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空腔和切口的轮胎胎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208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胎面,其包括多个由切口限定的凸肋(9),每个凸肋(9)具有大致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具有长度(L)和宽度(W),所述宽度(W)在所述凸肋的第一侧面(15a)和所述凸肋的第二侧面(15b)之间确定,所述宽度(W)小于所述长度(L),所述多个凸肋中的至少一个凸肋(9)包括位于所述凸肋内部的至少一个空腔(17),所述空腔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L)延伸。所述胎面包括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L)延伸的切口(21),所述切口显现于所述凸肋的第一侧面(15a)上,并且所述切口(21)显现于所述空腔(17)中并形成开口(23),在所述凸肋的长度(L)上确定的所述开口的长度(Lo)至少相当于在所述凸肋的长度(L)上确定的所述空腔的长度(Lc)的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胎面,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设置于所述胎面内部的多个空腔的胎面。
技术介绍
文件JP2001063323公开了ー种包括大体上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凸肋(凸块)的胎面,每个凸肋大致具有大致平行六面体形式。每个凸肋包括设计成与路面接触的接触面和切割所述接触面的多个侧面。设置在胎面的中心部分中的凸肋包括大体上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空腔。 通过模制元件模制出凸肋中的空腔。该模制元件在所述胎面的模制和硫化期间位于胎面中,然后一旦胎面被硫化则被移除。当被移除时,模制元件在凸肋中留下与空腔对应的空印痕。然而,通过目前使用的制造エ艺,模制元件还在胎面中形成附加的切ロ(刀槽花纹)。该附加的切ロ在凸肋的高度上延伸,并且显现(呈现)于空腔中和凸肋的接触面处。该切ロ大体上沿着与空腔相同的方向、即沿周向方向延伸。因为切ロ显现于凸肋的接触面上,凸肋的总刚度减小。如果凸肋经受非常高的压力,则凸肋可能扭转,其引起与路面的接触面积的减小并且从而引起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抓地力的损失。当凸肋具有条带形状时,也就是说,当凸肋具有高长细比时,该现象(也称为翘曲)更显著。在该情况下,“高长细比”是指凸肋具有大的长度和大的高度,并相对于该高度和该宽度具有窄的宽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在提供具有ー个或多个内部空腔的至少ー个凸肋的同时限制该凸肋的刚度损失以避免任何翘曲危险的问题。定义“轮胎”是指所有种类的轮胎,而不论当行驶时其内部是否加压。“轮胎胎面”是指由侧表面和两个主表面限定的大量胶料(橡胶混炼物),当轮胎行驶时其中ー个主表面用来接触一表面。“胎面表面”是指由当轮胎行驶时轮胎胎面接触所述表面的点所形成的表面。“凸肋”是指由切ロ限定的隆起元件。“空腔”是指由材料壁限定的中空部分。“周向方向”是指与其中心位于设有胎面的轮胎的旋转轴线上的圆相切的方向。“横向方向”是指平行于所述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轮胎胎面,其包括由切出部限定的多个凸肋,每个凸肋具有ー长度,并且每个凸肋具有在凸肋的第一侧面和凸肋的第二侧面之间的确定宽度,所述宽度小于所述长度。所述多个凸肋中的至少ー个凸肋包括位于所述凸肋内部的至少ー个空腔,所述空腔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延伸。所述胎面包括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延伸的切ロ(刀槽花纹),所述切ロ显现于凸肋的第一侧面上,并且所述切ロ显现于空腔中而同时形成开ロ,沿凸肋的长度确定的开ロ的长度至少相当于沿所述凸肋的长度确定的空腔的长度的80%。切口和由在限定空腔的壁上的切ロ形成的开ロ使得更容易从凸肋中移除模制元件,同时限制了在该移除期间撕裂橡胶的风险。在本专利技术中,切ロ未显现于凸肋的接触面上,而是显现于该凸肋的侧面上。因此,切ロ沿在平行于凸肋的接触面的平面中具有非零分量的方向延伸。当凸肋经受压缩时,限定切ロ的壁接触,并且切ロ闭合。于是在胎面行驶期间维持了凸肋的刚度。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空腔与凸肋的第二侧面之间的材料厚度大于或等于凸肋的宽度的1/3。模制元件安装在硫化模具上。当包含模具的压机打开以允许移除模制和硫化的胎面时,模制元件沿径向方向相对于轮胎的轴线运动并从而相对于凸肋产生相对运动。在模具脱模操作期间,模制元件在位于空腔和第二侧面之间的凸肋的部分上施加高应力。通过維持空腔与该第二侧面之间的橡胶材料的最小厚度,防止了当从胎面处移除所述模制元件时模制元件撕裂ー些或者全部凸肋。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切ロ与垂直于凸肋的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形成在30°和60°之间的角度,并且从空腔处开始,所述切ロ沿具有指向所述接触面的径向分量的方向延伸。