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膜形成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830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树脂膜形成方法及其装置,把树脂涂在金属工件表面,由感应加热使该树脂加热熔化,因冷却后硬化而形成树脂膜的方法。在感应加热过程中,先加热至第一加热温度,并保持在与该加热温度相对应的预设的一段的时间后,再加热至比上述第一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加热温度。另外,在保持了与上述第一加热温度相对应的温度后,再以比第一加热温度高比第二加热温度低的温度保持预设的一段时间。即使是一层很薄的树脂膜,也能满足其耐久性和外观品质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金属材料的规定表面,为达到防锈或粘着等目的,形成树脂膜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为达到防锈等目的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形成树脂膜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60090号公报)中已经公开。该树脂涂膜方法是在钢板表面形成树脂粉体悬状物,将其干燥,形成树脂粉体集聚层,由感应加热,将该集聚层加热熔化,在钢板表面形成熔化膜(树脂膜)。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树脂涂膜方法中,因在钢板表面形成的树脂粉体集聚层,利用感应加热,仅在240℃左右加热熔化,冷却形成树脂膜。由于树脂涂厚度的原因,在其表面产生气孔等,使外观不美,而且所用的树脂常被限于悬状物等特殊物质,因此容易产生成本过高问题。特别是在上述以往的树脂涂膜方法中,当金属表面形成比较薄的微米单位厚度的树脂膜时,仅由常温加热至规定温度,加热时产生的汽泡残留在集聚层(树脂膜)中难以向外完全释放,形成的树脂膜的表面容易产生气泡或气隙等,因此,当要求所形成的树脂膜既有耐久性又有良好的外观品质时就难以达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是很薄的树脂膜,也能满足产品的耐久性等性能和外观质量要求的树脂膜形成方法及其装置。主要解决现有金属材料表面的树脂膜形成方法中利用感应加热仅在240℃左右加热熔化,冷却形成树脂膜,由于树脂涂厚度的原因,在其表面产生气孔等,使外观不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树脂膜形成方法,是以把树脂涂在金属工件表面,由感应加热使该树脂加热熔化,冷却后硬化而形成树脂膜,其特征在于在感应加热过程中,先加热至第一加热温度,并保持在与该加热温度相对应的预设的一段的时间后,再加热至比上述第一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加热温度。在保持了与第一加热温度相对应的温度后,再以比第一加热温度高比第二加热温度低的温度保持预设的一段时间。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树脂膜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树脂膜形成装置,具有与上述金属工件树脂涂抹面相对设置的加热线圈及,把高频电流提供给该加热线圈的变频装置及,由上述加热线圈控制该变频装置,在各阶段能设定多个加热温度加热树脂涂抹面的控制方法。当第一加热温度保持在与该加热温度相对应的预设的一段时间后,能设定比上述第一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加热温度。该加热线圈,具有与金属的多个树脂涂抹面分别对应的多个线圈组,该线圈组串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因为一对导体通过绝缘板被固定的同时,从通电电极的相对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位,与相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有接线柱,所以能够向一对通电电极,例如供给平衡良好的高频电流、工件的淬火品质能提高等,工件的高精度加热品质得到稳定的同时,在通电电极的周围突出部分消失使得结构紧凑,能与各种生产线相匹配等等,因此能够使装置设置的通用性得到提高。2、在电源输出变压器的输出端,由于连接了与通电电极处于并联状态的安全线圈,所以在通电电极的周围无需设置分岔导体,由于安全线圈,确实防止了对通电电极工件带来的接触不良之类影响同时,能使装置结构更加简单、装置设置的通用性进一步提高。3、由于安全线圈的电气特性值被设定为与工件和通电电极接触时通电电极间的电气特性值相对应,既能防止正常状况下对工件加热时的不良影响,而且即使发生接触不良,对工件的不良影响也能控制在最小限度,能够用所定的电力加热工件。