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成形设备和相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5499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成形设备和相关方法。成形轮胎的设备和方法。鼓具有膨胀装置,所述膨胀装置构造为将轮胎胎体的侧端围绕各自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反包同时大体上维持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的恒定定向。此外,膨胀装置将轮胎胎体的侧端反包同时使轮胎胎体径向膨胀。方法需要使轮胎胎体的侧端围绕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反包,且还将轮胎胎体的位于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相对于鼓的旋转轴线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用于成形轮胎的设备和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鼓上成形轮胎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轮胎可通过将数个轮胎部件放在第一鼓上以在轮胎形成操作的第一阶段中形成圆柱形轮胎胎体来制造。然后通过将轮胎胎体从第一鼓转移到第二鼓上,轮胎胎体可在轮胎成形操作的整个第二阶段中运转,在所述第二鼓处轮胎胎体可膨胀为环面形且在此处施力口另外的部件,例如带束层包装和橡胶胎面。膨胀的胎体然后被模制且硫化为成品轮胎。不幸的是此制造过程是耗时的且要求两个不同的鼓,这增加了轮胎成形操作的复杂性。为解决此复杂性,已开发了单阶段鼓和相关的方法。在已知类型的涉及单阶段鼓的操作中,多个材料层施加到具有可轴向和径向移动的肩部和中心部分的鼓上。这些部分的移动允许轮胎胎体的层的成形和轮胎胎体在同一个鼓上的膨胀。然而,此类型的操作存在缺点。例如,带有单阶段鼓的设备要求在胎体径向膨胀之前将轮胎胎体的三角胶芯胎圈部件在其他层之上缝合,这增加了复杂性和完成操作所要求的时间。另外,要求复杂的控制来协调肩部和中心部分的轴向和径向移动以防止空气截留在轮胎胎体内。再另一方面,此类型的操作涉及橡胶层的拉伸和松弛,这可能导致橡胶的永久变形。此变形在一些情况中导致不可预测的橡胶层端部的布置,这可能对于轮胎一致性是有害的。因此,存在对于处理与常规的轮胎成形设备和方法相关的这些和其他缺点的轮胎成形设备和方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形成轮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胎体层布置在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鼓上,以因此形成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的圆柱形的未硫化轮胎胎体。第一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定位为靠近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侧端。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定位为靠近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二侧端。方法包括将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侧端围绕第一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反包,且将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二侧端围绕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反包。在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和第二侧端围绕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分别反包时,轮胎胎体的位于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移动。在具体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在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和第二侧端分别围绕第一 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反包期间和在轮胎胎体的在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径向向外移动期间,维持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的恒定定向。方法可包括控制通常可促动的机构以将第一和第二侧端分别围绕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反包,且将轮胎胎体的位于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移动。另外地或替代地,方法可包括在将轮胎胎体的位于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移动时,以鼓支承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基本上整个圆周。另外,方法可包括以鼓的可相互移动的多个搭接段支承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基本上整个圆周。再另外,方法可包括当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直径随着轮胎胎体的位于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径向向外移动而增加时,将多个搭接段相对彼此周向滑动。在另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当将轮胎胎体的位于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移动时,将第一侧端缝合到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另一个部分。方法可包括在将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和第二侧端反包之前,轴向向内移动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方法可另外包括在将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和第二侧端反包之前,将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与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分别接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成形轮胎的方法。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胎体层布置在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鼓上以因此形成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的圆柱形的未硫化轮胎胎体。第一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定位为靠近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侧端,且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定位为靠近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二侧端。方法包括将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侧端围绕第一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反包,且将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二侧端围绕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反包。在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和第二侧端围绕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分别反包时,轮胎胎体的位于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移动。方法包括在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第一和第二侧端围绕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分别反包期间和在轮胎胎体的在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径向向外移动期间,维持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的恒定定向。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未硫化的轮胎胎体的直径随着轮胎胎体的位于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之间的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径向向外移动而增加时,将鼓的多个搭接段相对彼此周向滑动。在再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成形具有至少一个胎体层和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的轮胎的全阶段高冠鼓,其中鼓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鼓具有一对相对的轴向可移动的毂,和在两个毂之间延伸的且构造为在其上支承至少一个胎体层的支承结构。支承结构包括一对胎圈壳体,每个壳体构造为在其上支承第一或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中的一个。鼓的膨胀装置构造为接合支承结构和至少一个胎体层的第一和第二侧端,以在胎体层的一部分径向向外相对于旋转轴线移动时将第一和第二侧端围绕第一和第二胎圈和三角胶芯组件分别反包。支承结构可包括多个搭接段,所述搭接段构造为支承至少一个胎体层的基本上整个圆周。另外,多个搭接段可包括位于距旋转轴线第一径向距离处的第一组搭接段,和位于距旋转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组搭接段,其中第一径向距离与第二径向距离不同。搭接段可以以级联的方式围绕鼓的圆周布置。鼓也可包括沿鼓的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带有包括凸轮和一对运行地连接到凸轮的提升器的膨胀装置,使得轴的旋转有效地使凸轮旋转以因此将提升器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移动。鼓也可以具有气动元件,所述气动元件运行地联接到该对相对的轴向可移动的毂,且构造为将轴向向外的力相对于鼓的中心线施加到毂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膨胀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反包元件,所述反包元件构造为接合至少一个胎体层的第一和第二侧端,第一和第二反包元件运行地连接到毂而使得毂的轴向移动有效地促动第一和第二反包元件以因此将第一和第二侧端反包。附图说明被合并入说明书且形成此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且与以上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描述和以下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I是轮胎成形设备的剖开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图I的设备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图I和图2的轮胎成形设备的鼓的部分立体图。图4A和图4B是图3的鼓的一对外盘的立体图。图5A和图5B是图3的鼓的一对凸轮盘的立体图。图6A是图3的鼓的部分横截面视图,图中图示了示例性的轮胎成形过程的一个步骤。图6B是类似于图6A的视图,图中图示了示例性的轮胎成形过程的另一个步骤。图6C是类似于图6A的视图,图中图示了示例性的轮胎成形过程的另一个步骤。图6D是类似于图6A的视图,图中图示了示例性的轮胎成形过程的另一个步骤。图6E是类似于图6A的视图,图中图示了示例性的轮胎成形过程的另一个步骤。图6F是类似于图6A的视图,图中图示了示例性的轮胎成形过程的又一个步骤。图7是图3的鼓的链节组件成形部分的立体图。图8A是图3的鼓的叶元件的顶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R韦弗
申请(专利权)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