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6613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作方便、提取效率高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溶液储存器、一个起始吸附柱、至少一个中间吸附柱以及一个末端吸附柱,所述溶液储存器、起始吸附柱、中间吸附柱以及末端吸附柱依次串联连接,所述溶液储存器用于存放含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溶液,所述起始吸附柱、中间吸附柱以及末端吸附柱内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类型的树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次性对同一溶液采用不同树脂进行吸附,有效地缩短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分离时间,提高分离效率;还可根据树脂种类的数量调整中间吸附柱的个数,操作简便、灵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由次生代谢产生的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植物次生代谢的概念最早于1891年由Kossel明确提出。次生代谢产物可分为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单宁类、萜类、留体及其甙、生物碱七大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协同进化、植物对昆虫的危害、草食性动物的采食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等过程的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效分离植物次生代谢物对于农业生产 的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目前,植物次生代谢物提取分离手段一般有溶剂萃取、蒸汽萃取、超临界CO2萃取、渗透气化提取和微波加热提取等,然而上述提取手段只能提取植物总体的次生代谢物或可进行初步的分类,但不能有效地分离植物内部不同的次生代谢物种类。随着技术的发展,众多学者开始采用不同特性的吸附树脂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进行吸附,其后将吸附有不同类别次生代谢物的树脂进行溶剂洗脱获得大量的特异性种类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目前采用树脂进行植物次生代谢物收集过程中一般采用单柱形式进行收集,在单柱收集结束后,所收集的柱后溶液再次运用另一种树脂进行吸附。此法,不仅耗时、耗力,同时无法保证同时一次性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因此,开发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树脂连续吸附装置,对于一次性高效分离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提取效率高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放含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溶液的一个溶液储存器和用于放置不同类型树脂的一个起始吸附柱、至少一个中间吸附柱以及一个末端吸附柱,所述溶液储存器、起始吸附柱、中间吸附柱以及末端吸附柱依次串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溶液储存器的上侧设有用于进液的第一磨砂口,所述溶液储存器的下侧设有用于出液的第一磨砂连接口,所述第一磨砂连接口设有用于控制溶液流速的第一开关。进一步地,所述起始吸附柱包括第一玻璃空心管,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的上端设有与溶液储存器的第一磨砂连接口相连接的第二磨砂口,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的下端内设有用于防止树脂下滑漏出的砂芯垫和用于支撑砂芯垫的玻璃凸头,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的下端侧壁设有用于输出通过砂芯垫的溶液的第三磨砂口和用于控制通过砂芯垫的溶液是否流出的第三开关,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的下端设有出液口和用于控制洗脱溶剂流速的第二开关。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吸附柱包括第二玻璃空心管,所述第二玻璃空心管的上端设有第二磨砂口和用于防止溶液溢出的磨砂玻璃盖,所述第二玻璃空心管的上端侧壁设有用于输入通过砂芯垫的溶液的第四磨砂口,所述第二玻璃空心管的下端内设有用于防止树脂下滑漏出的砂芯垫和用于支撑砂芯垫的玻璃凸头,所述第二玻璃空心管的下端侧壁设有用于输出通过砂芯垫的溶液的第三磨砂口和用于控制通过砂芯垫的溶液是否流出的第三开关,所述第二玻璃空心管的下端设有出液口和用于控制洗脱溶剂流速的第二开关。进一步地,所述末端吸附柱包括第三玻璃空心管,所述第三玻璃空心管的上端设有第二磨砂口和用于防止溶液溢出的磨砂玻璃盖,所述第三玻璃空心管的上端侧壁设有用于输入通过砂芯垫的溶液的第四磨砂口,所述第三玻璃空心管的下端内设有用于防止树脂下滑漏出的砂芯垫和用于支撑砂芯垫的玻璃凸头,所述第三玻璃空心管的下端设有出液口和用于控制洗脱溶剂流速的第二开关。