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8316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球铰连杆座、第二球铰连杆座、球铰连杆和座杆;所述球铰连杆由呈柱状的杆体和分别设于杆体两端且呈球形的第一球铰关节和第二球铰关节组成,该球铰连杆内部设有一呈“工”字形的通道;所述第一球铰连杆座与第一球铰关节相应配合铰接,且安装于座杆的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球铰连杆座与第二球铰关节相应配合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负荷能力强、受力均匀、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低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连杆机构属于发动机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机构。现发动机常常使用各种各样的联轴器,例如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万向滚珠联轴器、梅花滚珠伸縮式联轴器等。这些传统的联轴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寿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连杆机构,具有负荷能力强、受カ均匀、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低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球铰连杆座、第二球铰连杆座、球铰连杆和座杆;所述球铰连杆由呈柱状的杆体和分别设于杆体两端且呈球形的第一球铰关节和第二球铰关节组成,该球铰连杆内部设有ー呈“エ”字形的通道;所述第一球铰连杆座与第一球铰关节相应配合铰接,且安装于座杆的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球铰连杆座与第二球铰关节相应配合铰接。所述通道由设于杆体内部的第三通道、设于第一球铰关节内且与第三通道贯通的第一通道、及设于第二球铰关节内且与第三通道贯通的第二通道组成。所述第一球铰关节外部设有ー呈环形且与第一通道贯通的第一外环槽。所述第二球铰关节外部设有ー呈环形且与第二通道贯通的第二外环槽。所述第一球铰连杆座,其中心孔内壁、且与第一外环槽相应对应位置设有ー呈环形的第一连杆盘内槽。所述第二球铰连杆座,其中心孔内壁、且与第二外环槽相应对应位置设有ー呈环形的第二连杆盘内槽。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负荷能力强、受カ均匀、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低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I中A-A方向的剖视图。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3所不,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球铰连杆座3、第二球铰连杆座13、球铰连杆15和座杆I ;所述球铰连杆15由呈柱状的杆体14和分别设于杆体14两端且呈球形的第一球铰关节7和第二球铰关节12组成,该球铰连杆15内部设有ー呈“エ”字形的通道;所述第一球铰连杆座3与第一球铰关节7相应配合铰接,且安装于座杆I的安装腔2内;所述第二球铰连杆座13与第二球铰关节12相应配合铰接。所述通道由设于杆体14内部的第三通道8、设于第一球铰关节7内且与第三通道8贯通的第一通道6、及设于第二球铰关节12内且与第三通道8贯通的第二通道11组成。所述第一球铰关节7外部设有ー呈环形且与第一通道6贯通的第一外环槽5。所述第二球铰关节12外部设有ー呈环形且与第二通道11贯通的第二外环槽10。所述第一球铰连杆座7,其中心孔内壁、且与第一外环槽6相应对应位置设有ー呈环形的第一连杆盘内槽4。所述第二球铰连杆座13,其中心孔内壁、且与第二外环槽10相应对应位置设有ー呈环形的第二连杆盘内槽9。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负荷能力强、受カ均匀、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低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以上说明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凡是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球铰连杆座、第二球铰连杆座、球铰连杆和座杆;所述球铰连杆由呈柱状的杆体和分别设于杆体两端且呈球形的第一球铰关节和第二球铰关节组成,该球铰连杆内部设有一呈“工”字形的通道;所述第一球铰连杆座与第一球铰关节相应配合铰接,且安装于座杆的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球铰连杆座与第二球铰关节相应配合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由设于杆体内部的第三通道、设于第一球铰关节内且与第三通道贯通的第一通道、及设于第二球铰关节内且与第三通道贯通的第二通道组成。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维李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亚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