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明刚专利>正文

通井机正时齿轮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323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拆卸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通井机正时齿轮取出器。其技术方案是:由本体、丝杠、拉杆组成,所述的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本体的中心设有丝杠,拉杆的底部与正时齿轮螺孔连接,拉杆的顶部与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简单快捷地解决正时齿轮不易取出这一难题,减少了维修工作量,节约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维修质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齿轮拆卸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通井机正时齿轮取出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修井设备的维修过程中,大多是在工房和现场,维修条件有限,特别是在发动机心脏中的正时齿轮室的维修过程中,不能把发动机吊离车体,拆卸正时齿轮时维修空间狭小,缺乏拆装正时齿轮的专用工具,有时拆卸正时齿轮耗费4-5个小吋,目前国内通井机及修井机正时齿轮的拆卸大多采用撬杠的撬动、榔头的震击等,严重时将齿轮轴头损坏,造成维修的复杂化,既加大了维修工作量并影响了安装质量,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増加了设备的维修使用成本,影响了油水井的作业占井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通井机正时齿轮取出器,能简单快捷地解决正时齿轮不易取出这ー难题。其技术方案是由本体、丝杠、拉杆组成,所述的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本体的中心设有丝杠,拉杆的底部与正时齿轮螺孔连接,拉杆的顶部与本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简单快捷地解决正时齿轮不易取出这ー难题,減少了维修工作量,节约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维修质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本技术由本体I、丝杠2、拉杆3组成,所述的本体I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3,本体I的中心设有丝杠2,拉杆3的底部与正时齿轮螺孔连接,拉杆3的顶部与本体I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本技术可在拆卸正时齿轮时,先将拉杆3从本体I的矩形孔内穿出,将拉杆与正时齿轮的螺丝内孔连接,丝杠的园头顶端顶正正时齿轮轴的中心孔,通过丝杠的不断旋入,将正时齿轮拔出,简单实用,性能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通井机正时齿轮取出器,其特征是由本体(I)、丝杠(2)、拉杆(3)组成,所述的本体(I)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3),本体(I)的中心设有丝杠(2),拉杆(3)的底部与正时齿轮螺孔连接,拉杆(3)的顶部与本体(I)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拆卸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通井机正时齿轮取出器。其技术方案是由本体、丝杠、拉杆组成,所述的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本体的中心设有丝杠,拉杆的底部与正时齿轮螺孔连接,拉杆的顶部与本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简单快捷地解决正时齿轮不易取出这一难题,减少了维修工作量,节约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维修质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5B27/00GK202399203SQ201120525049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于滨, 宋庆昌, 李德林, 李晓东, 毕明刚, 王树波, 王涛, 闫希军 申请人:毕明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明刚王涛闫希军李德林于滨李晓东宋庆昌王树波
申请(专利权)人:毕明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