进一步地,所述起始吸附柱的第三磨砂口经玻璃连接头与第一个中间吸附柱的第四磨砂口相连接,前一个中间吸附柱的第三磨砂口经玻璃连接头与后一个中间吸附柱的第四磨砂口相连接,最后一个中间吸附柱的第三磨砂口经玻璃连接头与末端吸附柱的第四磨砂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连接头的两端分别设有磨砂连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玻璃连接头呈S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一次性连续对同一溶液采用不同的吸附树脂进行吸附,缩短不同树脂吸附同一溶液所需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吸附效率;(2)可根据实际需要使用的树脂数量对中间吸附柱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需求,操作灵活;(3)各组件均为可拆卸式,在树脂吸附结束后可将各个吸附柱拆除进行同步洗脱,为操作者带来极大便利;(4)由多个组件组装而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可根据损坏部位进行组件更换,有效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减少经济损失;(5)全部采用磨口接头,有效地保证了装置的气密性,同时全部采用玻璃制造,避免了塑料等对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分离中造成的影响,提高分离成分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中1_溶液储存器,2-起始吸附柱,3-中间吸附柱,4-末端吸附柱,5-树脂,6-第一磨砂口,7-第一磨砂连接口,8-第一开关,9-第一玻璃空心管,10-第二磨砂口,11-砂芯垫,12-玻璃凸头,13-第三磨砂口,14-第三开关,15-出液口,16-第二开关,17-第二玻璃空心管,18-磨砂玻璃盖,19-第四磨砂口,20-第三玻璃空心管,21-S型玻璃连接头,22-含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溶液。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其中S型玻璃连接头的个数以及中间吸附柱的个数仅为本具体实施例举例而已,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所要吸附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类别来增减。参考图f 2,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包括一个溶液储存器I、一个起始吸附柱2、四个中间吸附柱3以及一个末端吸附柱4,所述溶液储存器I、起始吸附柱2、中间吸附柱3以及末端吸附柱4依次串联连接,所述溶液储存器I用于存放含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溶液22,所述起始吸附柱2、中间吸附柱3以及末端吸附柱4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类型的树脂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溶液储存器I的上侧设有用于进液的第一磨砂口 6,所述溶液储存器I的下侧设有用于出液的第一磨砂连接口 7,所述第一磨砂连接口 7设有用于控制溶液流速的第一开关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起始吸附柱2包括第一玻璃空心管9,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9的上端设有与溶液储存器I的第一磨砂连接口 7相连接的第二磨砂口 10,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9的下端内设有用于防止树脂5下滑漏出的砂芯垫11和用于支撑砂芯垫11的玻璃凸头12,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9的下端侧壁设有用于输出通过砂芯垫11的溶液的第三磨砂口13和用于控制通过砂芯垫11的溶液是否流出的第三开关14,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9的下端设有出液口 15和用于控制洗脱溶剂流速的第二开关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吸附柱3包括第二玻璃空心管17,所述第二开关16的上端设有第二磨砂口 10和用于防止溶液溢出的磨砂玻璃盖18,所述第二开关16的上端侧壁设有用于输入通过砂芯垫11的溶液的第四磨砂口 19,所述第二开关16的下端内设有用于防止树脂5下滑漏出的砂芯垫11和用于支撑砂芯垫11的玻璃凸头12,所述第二开关16的下端侧壁设有用于输出通过砂芯垫11的溶液的第三磨砂口 13和用于控制通过砂芯垫11的溶液是否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放含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溶液的一个溶液储存器和用于放置不同类型树脂的一个起始吸附柱、至少一个中间吸附柱以及一个末端吸附柱,所述溶液储存器、起始吸附柱、中间吸附柱以及末端吸附柱依次串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储存器的上侧设有用于进液的第一磨砂口,所述溶液储存器的下侧设有用于出液的第一磨砂连接口,所述第一磨砂连接口设有用于控制溶液流速的第一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吸附柱包括第一玻璃空心管,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的上端设有与溶液储存器的第一磨砂连接口相连接的第二磨砂口,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的下端内设有用于防止树脂下滑漏出的砂芯垫和用于支撑砂芯垫的玻璃凸头,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的下端侧壁设有用于输出通过砂芯垫的溶液的第三磨砂口和用于控制通过砂芯垫的溶液是否流出的第三开关,所述第一玻璃空心管的下端设有出液口和用于控制洗脱溶剂流速的第二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连续树脂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吸附柱包括第二玻璃空心管,所述第二玻璃空心管的上端设有第二磨砂口和用于防止溶液溢出的磨砂玻璃盖,所述第二玻璃空心管的上端侧壁设有用于输入通过砂芯垫的溶液的第四磨砂口,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宏邹添堂古玮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晶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