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426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血管支架在轴向上至少由6个支撑体通过连接杆构成管形网状结构,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8个基本支撑单元连接构成,每个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两个倒U波形杆、一个C波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所述血管支架的连接杆包括以直线、C形或S形为基础的连接杆,并在轴向上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形成整个血管支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这种血管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均匀变形性、足够的径向支撑强度、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较好的满足了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要求和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到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血管支架作为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中保持病变血管通畅的核心器件,自二十 世纪中期就有了对其的研究。目前,血管支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从金属裸支架到生物可降解金属支架的过程,由于金属支架在植入人体后会发生排斥反应,并且还要进行二次手术,这不但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而且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生物可降解的金属支架在植入动脉血管以后虽然不用二次手术取出,但是发生血栓和再狭窄的概率很高,病变处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当金属支架降解以后病变处还会再次发生病变。而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和生物可降解的金属支架相比,不仅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而且最终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经过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可以避免金属支架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美国FDA已经批准可用于人体内植入的生物可降解性材料有聚乳酸(PLA)、聚左旋乳酸(PLLA)以及聚丙交酯/聚乙交酯共聚物(PLGA)等,它们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和降解性能,还具有很好的热学性能,并且最终的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无害,是当前医学上广泛应用的聚合物材料。但生物可降解性材料的屈服强度较小,不能很好的满足血管支架的支撑性能,合理的血管支架结构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柔顺性能和均匀膨胀性能,还能保证血管支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通过血管支架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柔顺性和均匀膨胀性,同时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骨架在轴向上至少由6个支撑体通过连接杆构成管形网状结构,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8个基本支撑单元连接构成,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两个倒U波形杆、一个C波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并通过连接杆依次连接。连接杆包括以直线、C形或S形为基础的连接杆,并在轴向上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形成整个血管支架结构,且每种血管支架结构只能存在一种结构的连接杆。血管支架支撑体和连接杆的横截面完全相同。血管支架的长度和外径可根据临床应用需要确定,壁厚可以选择为O. 02、. 5mm。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本专利技术血管支架的支撑单元在血管支架扩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径向支撑力,支撑单元的紧密连接还能保证血管支架膨胀过程的均匀性,从而减小由于不均匀扩张所带来的擦伤血管内壁;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和降解性能,而且最终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无毒无害,可以避免金属支架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血管支架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I的基本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I的直线形连接杆。附图4为图I的C形连接杆。附图5为图I的S形连接杆。图中1血管支架平面结构;2基本支撑单元;3U波形杆;4C波形杆;5直线形连接杆;6C形连接杆;7S形连接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结合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基本支撑单元2和连接杆构成,其骨架在轴向上由六圈支撑体2通过连接杆拼接成管形网状结构,分别沿着轴向和周向对称。连接杆为直线形连接单元,分别连接两个相邻基本支撑体C波形的顶端。支撑单元和连接杆的横截面完全相同,血管支架的孔隙率为75%。结合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两个倒U波形杆、一个C波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结合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杆为直线形连接杆,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结合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杆为C形连接杆,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 结合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杆为S形连接杆,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是血管支架在轴向上至少由6个支撑体通过连接杆构成管形网状结构,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8个基本支撑单元连接构成,每个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两个倒U波形杆、一个C波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血管支架的连接杆包括以直线、C形或S形为基础的连接杆,并在轴向上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形成整个血管支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血管支架支撑体和连接杆的横截面完全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是血管支架的长度和外径壁厚为0. 02、. 5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属于医疗器械
其特征是血管支架在轴向上至少由6个支撑体通过连接杆构成管形网状结构,每个支撑体在圆周方向由至少8个基本支撑单元连接构成,每个基本支撑单元由两个正U波形杆、两个倒U波形杆、一个C波形杆和两个半C波形杆拼接而成;所述血管支架的连接杆包括以直线、C形或S形为基础的连接杆,并在轴向上连接相邻两个基本支撑单元中C波形的顶端形成整个血管支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这种血管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均匀变形性、足够的径向支撑强度、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较好的满足了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要求和使用要求。文档编号A61F2/90GK102657564SQ20121014444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敏杰, 赵丹阳, 顿锁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阳顿锁王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