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金属卟啉配合物和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5643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如式(I)或式(I′)所示的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和一种结构如式(II)或式(II′)所示的金属卟啉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上述两种配合物的配体中至少含有一个季铵盐、季磷盐或大位阻有机碱基团,因此这两种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过程中无需加入助催化剂,同时两种配合物为双活性中心金属配合物,能够保证催化剂在极低的浓度下仍然保持极高的催化活性,高效的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反应制备聚碳酸酯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ニ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又是一种廉价的碳氧资源。ニ氧化碳作为碳氧资源能合成基础化学品、燃料和高分子材料,为人类摆脱因过量使用化石资源所造成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危机提供了新思路,该领域也因此成为科学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 点。其中,以ニ氧化碳和环氧化物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合成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是ー种全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优良的阻隔氧气和水的性能,可以用作工程塑料、一次性医药和食品包装材料、胶粘剂等方面。1969年Inoue首次实现ニ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以来,相继出现了烷基锌/活泼氢催化体系、羧酸锌体系、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稀土三元催化剂、金属卟啉催化剂、酚锌盐类催化体系和ニ亚胺锌类催化剂等一系列催化体系,这些催化体系的研究和开发对于合成全生物降解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有的体系已经用于エ业化生产,但是以上体系仍然存在催化活性低,反应时间长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2003年开始出现的四齿希夫碱钴配合物(SelenCo)催化体系发展迅速,先后出现了由SalenCo配合物与季铵盐或季磷盐组成的双组份催化体系和集活性点与位阻性有机碱基团于一体的单组份双功能SalenCo催化剂。但是SalenCo催化体系在反应体系中与反应单体的摩尔比较高,因此Nozaki设计合成了双活性中心SalenCo催化体系,该催化体系能够在较低的催化剂浓度下实现聚合,但是若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体系中需要加入季铵盐等助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或ー种金属B卜啉配合物,使其在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助催化剂,在极低催化剂浓度下可高效催化ニ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反应。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如式⑴或式(Γ )所示的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如式(I)或式(r )所示的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Q为具有式(I) 式(23)结构中的一种3.一种结构如式(ii)或式(ir )所示的金属卟啉配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Q为具有式(I) 式(23)结构中的一种5.一种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权利要求I 2任意一项所述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碳酸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所述环氧化物的摩尔比为 I (2000 40000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物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I-环氧丁烷、2-环氧丁烷、1,2-环氧丁烷、环氧环己烷、环氧环戊烷、环氧氯丙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甲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和苯乙烯环氧烷烃中的一种或几种。8.一种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权利要求3 4任意一项所述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碳酸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所述环氧化物的摩尔比为 I (2000 400000)。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物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I-环氧丁烷、2-环氧丁烷、1,2-环氧丁烷、环氧环己烷、环氧环戊烷、环氧氯丙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甲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和苯乙烯环氧烷烃中的一种或几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如式(I)或式(I′)所示的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和一种结构如式(II)或式(II′)所示的金属卟啉配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上述两种配合物的配体中至少含有一个季铵盐、季磷盐或大位阻有机碱基团,因此这两种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过程中无需加入助催化剂,同时两种配合物为双活性中心金属配合物,能够保证催化剂在极低的浓度下仍然保持极高的催化活性,高效的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反应制备聚碳酸酯材料。文档编号C07F15/06GK102659850SQ201210115168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佛松, 王献红, 秦玉升, 赵晓江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升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