4、由于在通电电极间配置的冷却套管沿着齿条齿面的齿峰部设置了多个喷射孔,沿着齿条齿面的齿峰部喷射了冷却水,齿面的齿峰部等能够确实地急速冷却从而高质量地淬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树脂膜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加热线圈和工件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树脂膜形成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中的时间-温度曲线图。图中1-------树脂膜形成装置; 2-------变频电路;2a--2d-------支路;3a--3d-------FET;8-------变压器; 9-------输出变压器;10-------加热线圈;10a--10c-------线圈组;11-------差动变压器; 12-------检测变压器;12a-------安全线圈; 12b-------输出线圈; 13-------控制装置;15-------工件;15a-------底盘; 15b-------突出部;16a--16c-------树脂涂抹面。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图4是本专利技术树脂膜形成方法和装置的一种实施形态。在图1中,树脂膜形成装置1有晶体管式的变频电路2,在该变频电路2的四条支路2a--2d上,分别与四个半导体开关元件FET3a--3d等连接。并且,在该变频电路2的各支路2a--2d中,支路2a和支路2b串联,支路2c和支路2d串联。同时,由于支路2a和支路2c的连接点与直流电源+端4a相连,支路2b和支路2d的连接点与直流电源-端4b相连,所以构成了完整的电桥电路。还有,在上述端子4a、4b之间,连接了电解电容器5及,串联的电阻6和二极管7。另外,在支路2a和支路2b的连接点上,连接了变压器8的输入线圈的一端,在支路2c和支路2d的连接点上,连接了上述变压器8的输入线圈的另一端。还有,变压器8的输出端与输出变压器9(变流器)的输入端相连,该输出变压器9的输出端通过电极夹等与加热线圈10作可拆卸式连接。并且上述的变压器8、输出变压器9及变频电路2等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变频装置。还有,支路2a、支路2c的连接点与支路2a上的FET3a的漏极之间及支路2c上的FET3c的的漏极之间,支路2b、支路2d的连接点与支路2b上的FET3b的源极之间及支路2d的上的FET3d的源极之间,分别设计了平衡各支路2a--2d电流的差动变压器11。并且,在输出变压器9的输出线圈上,连接了作为检测变压器12的输入线圈的安全线圈12a,该安全线圈12a和与其作感应连接的检测变压器12的输出线圈12b与作为控制手段的控制装置13连接。检测变压器12的形成如下例如用铜圆形管、铜板、铜线等把安全线圈12a绕在圆柱芯周围,在该圆柱芯的规定位置上将电线等以一定圈数绕成输出线圈12b。另外,安全线圈12a的感应系数(例如绕组圈数),与之后叙述的加热线圈10的感应系数(例如绕组圈数)相对应,设定为1/2-1/10范围的较小值。该安全线圈12a的感应系数值,如超过1/2,安全线圈12a的感应系数过大,给加热线圈10的感应系数带来不良影响,如不足1/10,就无法测出加热线圈10的状态,该值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因此,检测变压器12的安全线圈12a与加热线圈10并联,由于安全线圈12a的存在,当加热线圈10出现短路、断路等异常状态时,被测出的该信号从输出线圈12b送到了控制装置13。上述控制装置13,由微电脑或者继电器、电磁开关器、程控器等构成,其输入侧与检测变压器12的输出线圈12b等连接,其输出侧与控制FET3a--3d关、闭的震荡器、电源电路(图中未表示)等连接。另外,在变频电路2的支路2b、2d上,必要时分别接上相应的电流检测器14。上述加热线圈10正如图2所示,是由一根在其内部有冷却水通路的连续的圆形铜管弯曲而成,在工件15的三个树脂涂抹面16a--16c上,有对应的三个线圈组10a--10c,这些线圈组10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膜形成方法,是以把树脂涂在金属工件表面,由感应加热使该树脂加热熔化,冷却后硬化而形成树脂膜,其特征在于:在感应加热过程中,先加热至第一加热温度,并保持在与该加热温度相对应的预设的一段的时间后,再加热至比上述第一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加热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崎力
申请(专利权)人:宫电高周波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