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辊轧机侧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490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3 20:48
一种不卡钢的立辊轧机侧压装置,由齿轮轴(1)、压下电机(2)、上压下螺丝(3)、侧压平衡装置(4)、下压下螺丝(5)、压下螺母(6)、轧辊装配(7)、密封圈(8)、透盖(9)、联轴器(10)组成,其特征在于:左侧伸出的轴头通过联轴器(10)与压下电机相连接,右侧伸出的轴头为四方轴头,该四方轴头配以透盖(9)和密封圈(8)防尘,该透盖(9)可以随时使用扳手扳转。在需要带钢情况下调整开口度大小时可以通过手动实时压下,避免了电机带不动而憋坏电机的情况;如果在热轧带钢轧制过程中压下电机突然损坏,可以通过手动压下方式暂时代替电动压下,便于紧急情况下调整开口度和处理卡钢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轧窄带钢立辊轧机,特别涉及的是立辊轧机侧压装置
技术介绍
立辊轧机通过侧压装置调节两轧辊之间开口度的大小以实现对热轧钢板厚度的控制,如图I、图2所示,现有技术立辊轧机侧压装置分为两种形式手动压下和电动压下。图I为手动压下侧压装置局部剖视图,通过人工使用扳手扳转左侧伸出的四方轴头带动齿轮传动系统工作,驱使压下螺丝正反向旋转以调节轧辊之间开口度;这种方式费 时、费力、效率低,尤其是在要求开口度调整范围较大或者要求调整次数比较频繁时,特别影响热轧带钢的生产效率。图2为电动侧压装置局部剖视图,本压下方式的工作原理与手动压下相同,区别是使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左侧伸出的齿轮轴轴头相连,电动驱动;电动侧压装置的压下方式调整快速,适合大行程、频繁的调整模式。但是电动压下在辊缝调节过程中反应慢、精度低,并且不能带钢压下,电机功率一般是按空载压下考虑选用,所以常常由于操作失误、压下量过大等原因产生卡刚、压下螺丝无法退回等事故,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卡钢的立辊轧机侧压装置,由齿轮轴(I)、压下电机(2)、上压下螺丝(3)、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辊轧机侧压装置,由齿轮轴(I)、压下电机(2)、上压下螺丝(3)、侧压平衡装置(4)、下压下螺丝(5)、压下螺母(6)、轧辊装配(7)、密封圈(8)、透盖(9)、联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景良王翠利刘美华张金秀李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