述驱动轴小齿轮9与花键连接在第二副轴5上的副轴大齿轮10啮合;驱动轴小齿轮9与副轴大齿轮10的传动比为24/45。在第二副轴5上还花键连接有副轴小齿轮11,在驱动轴7还套有主动链轮12,主动链轮12与驱动轴7之间也为间隙配合,在主动链轮12上花键连接有驱动齿轮13,所述副轴小齿轮11与驱动齿轮13啮合;副轴小齿轮11与驱动齿轮13的传动比为17/52。所述主动链轮12通过链条与花键连接在输出轴15上的从动链轮14连接并由输出轴15输出动力,所述主动链轮12与从动链轮14的传动比为9/15。工作原理参见图I,工作时,动力经主轴I传递给主轴双联齿轮2,主轴双联齿轮2通过主轴第一联齿轮21和副轴第一联齿轮41的啮合或主轴第二联齿轮22和副轴第二联齿轮42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副轴三联齿轮4,副轴三联齿轮4又通过副轴第三联齿轮43与副轴双联第一齿轮61的啮合带动副轴双联齿轮6,副轴双联齿轮6通过副轴双联第二齿轮62与驱动轴大齿轮8的啮合带动驱动轴大齿轮8 ;驱动轴大齿轮8通过平键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轴7,驱动轴7又通过花键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轴小齿轮9,驱动轴小齿轮9又将动力向上传递给副轴大齿轮10,副轴大齿轮10通过花键将动カ传递给第二副轴5,第二副轴5带动副轴小齿轮11转动,副轴小齿轮11又向下将动カ传递给驱动齿轮13,驱动齿轮13通过花键带动主动链轮12,主动链轮12经链轮将动カ传递给从动链轮14,从动链轮14通过花键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5并输出给耕刀。參见图2,当微耕机选择倒档时,是通过直接将主轴双联齿轮2上的主轴第二联齿轮22与副轴双联齿轮6上副轴双联第一齿轮61的啮合,这样就省掉了副轴三联齿轮4的传动过程,同时还使得副轴双联齿轮6的旋转方向与图I中前进档连接结构中的旋转方向相反,因而使得输出动カー端输出轴15的旋转方向反向,实现倒档,这样不仅结构更简化, 传动过程也更加快速、省力。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耕机箱体传动结构,包括与动力设备连接的主轴(I)和与耕刀连接的输出轴(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副轴(3)、第二副轴(5)和驱动轴(7);在主轴(I)上花键连接有主轴双联齿轮(2),在第一副轴(3)上套有副轴三联齿轮(4),所述主轴双联齿轮(2)是由主轴第一联齿轮(21)和主轴第二联齿轮(22)构成,所述副轴三联齿轮(4)是由副轴第一联齿轮(41)、副轴第二联齿轮(42 )和副轴第三联齿轮(43 )构成,主轴双联齿轮(2 )通过主轴第一联齿轮(21)和副轴第一联齿轮(41)的啮合或主轴第二联齿轮(22)和副轴第二联齿轮(42)的啮合与副轴三联齿轮(4)连接;在第二副轴(5)上套有副轴双联齿轮(6),所述副轴双联齿轮(6)是由副轴双联第一齿轮(61)和副轴双联第二齿轮(62)构成,副轴第三联齿轮(43 )与副轴双联第一齿轮(61)啮合,副轴双联第二齿轮(62 )与平键连接在驱动轴(7 )上的驱动轴大齿轮(8)啮合;在驱动轴(7)上还通过花键连接有驱动轴小齿轮(9),所述驱动轴小齿轮(9)与花键连接在第二副轴(5)上的副轴大齿轮(10)啮合;在第二副轴(5)上还花键连接有副轴小齿轮(11),在驱动轴(7)上还套有主动链轮(12),在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龙谢联川邓举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