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高效、低噪音曳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534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的高效、低噪音曳引机,包括机架及机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曳引轮,永磁同步电动机通过输出轴和左轴承、左轴承盖安装在左机架上,左轴承盖与左轴承的外圈接触,曳引轮通过曳引轮轴、中间轴承、中间轴承盖和右轴承、右轴承盖架设在中间机架和右机架之间,中间轴承盖与中间轴承的左端外圈接触,右轴承盖与右轴承的外圈接触,中间机架与曳引轮之间和右机架与曳引轮之间的曳引轮轴上分别设有左轴套和右轴套,左轴套与中间轴承的内圈右端接触,右轴套与右轴承的内圈左端接触,电机输出轴与曳引轮轴之间用弹性联轴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有利于电梯运行稳定,降低噪音和运行费用,延长电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基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梯曳引机。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 电子技术、新型电机控制理论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得以迅速的推 广应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体积小,损耗低,效率高等优点,目前电梯采用永磁同步电动 机是个发展趋势,必将得到广泛运用。
技术介绍
电梯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做动力装置,一般是电机的转子和曳引轮直接联接 并驱动曳引轮旋转,曳引轮带动曳引线运动,并通过曳引线实现轿箱升降(如申请号为 200910194527. 1的电梯曳引机和如申请号为2009100055642. 0的电梯用曳引机)。轿箱及 其载荷一般重达数吨,成吨的载荷通过曳引线施加到曳引轮上,载荷通过曳引轮传递至电 机的转子,电机的转子受到成吨曳引力产生变形,电机的转子的变形将改变电机的转子和 定子之间的合理间隙,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驱动能力将因此产生较大幅度的降低(经过试验, 一般会降低50%以上),且变形导致曳引工作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高效、低噪音曳引机,将成吨曳引力直接传递到机架 上,让电机的转子几乎不会因为曳引力的影响而引起的弯曲,电机的转子只传递驱动力矩, 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保持合理间隙,从而保证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强劲的驱动力矩输出,降 低曳引机工作的噪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高效、低噪音曳引机,包括机架及机架上安装的永磁同步电 动机和曳引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同步电动机(1)通过电机输出轴(20 )和左轴承(3 )、 左轴承盖(4)安装在左机架(2)上,左轴承盖(4)与左轴承(3)的外圈接触,所述曳引轮两 侧的曳引轮轴(17)上分别安装中间轴承(8)和右轴承(12),并将其分别固定在中间机架 (7)和右机架(13)上,中间机架(7)和右机架(13)远离曳引轮的一侧分别安装中间轴承盖 (6 )和右轴承盖(14),中间轴承盖(6 )与中间轴承(8 )的左端外圈接触,右轴承盖(14)与右 轴承(12 )的外圈接触,中间机架(7 )与曳引轮之间和右机架(13 )与曳引轮之间的曳引轮轴 (17)上分别设有左轴套(9)和右轴套(11),左轴套(9)与中间轴承(8)的内圈右端接触,右 轴套(11)与右轴承(12)的内圈左端接触,电机输出轴与曳引轮轴(17)之间设有弹性联轴 器(19)连接。所述左轴承、中间轴承和右轴承均为调心轴承。所述左轴承盖、中间轴承盖和右轴承盖均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左机架、 中间机架和右机架上。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有利于电梯运行稳定,降低噪音和 运行费用,延长电梯使用寿命。曳引轮设置安装在中间机架和右机架之间,中间机架和右机 架的双支撑结构有助于减小曳引轮轴因受到牵引载荷而引起的弯曲变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机输出轴通过弹性联轴器和曳引轮轴联接,弹性联轴器可以补偿曳引轮轴变形产生的 位移,且具有吸收震动和缓和冲击的能力,牵引载荷几乎不使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输出轴产 生弯曲变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即电机输出轴)可以保持合理的间隙,其输出 转矩能力强。