因此,进一歩限制了当移除模制元件时撕裂凸肋中的橡胶的风险。在一变型实施例中,空腔包括位于狭槽的延伸部中的坡道形式的部分。模制元件的移除变得更容易。在一变型实施例中,切ロ在第一侧面上具有波状起伏轮廓。切ロ由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対的第二表面限定。通过该波状起伏轮廓,使得更容易阻止切ロ的第一表面在凸块的长度上相对于切ロ的第二表面的相对运动。优选地,或者在另ー个变型实施例中,切ロ在正交于第一侧面的平面中具有波状起伏轮廓。通过该波状起伏轮廓,使得更容易阻止切ロ的第一表面在凸肋的宽度上相对于切ロ的第二表面的相对运动。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肋中的凸肋的所有切ロ显现于相对于所述凸肋的同一侧。因此,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包括优选行驶方向的有方向性轮胎,该优选行驶方向通常被标记在轮胎上。在一变型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肋中的凸肋的切ロ交替地显现于相对于所述凸肋的第一侧或者相对于所述凸肋的第二侧。 因此,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无方向性轮胎。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肋中的每个凸肋具有确定高度,所述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肋的宽度的三倍。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肋中的凸肋形成其长度沿横向方向定向的条带。“条帯”是指凸肋具有高的长细比。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主题涉及ー种包括上述胎面的轮胎。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轮胎是雪地轮胎。“雪地轮胎”或者“冬季轮胎”是指标有标记在轮胎侧壁中的至少ー个上的铭文“M+S”或者“M.S. ”或“M&S”的轮胎。该雪地轮胎的特征在于,重要的是,胎面花纹和结构被设计成在泥泞和新鮮或者融化的雪中提供比设计成在无雪表面上行驶的道路型轮胎更佳的性能。 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參照附图以举例和非限制性方式给出的说明中显而易见,其中-图I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胎面的胎面表面的局部视图,所述胎面包括多个条带;-图2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I的胎面的条带的透视图;-图3a、3b、3c、3d描绘了用于使模制图2的条带中的空腔的模制元件脱模的方法的各个步骤;-图4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图I的胎面的条带的剖面图;-图5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图I的胎面的条带的透视图;-图6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图I的胎面的条带的透视图;-图7示意性地描绘了多个以第一配置方式设置的条带的透视图;-图8示意性地描绘了多个以第二配置方式设置的条带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此处将本专利技术描述成用于具有高长细比的大致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凸肋,也就是说,凸肋具有大的长度和大的高度,相对于该高度和该宽度来说具有窄的宽度。所述特定凸肋在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被称为条帯。然而,应当指出,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条带,而是可扩展至长度、高度和宽度之间具有完全不同比值的凸肋。在以下说明中,基本上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I描绘了包括由切出部5、7、11限定的多个条带9的胎面I的胎面表面的局部视图。切出部5、7、11显现于胎面表面上。图2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I的条带9的透视图。条带9包括设计成用于接触路面的接触面13。条带9还包括第一侧面15a、第二侧面15b、第三侧面15c和第四侧面15d。在该情况中,第一侧面15a沿横向方向Y延伸。第二侧面15b平行于第一侧面15a延伸。第三侧面沿垂直于第一侧面15a的周向方向X延伸。第四侧面15d平行于第三侧面15c延伸。侧面15a、15b、15c、15d中的每ー个切割接触面13。条带具有在第一侧面15a和第二侧面15b之间的宽度W。条带还具有在第三侧面15c和第四侧面15d之间的长度L,并且条带的长度L大于条带的宽度W。条带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贝尔热C·吉雄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企业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