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脱硝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482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脱硝反应器,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脱硝部、水平设置的第二脱硝部和中间部,第一脱硝部和第二脱硝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中间部的两端;第一脱硝部包括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内装填有1‑3层第一催化剂床层,第一催化剂床层沿高度方向顺序布置在第一壳体内;第二脱硝部包括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在装填有1‑3层第二催化剂床层,第二催化剂床层沿水平方向顺序布置在第二壳体内;中间部具有一呈弧状的中间壳体,中间壳体的内腔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内腔相通;在第一壳体的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喷射器,喷射器与位于最上层的第一催化剂床层之间具有距离。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单独将第二脱硝部拆除并进行更换,以减少脱硝的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脱硝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烟气脱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烟气脱硝的L型脱硝反应器。
技术介绍
脱硝反应器是烟气脱硝的主要工艺装置,部分脱硝反应器的进气口设置在脱硝反应器的顶部,由于部分锅炉的烟道口的位置较低,不易采用直立式的脱硝反应器,由此采用卧式脱硝反应器,由于在烟气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量的粉尘,采用卧式脱硝反应器进行脱硝时,烟气中的粉尘会沉降到反应器的底部,在烟气的带动下,粉尘会对反应器的底部进行摩擦,影响反应器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脱硝的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L型脱硝反应器,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以减少脱硝的设备投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型脱硝反应器,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脱硝部、水平设置的第二脱硝部和中间部,第一脱硝部和第二脱硝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中间部的两端;第一脱硝部包括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内装填有1-3层第一催化剂床层,第一催化剂床层沿高度方向顺序布置在第一壳体内;第二脱硝部包括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在装填有1-3层第二催化剂床层,第二催化剂床层沿水平方向顺序布置在第二壳体内;中间部具有一呈弧状的中间壳体,中间壳体的内腔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型脱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脱硝部、水平设置的第二脱硝部和中间部,第一脱硝部和第二脱硝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中间部的两端;第一脱硝部包括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内装填有1‑3层第一催化剂床层,第一催化剂床层沿高度方向顺序布置在第一壳体内;第二脱硝部包括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在装填有1‑3层第二催化剂床层,第二催化剂床层沿水平方向顺序布置在第二壳体内;中间部具有一呈弧状的中间壳体,中间壳体的内腔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内腔相通;在第一壳体的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喷射器,喷射器与位于最上层的第一催化剂床层之间具有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脱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脱硝部、水平设置的第二脱硝部和中间部,第一脱硝部和第二脱硝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中间部的两端;第一脱硝部包括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内装填有1-3层第一催化剂床层,第一催化剂床层沿高度方向顺序布置在第一壳体内;第二脱硝部包括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在装填有1-3层第二催化剂床层,第二催化剂床层沿水平方向顺序布置在第二壳体内;中间部具有一呈弧状的中间壳体,中间壳体的内腔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内腔相通;在第一壳体的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喷射器,喷射器与位于最上层的第一催化剂床层之间具有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脱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包括第一环状喷射管、第二环状喷射管和进氨管,第二环状喷射管布置在第一环状喷射管的内侧;进氨管贯穿第一壳体后伸入到第一壳体的内腔,进氨管进入第一壳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国林世强林柏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胜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