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4594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丝装置,包括设置在丝线筒管上方的弹性杆丝,所述的弹性杆丝突伸至丝线筒管的外周,且弹性杆丝与丝线管筒和并丝机之间的待并丝线张紧接触。通过在丝线筒管上方设置弹性杆丝,当待并丝线从丝线筒管上滑脱时,就会被处在限位作用的弹性杆丝所阻挡,防止其滑脱,进而防止未经定型处理的待并丝线发生自捻,待并丝线被阻挡后继续被并丝机牵引并丝,就会挤压弹性杆丝发生弹性弯曲变形,使得待并丝线从弹性丝杆杆身上自由滑过,从而保证待并丝线能正常的对并丝机进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未经定型处理的待并丝线在并丝时发生自捻,减少桑蚕捻线丝生产中的定型工序,减少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桑蚕捻线丝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导丝装置
技术介绍
在桑蚕捻线丝生产エ艺中,经常需要将两根及两根以上的待并丝线合并成ー根丝线,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并丝。在实际生产中,并丝机在牵引待并丝线进线吋,由于待并丝线缠绕在丝线筒管上,并丝机在牵引待并丝线时,待并丝线在丝线筒管上无法形成受力点,因此待并丝线处于松弛状态时,就会因为牵引的关系从丝线筒管上滑脱,加上待并丝线自 身的特性,从而引发处于松弛状态的待并丝线发生自捻的现象,使得并丝后的丝线出现结头或并丝无法进行。传统エ艺解决待并丝线自捻问题是在待并丝线并丝前对待并丝线进行定型处理,通过改变待并丝线本身的性质,来防止待并丝线从丝线筒管上滑脱后发生自捻。对待并丝线进行定型处理,虽然能解决待并丝线的自捻问题,但强制性的定型处理会对并丝后的丝线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定型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等等,增加桑蚕捻线丝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丝装置,可有效防止未经定型处理的待并丝线从丝线筒管上发生滑脱,避免未经定型的待并丝线发生自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导丝装置,包括设置在丝线筒管上方的弾性杆丝,所述的弹性杆丝突伸至丝线筒管的外周,且弹性杆丝与丝线管筒和并丝机之间的待并丝线张紧接触。通过在丝线筒管上方设置弹性杆丝,弾性杆丝就相当于ー个张紧单元,当待并丝线处于松弛状态时对待并丝线进行张紧,起到一个撩撑的作用,具体地说是弹性丝杆处于两种状态,其一是弹性杆丝不受并丝机与丝线筒管间的待并丝线作用时的自然伸展的状态,其ニ为待并丝线搭靠在弹性杆丝上时,弾性丝杆受力弯曲,此时弹性丝杆对待并丝线进行一个撩搭的作用,防止待并丝线从丝线管筒上脱落。即待并丝线从丝线筒管上滑脱时,就会被处在限位作用的弾性杆丝所阻挡,防止其滑脱,进而防止未经定型处理的待并丝线发生自捻;待并丝线被阻挡后继续被并丝机牵引并丝,就会挤压弹性杆丝发生弾性弯曲变形,使得待并丝线从弹性丝杆杆身上自由滑过,从而保证待并丝线能正常的对并丝机进线。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未经定型处理的待并丝线在并丝时发生自捻,減少桑蚕捻线丝生产中的定型エ序,减少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图3是图I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图;图4、5是弹性丝线与固定板的两种连接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导丝装置,包括设置在丝线筒管I上方的弾性杆丝20,所述的弹性杆20丝突伸至丝线筒管I的外周对 待并丝线2进行撩撑。通过在丝线筒管I上方设置弹性杆丝20,弾性杆丝20就相当于ー个张紧单元,当待并丝线I处于松弛状态时对待并丝线2进行张紧,起到一个撩撑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张紧作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张紧,只是弹性杆丝20对绕丝线管筒I进行转动进线的待并丝线2进行的一个搭撩作用,使得待并丝线I处在ー个相对的张紧状态,保证待并丝线2不从丝线管筒I上滑脱。具体地说是弹性丝杆20处于两种状态,其ー是弹性杆丝20不受并丝机与丝线筒管I间的待并丝线2作用时的自然伸展的状态,其ニ为待并丝线2搭靠在弾性杆丝20上时,弾性丝杆20受カ弯曲,此时弹性丝杆20对待并丝线2进行ー个撩搭的作用,防止待并丝线2从丝线管筒I上脱落,即待并丝线2从丝线筒管I上滑脱吋,就会被处在阻挡作用的弾性杆丝20所阻挡,防止其滑脱,进而防止未经定型处理的待并丝线2发生自捻;待并丝线2被阻挡后继续被并丝机牵弓I并丝,就会绕丝线管筒I转动进而挤压弾性杆丝20发生弹性弯曲变形,使得待并丝线2从弹性杆丝20的杆身上自由滑过,从而保证待并丝线2能正常的对并丝机进线。所述的弹性杆丝20至少设置有ー个,所述的丝线筒管I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圆形盖体10,所述的弹性杆丝20均匀的布设在圆形盖体10的外周边上,且延伸至圆形盖体10的外国。