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降低尾气氨逃逸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4521 阅读:5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3 20:04
氨法脱硫降低尾气氨逃逸的装置,在脱硫塔顶部的除雾器与喷淋层之间新增一套文丘里净氨器,在净氨器表面上,气膜不断被液体剥离,液膜不断被气体剥离,保证了对气溶胶的吸收;然后进入文丘里湍流区进行剧烈的传质反应——清洁水快速吸收烟气中的氨和亚硫酸铵,形成低浓度的氨水和亚硫酸铵溶液,连续供应文丘里净氨器更新液膜;同时,脱硫尾气得以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是氨法脱硫降低氨逃逸的装置,尤其是新建燃煤脱硫或在原有的脱硫装置进行改造,使得脱硫尾气氨含量降低到10mg/Nm3以下,从而使脱硫尾气得到彻底净化,真正实现清洁文明生产。
技术介绍
氨逃逸一直是困扰氨法脱硫的技术难题;目前,氨法脱硫没有专门的净氨装置,而是通过提高亚硫酸铵氧化率、下移加氨点、控制脱硫液PH值和喷淋等措施来降低脱硫尾气挟带氨;这些措施只能截留部分尾气带氨,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尾气带氨,更不能吸收气溶胶状态的氨和亚硫酸铵,致使氨法脱硫生产中氨逃逸问题严重,甚至使氨法脱硫受到部分业内人士的质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氨法脱硫中氨逃逸这一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置,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挟带的大部分氨和亚硫酸铵(包括气溶胶状态的氨和亚硫酸铵),从而实现氨法脱硫为清洁文明生产服务的美好愿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脱硫塔上部的除雾器与喷淋层之间新增一套文丘里净氨器,文丘里净氨器材质为不锈钢、玻璃钢或工程塑料,在净氨器的上方设一套工艺水喷淋层,既是净氨器清洁水的来源,又是脱硫系统水平衡的补水点。在净氨器上气液充分混合、传质传热,充分吸收脱硫尾气挟入的氨由于文丘里净氨器的独特结构,把原烟气充分分割,形成多股分流烟气与液体接触,增加了气流的紊动,使得在净氨器表面形成的附壁液膜不断更新、剥离氨和亚硫酸铵气溶胶的气膜,彻底打破气溶胶的“自封闭”状态,打破了原来的二相传质界面,保证了清洁水对氨和亚硫酸铵气溶胶的吸收,增强了传质效果。同时,由于浆液的附壁效应,在文丘里棒上粘附了喷淋水,当烟气以高速相向接触时,形成一个“驮液层”一还没有达到液泛,而是一个液相湍流区。根据长期的试验及实际运行经验,在文丘里净氨器上方的湍流区约O. 45米高,在这一湍流区内,形成以液体包围气体的吸收区,气液的传质反应非常剧烈,与常规的喷淋区相比,大大提高了氨和亚硫酸铵的吸收效果;再借助于脱硫塔顶部设置的两级高效除雾层,除去烟气中的雾滴及进一步捕集随烟气逃逸的氨和亚硫酸铵,减小了气态氨及亚硫酸铵的逃逸;从而达到彻底净化烟气,真正实现清洁文明生产的目的。为了节水,净氨器安装在在脱硫塔上部的除雾器与喷淋层之间,在工艺喷淋水之前的最合适,不仅充分利用了无氨补充水,而且降低了烟气的固液夹带量,减除雾器的负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SYX11-02是本专利技术的氨法脱硫降低尾气氨逃逸的装置流程图。图中I.含氨尾气,2.文丘里净氨器,3.湍流区,4.喷淋水管,5.除雾器,6.净化尾气出口(去老烟道或直接排放),7.各槽罐含氨放空气。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SYXl 1-02中,被处理的含氨尾气(I)和各槽罐含氨放空气(7)首先经过文丘里通道被分割成多股气流,与净氨喷淋水(4)在文丘里净氨器(2)上接触传质;由于文丘里净氨器的独特结构,决定了气液在净氨器表面上,气膜不断被液体剥离,液膜不断被气体剥离,保证了对气溶胶的吸收;然后进入O. 45米高的湍流区(3)进行剧烈的传质反应一清 洁水快速吸收烟气中的氨和亚硫酸铵,形成低浓度的氨水和亚硫酸铵溶液,连续供应文丘里净氨器更新液膜,液体(低浓度氨水)靠重力淋撒至脱硫塔的吸收区,与喷淋循环液共同吸收S02,完成系统补水、尾气净氨使命。含雾滴的尾气继续上行到达脱硫塔上部的除雾器(5),雾滴被除去,随烟气逃逸的氨和亚硫酸铵被进一步捕集,返回脱硫塔;净化尾气(6)返回老烟道或从塔顶直接排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氨法脱硫降低尾气氨逃逸的装置,在脱硫塔上部的除雾器与喷淋层之间新增ー套文丘里净氨器,文丘里净氨器材质为不锈钢、玻璃钢或工程塑料,在净氨器的上方设ーエ艺水喷淋层,既是净氨器清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云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皓天百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