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70814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墙地砖深加工机械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陶瓷砖超洁亮抛光磨头设备的齿轮传动装置。它包括圆柱箱体和安装在该圆柱箱体内部的内齿圈、内齿圈行星轮、外齿圈、以及外齿圈行星轮,在所述圆柱箱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一可将箱体底部润滑剂抽取到箱体顶部的泵油装置;在所述圆柱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一配油器,所述配油器与所述泵油装置连通并可将润滑剂喷淋到所述内齿圈行星轮和内齿圈的啮合处、以及外齿圈行星轮与外齿圈的啮合处。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齿轮不需浸在润滑油液中工作,从而消除了齿轮搅油造成的功率损失和系统的发热;同时,由于需要的油液较少,油面低于各轴承座防油罩平面,从而大大降低了油液泄漏的可能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陶瓷墙地砖深加工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砖超洁亮抛光磨头设备的齿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很多行业都需要用到齿轮传动装置,比如瓷质砖抛光生产线中,采用超洁亮抛磨设备对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是生产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其中,超洁亮抛光磨头是一种典型的超洁亮抛磨设备,它包括一齿轮传动装置和安装在齿轮传动装置上的磨轮。 其齿轮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I和2所示,包括中心套I、内齿圈2、内齿圈行星轮3、外齿圈4、外齿圈行星轮5、以及圆柱箱体6 ;其中,中心套I、内齿圈2、以及外齿圈4依次由内到外固定安装在圆柱箱体6内且与所述圆柱箱体6共中轴线,则圆柱箱体6、内齿圈2、以及外齿圈4便可随中心套I 一起同步转动;其中,内齿圈行星轮3啮合在内齿圈2的外圆周上;其中,外齿圈行星轮5啮合在外齿圈4的外圆周上。当内齿圈2被中心套I带着一起转动时,内齿圈行星轮3不仅要沿着内齿圈2的外圆周公转,其自身还得自转,此时二者之间运动关系就好比太阳与地球。外齿圈4和外齿圈行星轮5的运动关系同内齿圈2和内齿圈行星轮3。如图2所述,磨轮7安装在内齿圈行星轮3和外齿圈行星轮5上随二者一起转动,对产品进行抛光。其中,内、外齿圈(2、4)与行星齿轮(3、5)通过轮齿传递运动且转速较高,为保证其能正常工作,齿面间需要润滑。现一般采用脂润滑或油润滑,无论油量多少(一般均低于齿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量的润滑脂(油)将被甩至圆柱箱体6的侧壁,齿轮得不到良好的润滑,造成传动不良,增大噪音,且影响齿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间润滑更加可靠的齿轮传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种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圆柱箱体和安装在该圆柱箱体内部的内齿圈、内齿圈行星轮、外齿圈、以及外齿圈行星轮,在所述圆柱箱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一可将箱体底部润滑剂抽取到箱体顶部的泵油装置,在所述圆柱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一配油器,所述配油器与所述泵油装置连通并可将润滑剂喷淋到所述内齿圈行星轮和内齿圈的啮合处、以及外齿圈行星轮与外齿圈的啮合处。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其泵油装置包括泵油齿轮、泵油套、以及旋转接头,所述泵油齿轮啮合在所述外齿圈的外圆周上,所述泵油套安装在所述泵油齿轮下方,所述旋转接头将泵油套与配油器连通。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其所述泵油套包括一圆柱形套管,在所述圆柱形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其螺旋槽的截面呈三角形、矩形、或梯形,其螺旋槽的螺旋升角为5-30度,其螺旋槽的螺旋头数为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旋槽的截面梯形,所述螺旋槽的螺旋升角为15度,所述螺旋槽的螺旋头数为4。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其配油器包括一导油管道,在所述导油管道底部设置有两个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内齿圈行星轮与内齿圈的啮合位置的上方,第二开口设置在外齿圈行星轮与外齿圈的啮合位置的上方。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其导油管道的直径为8-12毫米,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与所述导油管道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开口直径小2-3毫米。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油管道和第一开口的直径为10毫米,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为7-8毫米。