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ー种。
技术介绍
目前,铝合金轮毂通常采用铸造或压铸成型的方法来生产,常规的铸造成形方法,无论是差压铸造、低压铸造还是重力鋳造,都因其合金液充填压型的高速湍流运动,使模具型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而导致产品毛坯组织结构不致密,容易产生疏松,夹孔等铸造缺陷,其制造成本高,能源及原材料消耗较大。产品的力学性能及铸件的表面质量也不能尽如 人意。采用锻造及旋压成形方法,能高效利用原材料,节约生产成本。但其锻压合金锭的制备常受其鋳造性能支配,特别是含镁量较高的铝合金的鋳造性能极不稳定,其主要表现在(I)铸造时,在冷却不均匀的情况下较易形成热裂纹;(2)较易形成表面拉痕和拉裂;合金熔体黏性较大,流动性差,易形成冷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干提供一种,通过以下方式改善高镁铝合金的鋳造性能(I)材质配方为(重量百分比)Mg 5-10 %,Si6. 5-7. 5 %,CaO. 05-0. 08 %,CuO. 03-0. 04%, MnO. 01-0. 02%, TiO. 1-0. 15%, NiO. 02-0. 03%, SrO. 02-0. 04%,其余为Al。在合金液中加入了 Ca、Cu、Sr及约0. 001-0. 005%的铍等金属。以增强材料的稳定性和塑性,增强轮毂的硬度和抗拉强度。;(2)按材料配方将镁、铝、硅及覆盖剂在熔炼中熔化至700_720°C,然后依次加入Ca、Cu、Sr及稀土中间合金,继续升温至740_750°C,待合金元素全部熔化后,再将合金液温度调整至720°C 740°C ;(3)加入精炼剂,升温至75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锻造轮毂用高镁铝合金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其配方为(重量百分比)Mg 5-10%, Si6. 5-7. 5%, CaO. 05-0. 08%, CuO. 03-0. 04%,MnO. 01-0. 02%, TiO. 1-0. 15%, NiO. 02-0. 03%, SrO. 02-0. 04%,其余为 Al,在合金液中加入了 Ca、Cu、Sr及0. 001-0. 005%的铍,以增强材料的稳定性和塑性,增强轮毂的硬度和抗拉强度,技术方案包括 (1)按材料配方将镁、铝、硅及覆盖剂在熔炼中熔化至700-720°C,然后依次加入Ca、Cu、Sr及稀土中间合金,继续升温至740-750°C,待合金元素全部熔化后,再将合金液温度调整至720°C 740°C ; (2)加入精炼剂,升温至750-760°C;采用Al-IOSr变质+Al_5Ti_lB细化处理;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