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150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解反应釜,包括釜体和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固定连接于釜体内壁,由于加热盘管设置于釜体内部,避免了加热盘管向釜体外部散热,热量损失小,同时,加热盘管与反应釜内的反应物直接接触,传热速度更快;另外,通过将反应釜制成夹层结构并增加隔热层,可有效减少反应釜的热量损失,也使反应釜内外两层可采用不同的材料,有效降低其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水解是使某一化合物裂解成两个或多个较简单化合物的化学过程,工业上,水解反应通常需要在水解反应釜中进行,不同物质的水解反应温度和压力条件不同,因此,反应釜常需加热加压。现有的反应釜一般通过设置在釜体外的加热盘管来实现对反应釜内部加热升温,这种结构的反应釜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加热盘管暴露于釜体外部,热量损失大,能耗高;2)由于釜体通常需要一个较厚的壁厚来增加釜体强度,以满足安全需要,这就导致了热量由盘管传入釜体内时传热速度慢、热损失大;3)由于反应釜经常在腐蚀性环境下工作,其釜体材料必须是防腐材料,而釜体整体采用防腐材料成本较高。针对上述不足,需对现有反应爸进行改进,使其在对反应爸内部加热时热量损失小、传热速度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水解反应釜,通过对加热盘管设置位置的改进,优化传热路线,以解决现有反应釜加热时热量损失大且传热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水解反应釜,包括釜体和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固定连接于釜体内壁。进一步,所述釜体由内胆和外壳构成,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隔热层;进一步,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设置连接件;进一步,所述内胆和加热盘管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外壳由碳钢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解反应釜,包括釜体和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固定连接于釜体内壁,由于加热盘管设置于釜体内部,避免了加热盘管向釜体外部散热,热量损失小,同时,加热盘管与反应釜内的反应物直接接触,传热速度更快;另外,通过将反应釜制成夹层结构并增加隔热层,可有效减少反应釜的热量损失,也使反应釜内外两层可采用不同的材料,有效降低其制造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水解反应釜,包括釜体I和加热盘管2,所述加热盘管2焊接于釜体I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加热盘管的热量不易散发至釜体外的空气中,热量损失小,盘管直接与被加热物接触传热,传热速度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釜体I由内胆Ia和外壳Ib构成,内胆Ia与外壳Ib之间设置隔热层lc,通过隔热层可使反应釜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损失,降低能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Ia和外壳Ib之间设置连接件3,连接件为两端分别焊接在外壳和内胆上的连接柱,通过连接柱连接内胆与外壳,有效增加釜体强度和刚度,提高其安全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Ia和加热盘管2由不锈钢制成,以防止受到水解反应物的腐蚀,所述外壳Ib由碳钢制成,价格便宜,制造成本低。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解反应釜,包括釜体(I)和加热盘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2)固定连接于釜体(I)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I)由内胆(Ia)和外壳(Ib)构成,内胆(Ia)与外壳(Ib)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奎张健荣何震曾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远晋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