本技术通过泵油装置将箱体底部润滑剂抽取到箱体顶部,然后通过将润滑剂喷淋到所述内齿圈行星轮和内齿圈的啮合处、以及外齿圈行星轮与外齿圈的啮合处,从而使各啮合齿轮得到润滑,润滑完毕后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落至圆柱箱体底部,由于圆柱箱体公转产生的离心力,底部油液又被甩至圆柱箱体外侧,再次被泵油装置抽送到箱体顶部循环润滑。因此,本技术中的齿轮不需浸在润滑油液中工作,从而消除了齿轮搅油造成的功率损失和系统的发热;同时,由于需要的油液较少,油面低于各轴承座防油罩平面,从而大大降低了油液泄漏的可能性。附图说明此附图说明所提供的图片用来辅助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现有超洁売抛光磨头的结构原理不意图;图2为现有超洁亮抛光磨头的纵向半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泵油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泵油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配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示I、中心套2、内齿圈3、内齿圈行星轮4、外齿圈5、外齿圈行星轮6、圆柱箱体7、磨轮8、泵油齿轮 9、配油器10、旋转接头11、泵座12、泵油套13、泵座盖14、润滑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法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I :如图3和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齿轮传动装置,仍然包括中心套I、内齿圈2、内齿圈行星轮3、外齿圈4、外齿圈行星轮5、以及圆柱箱体6 ;其中,中心套I、内齿圈2、以及外齿圈4依次由内到外固定安装在圆柱箱体6内且与所述圆柱箱体6共中轴线,则圆柱箱体6、内齿圈2、以及外齿圈4便可随中心套I 一起同步转动;其中,内齿圈行星轮3啮合在内齿圈2的外圆周上;其中,外齿圈行星轮5啮合在外齿圈4的外圆周上。当内齿圈2被中心套I带着一起转动时,内齿圈行星轮3不仅要沿着内齿圈2的外圆周公转,其自身还得自转,此时二者之间运动关系就好比太阳与地球。外齿圈4和外齿圈行星轮5的运动关系同内齿圈2和内齿圈行星轮3。如图3所示,为了将本甩到圆柱箱体6侧壁附近的润滑剂从箱体底部抽取到箱体顶部,在圆柱箱体6的侧壁内侧设置有可将箱体底部润滑剂抽取到箱体顶部的泵油装置;该泵油装置包括泵油齿轮8、泵油套12、以及旋转接头10,泵油齿轮8啮合在外齿圈4的外圆周上,泵油套12安装在泵油齿轮8下方,旋转接头10将泵油套12配油器9连通。如图5和6所示,泵油套包括一圆柱形套管,在圆柱形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的截面可采用三角形、矩形、或梯形,最佳为梯形;螺旋槽的螺旋升角、为5-30度,最佳为15度;螺旋槽的螺旋头数为1-8,最佳为4 ;其中,螺旋底径与泵座盖配合间隙S=0. I 0. 5,最佳为 0. 25,其中,螺旋槽的方向与该泵油套的旋转方向相关如图5所示,当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时(从上往下观察),应采用右旋;如图6所示,当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时(从上往下观察),应采用左旋。如图3所示,为了将上升到顶部的润滑油重新润滑齿轮,在所述圆柱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一配油器9,配油器9与通过旋转接头10与泵油套12连通,配油器9包括一导油管道,在所述导油管道底部设置有两个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内齿圈行星轮与内齿圈的啮合位置的上方,第二开口设置在外齿圈行星轮与外齿圈的啮合位置的上方,配油器9将润滑剂通过两个开口喷淋到所述内齿圈行星轮和内齿圈的啮合处、以及外齿圈行星轮与外齿圈的哨合处。 如图7所示,导油管道的直径D为8-12毫米,第一开口的直径Dl与所述导油管道的直径大小相同,第二开口的直径D2比第一开口直径的小2-3毫米。当然,导油管道和第一开口的直径最佳值选10毫米,第二开口的直径优选7-8毫米。其进油口螺纹M取M8X1. 5 M14X1. 5 ;最佳 M12X1. 5。本技术旋转时,泵油装置随圆柱箱体6公转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圆柱箱体和安装在该圆柱箱体内部的内齿圈、内齿圈行星轮、外齿圈、以及外齿圈行星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柱箱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一可将箱体底部润滑剂抽取到箱体顶部的泵油装置; 在所述圆柱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一配油器,所述配油器与所述泵油装置连通并可将润滑剂喷淋到所述内齿圈行星轮和内齿圈的啮合处、以及外齿圈行星轮与外齿圈的啮合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油装置包括泵油齿轮、泵油套、以及旋转接头,所述泵油齿轮啮合在所述外齿圈的外圆周上,所述泵油套安装在所述泵油齿轮下方,所述旋转接头将泵油套与配油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油套包括一圆柱形套管,在所述圆柱形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槽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旭东邓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