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4207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包括有送料夹具、变径模具和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电机和变径模具座,变径模具座设在机架的顶部,变径模具通过轴承安装在变径模具座上,送料夹具设在变径模具的上方,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变径模具转动。由于对本设备的改进,采用了新的高速旋压缩变径工艺,改变传统焊接工艺变径的不稳定及输送不畅的问题;可控变径比例较大,缩变比率可达40%以上;奥氏体一次能变量30%,解决形位难以保证问题;加工精度可达6级以上,直径控制±0.02mm;节省加工时间30%,节省材料成本15%:一次实现,节省加工时间30%,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加工设备,具体是ー种发动机机油输送管变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エ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中国的汽车产业在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汽车生产技术与其他传统汽车强国在技术上仍有很大的差距。汽车中的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ー汽缸内所进行的工作的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得以及时进入汽缸,而废气得以及时排出。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理论上当活塞运行到做功行程末端下死点的时候,排气门开启,废气开始排出汽缸,运行到 排气行程末端上死点的时候,进气门开启,新鲜充量开始进入汽缸。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气门并不能瞬间完全打开或关闭,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气门开启很小的情况,由于节流作用,会使进排气的阻力増加,使进排气不完全,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況。除上述原因外,发动机机油输送管是精密零配件,而且对燃油的雾化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高精度的机油输送管是高档发动机的制造关键之一。其变径是对油量的控制稳定,是对管内形成高压状态,保证其畅通,是对装配起密封配合。现有的机油管变径技术エ艺主要是1、焊接变径将变径管接头与管接头端面接触,校正位置点焊将两管焊接。缺点エ艺不稳定输油不畅顺,管内容易积碳,输油流量难控制,形位难以保证。焊接变径强度不能100%保证,从而使产品抗疲劳性能差使用出现寿命短。2、缩管机变径量难以控制,不能达到30-40%的变量,尺寸不稳定,不能一次完成,要多次动作,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加工精度的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包括有送料夹具、变径模具和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电机和变径模具座,变径模具座设在机架的顶部,变径模具通过轴承安装在变径模具座上,送料夹具设在变径模具的上方,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变径模具转动。所述传动机构是由主动轮、传动带、传动轮和传动轴构成,所述主动轮设在电机上,传动轮设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端部与变径模具的底部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连接。所述变径模具座与变径模具之间的轴承设有两个,两个轴承分别套在变径模具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油箱、油泵和油管,油泵将油箱内的冷却油通过油管输送到旋转的变径模具上,用以对变径模具进行冷却。所述送料夹具采用油缸夹紧的工作模式,所述油缸上设有电磁控制阀。所述机架的侧部设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电机、油泵、电磁控制阀电连接。所述电机采用变频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对本设备的改进,采用了新的高速旋压缩变径エ艺,实现了流畅变径改变传统焊接エ艺变径的不稳定及输送不畅的问题;实现了大比例变径可控变径比例较大,缩变比率可达40%以上;奥氏体一次能变量30%,解决形位难以保证问题;控制精度高加工精度可达6级以上,直径控制±0. 02mm ;节约成本节省加工时间30%,节省材料成本15% :效率高一次实现,节省加工时间30%,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实现高档汽车发动机的国产化;另外,还推动我国发动机零部件的技术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送料夹具;2、油缸A ;3、油缸B ;4、变径模具;5、机架;6、变径模具座;7、电机;8、轴承;9、主动轮;10、传动带;11、传动轮;12、传动轴;13、油箱;14、油泵;15、油管;16、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包括有送料夹具I、变径模具4、传动机构和机架5,所述机架5上设有电机7和变径模具座6,变径模具座6设在机架5的顶部,变径模具4通过轴承8安装在变径模具座6上,送料夹具I设在变径模具4的上方,所述传动机构是由主动轮9、传动带10、传动轮11和传动轴12构成,所述主动轮9设在电机7上,传动轮11设在传动轴12上,传动轴12的端部与变径模具4的底部连接,所述主动轮9通过传动带10与传动轮11连接。电机7通过主动轮9及传动带10,带动传动轮11,传动轮11带动传动轴12转动,传动轴12带动变径模具4转动。所述变径模具座6与变径模具4之间的轴承8设有两个,两个轴承8分别套在变径模具4的上部和下部,以增加变径模具4旋转时的稳定性,从而使产品质量达到所要求的精度。所述机架5的底部设有油箱13、油泵14和油管15,油泵14将油箱13内的冷却油通过油管15输送到旋转的变径模具4上,用以对变径模具4进行冷却,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送料夹具I采用油缸夹紧的工作模式,本实施例中,利用两个油缸A2进行送料,一个油缸B3进行夹料,所述两个油缸A2和油缸B3分别上设有电磁控制阀。机架5的侧部设有电控箱16,所述电控箱16分别与电机7、油泵14、电磁控制阀电连接,在电控 箱16上集中上述各电用设备的开关,以方便对各电用设备进行适时的控制。电机7采用变频电机,以实现同步控制传动输出。工作原理I.启动电源,放直管料到夹模; 2.启动自动开关,使电机带动变径模具开始转动,启动油泵,冷却系统开始工作;3. 启动电磁控制阀,使油缸工作,使夹模具把料夹紧;4.夹模送料到旋压模具;5. 旋压到位,直管料的端部向内收缩,完成变径的エ序;6.送料夹模退回,即开始带动变径后的成品向上移动;7.送料夹模松开,使成品落入料斗中;8. 上一次加工完成后,进打取料,并将料夹装到送料夹ホ旲中,开始新的变径加エ,以此不停循环工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包括有送料夹具、变径模具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电机和变径模具座,变径模具座设在机架的顶部,变径模具通过轴承安装在变径模具座上,送料夹具设在变径模具的上方,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变径模具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是由主动轮、传动带、传动轮和传动轴构成,所述主动轮设在电机上,传动轮设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端部与变径模具的底部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模具座与变径模具之间的轴承设有两个,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骏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