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爆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80212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民用爆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爆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爆具,其化学组成按质量比为:梯恩梯∶太安或黑索金∶铝=(40-60)∶(25-55)∶(5-2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爆具的制备方法是:将梯恩梯倒入熔化槽内使之熔化,融熔的梯恩梯流入混合槽中,当流到混合槽体积1/4时,再将太安或黑索金边加入边搅拌,之后加入铝粉,待梯恩梯与太安或黑索金和铝粉混合均匀后,调整温度到80—82℃,将混合物浇铸到模具组合体内,经自然冷却固化成型,脱去模具后经修整、检验,成品装箱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爆具体积小、密度大、抗水抗油性能好、爆速高、威力大、爆热高且能量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民用爆破领域,具体涉及ー种起爆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型土石方工程和露天矿的开采都离不开エ业炸药,エ业炸药发展趋势是低成本、低感度、高安全性和不易燃烧,但是该类炸药通常不能直接被雷管起爆,一种新的起爆工具由此诞生。国内起瀑具的应用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辽宁鞍、本地区的铁矿丰富,露天瀑破 最早使用浆状炸药和铵油炸药,因其起爆感度低,因此采用数公斤的梯黑药包做为起爆具,但是这种起爆具现场加工麻烦、危险,并对工人毒害大。后来,鞍钢与庆阳化工厂协作开发设计了以塑料或纸筒为外壳,散装太安为药芯、TNT为主装药的起爆弹取代了梯黑药包,相比梯黑药包具有使用方便、安全、起爆可靠的优点,一直使用了十来年。但此代产品缺点是品种单一,每发重量大,重两公斤,使爆破现场炮エ搬运劳动强度大,起爆时要采用8 #雷管或10g/m以上的导爆索,使用时联接繁琐、不方便。随着八十年代后期我国在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和辽宁本溪南芬铁矿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混装车技术,同时与之配套的国外起爆具产品引进从而带动了国内起爆具技术水平的提高,原有的起爆弹已经不能适应现场混装炸药的起爆需求。现在国内也有采用ー两公斤小药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爆具,其特征在于化学组成按质量比为TNT:太安或黑索金铝=(40-60)(25-55) (5-2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起爆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按照质量比TNT:太安或黑索金铝=(40-60) (25-55) (5-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喆李孝林国志达王洪强张东升解乐王金涛吕鑫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