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6284 阅读:5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板,包括板状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并沿着本体长度方向设有长凹槽,在所述长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通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长凹槽的两端部、左凹槽端部和右凹槽端部均延伸至所述本体上表面上与各个凹槽端部相对应的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采用在本体上设置凹槽的方式,使得烟气较易通过,从而能减少塔内压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脱硫设备,具体说是ー种旋流板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技术中,按吸收剂及脱硫产物在脱硫过程中的干湿状态又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湿法FGD技术是用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物,该法具有脱硫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是烟气由于从烟道入口处被引风机或增压风机引入脱硫吸收塔内,种种原因造成烟气上升不均匀,并与脱硫液的结合也不完全,从而造成脱硫效果不好;还有由于湿法脱硫的脱硫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结垢的隐患,容易发生管 道和喷嘴等堵塞现象而无法进行正常的脱硫,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旋流板。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流板,包括板状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并沿着本体长度方向设有长凹槽,在所述长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通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长凹槽的两端部、左凹槽端部和右凹槽端部均延伸至所述本体上表面上与各个凹槽端部相对应的边缘。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均有多个。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相互错开设置。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采用在本体上设置凹槽的方式,使得烟气较易通过,从而能減少塔内压カ。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旋流板,包括板状本体1,在本体I的上表面上设有长凹槽2,长凹槽2沿着本体I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其两端部一直延伸至本体I上表面相对应的边缘处,在长凹槽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通的左凹槽3和右凹槽4,左凹槽3和右凹槽4可以是ー个或者是多个,每个左凹槽3端部和每个右凹槽4端部均延伸至本体I上表面上与各凹槽端部相对应的边缘。当左凹槽3和右凹槽4均有多个时,左凹槽3和右凹槽4优选相互错开设置,这样各凹槽的分布就像很多小河流入一条大河的形状,当上面的脱硫液流到本体I上时形成细流和水膜流下,这样使得烟气较易通过,从而減少塔内的压カ。实施例在一块常规的旋流板上,长凹槽2的深度为2cm、宽度为3cm,长度与本体I的长度相等,每个左凹槽3和每个右凹槽4的深度均为1cm、宽度均为2cm。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本体(1),在所述本体(I)的上表面上并沿着本体(I)长度方向设有长凹槽(2),在所述长凹槽(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通的左凹槽(3)和右凹槽(4),所述长凹槽(2)的两端部、左凹槽(3)端部和右凹槽(4)端部均延伸至所述本体(I)上表面上与各个凹槽端部相对应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国林世强林柏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胜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