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3930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总成,包括下挡圈、防震垫、带皮套的尾圈,所述下挡圈的外部结构为倒“T”字型回转体结构,带有与变速杆相配的中空腔,其顶部外周带有倒角,所述倒角部位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大于尾圈的内径;所述带皮套的尾圈与防震垫套装于下挡圈外周且卡接于下挡圈的下部台阶与翻边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下挡圈、防震垫、带皮套的尾圈总装为一体,装配时直接套装在变速杆上,不需分别装配,将原本需要三次装配才能完成的工作减少到一次,降低装配工作量,提高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车型上,作为变速杆的装饰罩尾圈总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变速杆的装饰部件,具体地说是ー种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速杆装饰罩总成的结构如图I所示,其分为手柄31、变速杆装饰罩总成及附件、变速杆35三大部分,而变速杆装饰罩总成包括尾圈(带皮套)32、海绵垫圈33、下挡圈34。变速杆35与变速箱连接,变速杆装饰罩总成套装在变速杆35上,主要是遮挡变速杆35并起到装饰作用,最上方是手柄31。装配时,首先将下挡圈34卡接在变速杆35上,作为整个机构的下挡点,然后装配海绵垫圈33,接着是尾圈(帯皮套)32,最后装配手柄31,手柄31旋紧后将尾圈32、海绵垫圈33压紧在下挡圈34上,整个机构装配完成后要求在振动情况下不能产生任何异响,同时要保证手柄方向的正确。上述结构装配比较复杂,在装配过程中各构件需要分别依次装配,造成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总成,将下挡圈、防震垫、帯皮套的尾圈总装为一体,装配时直接套装在变速杆上,不需分别装配,将原本需要三次装配才能完成的工作減少到一次,降低装配工作量,提高装配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总成,包括下挡圈、防震垫、帯皮套的尾圈,所述下挡圈的外部结构为倒“T”字型回转体结构,带有与变速杆相配的中空腔,其顶部外周带有倒角,所述倒角部位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大于尾圈的内径;所述带皮套的尾圈与防震垫套装于下挡圈外周且卡接于下挡圈的下部台阶与翻边之间。所述尾圈为中空回转件,上部外周带有直径变小所成的凹槽,凹槽内卡接有皮套;所述防震垫圈位于尾圈和下挡圈之间,具有厚度。所述防震塾圈为海绵塾圈或弹黃圈。本技术在装配吋,首先将防震垫圈套在下挡圈上然后将尾圈套于下挡圈上并落于防震垫圈之上,下挡圈的翻边部分穿过尾圈的中空部分然后卡于尾圈的上表面上方。防震垫圈中心处带有圆孔,可起到容差和减振作用。使用时将本技术套于变速杆上并隐于装饰罩内,顶部装手柄即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将下挡圈、防震垫、帯皮套的尾圈总装为一体,装配时直接套装在变速杆上,不需分别装配,将原本需要三次装配才能完成的工作減少到一次,降低装配工作量, 提高装配效率。本技术适用于各种车型上,作为变速杆的装饰罩尾圈总成。本技术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ー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产品的使用状态參考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參考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34—下挡圈,2、33—海绵塾圈,3、32—尾圈,4一翻边,5、36—装饰罩,31—手柄,35一变速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为ー种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总成。 如图2所示,该尾圈总成包括下挡圈I、海绵垫圈2、带皮套的尾圈3。下挡圈I的外部结构为倒“T”字型回转体结构,带有与变速杆相配的中空腔,其顶部外周带有倒角,倒角部位设有翻边4,如图2、图3所示。翻边4的外径大于尾圈3的内径。尾圈3与海绵垫圈2(起防震垫作用,可以用具有厚度的弹簧圈替代)套装于下挡圈I外周且卡接于下挡圈I的下部台阶与翻边4之间。尾圈3为中空回转件,上部外周带有直径变小所成的凹槽,凹槽内卡接有皮套。海绵垫圈2位于尾圈3和下挡圈I之间,具有厚度。本尾圈总成在装配吋,首先将海绵垫圈2套在下挡圈I上,然后将尾圈3套于下挡圈I上并落于海绵垫圈2之上,下挡圈I的翻边4部分穿过尾圈3的中空部分然后卡于尾圈3的上表面上方。使用时将本产品套于变速杆上并隐于装饰罩5内,顶部装手柄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总成,包括下挡圈、防震垫、帯皮套的尾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圈的外部结构为倒“ T”字型回转体结构,带有与变速杆相配的中空腔,其顶部外周带有倒角,所述倒角部位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大于尾圈的内径;所述带皮套的尾圈与防震垫套装于下挡圈外周且卡接于下挡圈的下部台阶与翻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圈为中空回转件,上部外周带有直径变小所成的凹槽,凹槽内卡接有皮套;所述防震垫圈位于尾圈和下挡圈之间,具有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垫圈为海绵垫圈或弹簧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变速杆装饰罩尾圈总成,包括下挡圈、防震垫、带皮套的尾圈,所述下挡圈的外部结构为倒“T”字型回转体结构,带有与变速杆相配的中空腔,其顶部外周带有倒角,所述倒角部位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大于尾圈的内径;所述带皮套的尾圈与防震垫套装于下挡圈外周且卡接于下挡圈的下部台阶与翻边之间。本技术将下挡圈、防震垫、带皮套的尾圈总装为一体,装配时直接套装在变速杆上,不需分别装配,将原本需要三次装配才能完成的工作减少到一次,降低装配工作量,提高装配效率。本技术适用于各种车型上,作为变速杆的装饰罩尾圈总成。文档编号B60K20/02GK202399906SQ201120373199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海军, 刘肖飞, 古静, 张冬磊, 张志龙, 张润朝, 杨伟奇, 秦国文, 管月芹, 谭健, 陈健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古静谭健张志龙张润朝刘海军张冬磊刘肖飞管月芹秦国文杨伟奇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