轴承盖和轴套起轴向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永磁同步电动机、2左机架、3左轴承、4左轴承盖、5螺栓、6中间轴承盖、7 中间机架、8中间轴承、9左轴套、10曳引轮、11右轴套、12右轴承、13右机架、14右轴承盖、 15螺栓、16曳引绳、17曳引轮轴、18螺栓、19弹性联轴器、20电机输出轴。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高效、低噪音曳引机,永磁同步电动机1安装在左机架2上,永磁同步电 动机1的电机输出轴20安装左轴承3,左轴承3安装在左机架2上,左轴承盖4和左轴承3 的外圈接触,用螺栓5将左轴承盖4固定在左机架2上。曳引轮10的曳引轮轴17左端安 装中间轴承8,并通过中间轴承8安装在中间机架7上,螺栓18将中间轴承盖6固定在中间 机架7上,中间轴承盖6和中间轴承8的左端外圈接触,中间轴承8的内圈右端和左轴套9 接触,左轴套9安装在中间机架7和曳引轮10之间。曳引轮带轮10上安装曳引绳16。曳 引轮10的曳引轮轴17右端安装右轴承12,右轴承12安装在右机架13上,右轴套11安装 在曳引轮10和右机架13之间,螺栓15将右轴承盖14固定在右机架13上,右轴承盖14和 右轴承12的外圈接触。左机架2、中间机架7、右机架13为固定构件。永磁同步电动机1 的电机输出轴20通过弹性联轴器19和曳引轮轴17联接。左轴承3、中间轴承8、右轴承12 为调心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且能适应两滚道轴心线间的角偏差。工作原理曳引绳16将牵引载荷传递给曳引轮10,曳引轮10的曳引轮轴17通过中间轴承8和右 轴承12将载荷传递给中间机架7和右间机架13,中间机架7和右机架13的双支撑结构将 有助于减小轴17因受到牵引载荷而引起的弯曲变形。永磁同步电动机1的电机输出轴20 通过弹性联轴器19和曳引轮轴17联接,弹性联轴器19可以补偿曳引轮轴17变形产生的 位移,且具有吸收震动和缓和冲击的能力,牵引载荷几乎不使永磁同步电动机1的电机输 出轴20产生弯曲变形,永磁同步电动机1的定子和转子(即电机输出轴20)可以保持合理 的间隙,其输出转矩能力强。轴承盖和轴套起轴向固定作用。权利要求1.高效、低噪音曳引机,包括机架及机架上安装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曳引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同步电动机(I)通过电机输出轴(20 )和左轴承(3 )、左轴承盖(4 )安装在左机架(2)上,左轴承盖(4)与左轴承(3)的外圈接触,所述曳引轮两侧的曳引轮轴(17)上分别安装中间轴承(8)和右轴承(12),并将其分别固定在中间机架(7)和右机架(13)上,中间机架(7)和右机架(13)远离曳引轮的一侧分别安装中间轴承盖(6)和右轴承盖(14),中间轴承盖(6)与中间轴承(8)的左端外圈接触,右轴承盖(14)与右轴承(12)的外圈接触,中间机架(7 )与曳引轮之间和右机架(13 )与曳引轮之间的曳引轮轴(17 )上分别设有左轴套(9 )和右轴套(11 ),左轴套(9 )与中间轴承(8 )的内圈右端接触,右轴套(11)与右轴承(12 )的内圈左端接触,电机输出轴与曳引轮轴(17 )之间设有弹性联轴器(19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效、低噪音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承(3)、中间轴承(8)和右轴承(12)均为调心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效、低噪音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左轴承盖(4)、中间轴承盖(6)和右轴承盖(14)均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左机架(2 )、中间机架(7 )和右机架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的高效、低噪音曳引机,包括机架及机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曳引轮,永磁同步电动机通过输出轴和左轴承、左轴承盖安装在左机架上,左轴承盖与左轴承的外圈接触,曳引轮通过曳引轮轴、中间轴承、中间轴承盖和右轴承、右轴承盖架设在中间机架和右机架之间,中间轴承盖与中间轴承的左端外圈接触,右轴承盖与右轴承的外圈接触,中间机架与曳引轮之间和右机架与曳引轮之间的曳引轮轴上分别设有左轴套和右轴套,左轴套与中间轴承的内圈右端接触,右轴套与右轴承的内圈左端接触,电机输出轴与曳引轮轴之间用弹性联轴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铭李鹭扬孙钊朱望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