通过设置一圆形盖体10并在其四周边上均匀布设的弾性杆丝20使得未经定型处理的待并丝线2处在任何位置时都不会从丝线筒管I上滑脱而发生自捻。弾性杆丝20良好的弾性保证了弹性杆丝20在脱离待并丝线2的挤压后能够恢复自然的伸至状态,保证下一次对待并丝线2的撩撑或撩搭。具体操作时弹性杆丝20可选用弹性较好的鱼线或其他类似具有良好弹性的杆丝,弾性杆丝20的数目是根据圆形盖体10的大小決定的,若圆形盖体10的直径较小,则弹性杆丝20的数目可设置的少一点;若圆形盖体10的直径较大,则弾性杆丝10的数目则可设置多一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弾性杆丝(20)由胶体或胶带30固定在圆形盖体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的圆形盖体10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弹性杆丝20通过编织的方式固定在圆形盖体10上。另外也可将圆形盖体10的厚度设置的较大,在圆形盖体10的侧面上固定弹性杆丝20 ;或者将圆形盖体设置成双层结构,通过上下板将弹性杆丝20夹合固定,并在上板和/或下板的中部开设槽腔用于容纳弾性杆丝20的交接处。本专利技术进一歩方案为如图1、3所示,所述的圆形盖体10包括基板12和位于基板12上方的固定板11,基板12和固定板11通过连接件相固接,所述的弹性杆丝20固定在基板12或固定板11上。所述的固定板11或基板12的板体上至少设有ー圈固定孔40,所述的固定孔40围合成的圆周同心布置且与固定板11或基板12的中心相重合,所述的弹性杆丝20固定在内外圈固定孔40上。将圆形盖体10做成分体式结构,在其中一板体即固定板11上开设的固定孔40上编织设置弾性杆丝20,再将基板12和固定板11通过连接件固定到一起,通过基板12和固定板11的夹持配合,从而实现弹性杆丝20牢固的固定,不需要另设固定件或用胶体固定弾性杆丝20。另外由于弹性杆丝20长期受到高频率的挤压发生形变,易于被损坏,分体式结构使得弹性杆丝20的更换方便。可以在固定板12或基板11上开设ー圈或者两圈以上的的不固定孔,将弹性杆丝20编织固定在固定孔内,再将固定板12和基板11连接为一体,将弹性杆丝20夹合,固定牢靠和保持弾性杆丝20处于平直状态。具体操作时,可在固定板11上均匀的设有两圈固定孔40,内圈固定孔40的数目与外圈固定孔40的数目相同,将弹性杆丝20编织固定在两固定孔40后再将两板体连接夹ムロ ο所述的固定板11上固定的两相邻或两相间隔的两弹性杆丝20为同一丝体的两端头构成,丝体在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孔40内交错编织固定。具体如图4、5所示的两种实施方 案。更进ー步的方案为,如图3所示,所述基板12的底面中部设有ー圆形凸台121,凸台121的直径与丝线筒管I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的固定板11和基板12的中心处分别设有螺孔,所述的连接件为与螺孔相匹配的螺栓13。具体实施时螺栓的长度可大于固定板11和基板12叠合的厚度,使得在固定板11的上部留有多余的螺纹段,便于滑丝盖整体的拿捏和取放。固定板12下部设置的凸台121,使得滑丝盖与丝线筒管I的连接更加方便。所述的弹性杆丝20自基板12和固定板11的贴合面处向外延伸,弹性杆丝20延伸至基板12边缘以外的长度均相等,弹性杆丝20为直径O. I O. 8mm的整料杆丝。当弹性杆丝20的直径较小时,其杆身的硬度相对要大一点,直径较大时其杆身的硬度应设置的较小,使得弹性杆丝20整体具有较好的弾性,使其在发生弹性弯曲形变后能够恢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丝线筒管(I)上方的弾性杆丝(20),所述的弾性杆丝(20)突伸至丝线筒管(I)的外周,且与丝线管筒(I)和并丝机之间的待并丝线(2)张紧接触。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杆丝(20)至少设置有ー个,所述的丝线筒管(I)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圆形盖体(10),所述的弹性杆丝(20)均匀的布设在圆形盖体(10)的外周边上,且延伸至圆形盖体(10)的外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干其特征在于所述弾性杆丝(20)由胶体或胶带(30)固定在圆形盖体(10)的顶面或底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盖体(10)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弹性杆丝(20)通过编织的方式固定在圆形盖体(10)上。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ー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盖体(10)包括基板(12)和位于基板(12)上方的固定板(11),基板(12)和固定板(11)通过连接件相固接,所述的弹性杆丝(20)固定在基板(12)或固定板(11)上。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朝晖丁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信达丝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