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起重机车架的横向梁加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9605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27
履带起重机车架的横向梁加长结构,其横向梁宽度方向每一竖直侧板的外端上侧各有一U形槽口,横向梁宽度方向每一竖直侧板的外部下侧各有一第一穿孔,横向梁的水平顶板的外端有抵靠端面;加长梁宽度方向两个竖直侧板的内端上侧之间接有一竖直抵靠板,加长梁宽度方向每个竖直侧板的内端下侧各有一竖直耳板,每一耳板的上下侧各有一个第二穿孔、一个第三穿孔,加长梁宽度方向每个竖直侧板的内部下侧各有一个调节组件;水平上挂接轴贯穿两个第二穿孔且其两端露在加长梁外;加长梁插入横向梁的外端内,上挂接轴的两端分别担置于两个槽口中,下销轴贯穿两侧的第一和第三穿孔且其两端露在横向梁外,调节组件与横向梁宽度方向对应侧的竖直侧板的外端面下侧接触,抵靠板抵靠在抵靠端面上。本加长结构的装卸过程较为简单、使用成本(如运输费用)较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起重机车架的横向梁加长结构
技术介绍
履带起重机的下车车架是履带起重机的重要部件,一般呈エ字型,左右侧共有四个横向梁,左右侧横向梁之间的中部区域为圆形支撑盘。使用时,车架和每侧的履带之间一般采用外伸纵梁结构进行连接(该梁安装在每侧的两横向梁之间,起加长作用)。运输时,履带起重机车架宽度超出最大限度的运输宽度,必须将上述结构从车架上拆除,使车架和履带分离后进行各自运输。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陷装卸过程较为繁琐、使用成本(如运输费用)较高;装卸位置处易形成疲劳破坏,履带起重机车架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卸过程较为简单、使用成本较低的履带起重机车架的横向梁加长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起重机车架的横向梁加长结构,它包括空心方管状且外端敞ロ的横向梁,横向梁宽度方向姆ー竖直侧板的外端上侧各有一个开ロ倾斜朝上的U形槽ロ,所述的两个U形槽ロ相互对称,横向梁宽度方向每ー竖直侧板的外部下侧各有ー个第一穿孔,所述的两个第一穿孔共中心线,横向梁的水平顶板的外端有一个竖直的抵靠端面;加长梁为方形的板材拼焊结构,加长梁宽度方向两个竖直侧板的内端上侧之间接有ー个连接两者的竖直抵靠板,加长梁宽度方向姆个竖直侧板的内端下侧各有一个向着横向梁外端延伸的竖直耳板,每ー耳板的上下侧各有ー个第二穿孔、ー个第三穿孔,所述的两个第二穿孔、两个第三穿孔分别两两共中心线,加长梁宽度方向每个竖直侧板的内部下侧各有ー个调节组件,两个调节组件的结构相同;水平上挂接轴贯穿两个第二穿孔且其两端露在加长梁外;加长梁插入横向梁的外端内,上挂接轴的两端分别担置于两个U形槽口中,下销轴贯穿两侧的第一穿孔和第三穿孔且其两端露在横向梁外,调节组件与横向梁宽度方向对应侧的竖直侧板的外端面下侧接触,抵靠板抵靠在抵靠端面上。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技术履带起重机车架的横向梁加长结构均简称为本加长结构。对于履带起重机车架的任一横向梁而言,通过上挂接轴、下销轴让加长梁与该横向梁的外端挂接、销接,并通过调节组件调整好加长梁在该横向梁上的位置,即可方便地在该横向梁的外端采用本加长结构。使用时,使履带起重机车架的四个横向梁的外端均采用本加长结构,将车架分别向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延长,让履带起重机车架的宽度符合安装履带的宽度要求,这样,车架和每侧履带之间即可通过同侧的两个本加长结构进行连接,确保履带在车架上的安装需求得到满足。运输时,先将每侧履带移动至同侧横向梁的内侧(即让履带向着靠近履带起重机车架的支撑盘的方向移动),再从姆ー横向梁上将相应的加长梁方便地拆下(取消姆ー横向梁与相应加长梁之间的挂接、销接即可),让车架的宽度未超出最大限度的运输宽度,且车架和履带可在不相分离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整体运输,履带无须単独运输,节约了运输费用。因此,采用本加长结构,具有以下优点装卸过程较为简单、使用成本(如运输费用)较低。所述U形槽ロ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8度;所述调节组件由固设在加长梁宽度方向对应侧的竖直侧板内部下侧的螺母座、螺纹段旋装有螺母且拧动头指向横向梁 的螺栓组成,螺母座的中心线、螺栓的轴线与所述的竖直侧板相平行,螺栓的螺纹段旋入螺母座中,螺母与螺母座接触;螺栓的拧动头与横向梁宽度方向对应侧的竖直侧板的外端面下侧接触。通过调节组件,可对加长梁在相应横向梁上的位置进行调整,这样,在相应横向梁的外端采用本加长结构时较为方便。所述下销轴露在横向梁外的任一端有ー个环形凹槽;横向梁宽度方向对应于环形凹槽的那侧竖直侧板的外部还有防窜动组件,防窜动组件由方条形竖直插板、倒置U形框组成,插板与所述的竖直侧板相平行,插板的上部中心区域开有ー个提拎孔,插板下部在其宽度方向一侧处有一个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缺ロ部,倒置U形框由竖直布置的第一板、第ニ板、第三板构成,第一板、第二板分别贴置在所述竖直侧板的外部且相互平行,第一板的长度小于第二板的长度,第二板的上部与第一板同处于ー个高度范围之内,第三板分别与第二板的上部、第一板叠置连接,倒置U形框和所述的竖直侧板之间形成ー个槽道,插板插装在槽道内,插板的缺ロ部插入环形凹槽内,插板与下销轴接触,插板在宽度方向上受到第一板和下销轴、第ニ板的限位,并使得下销轴在轴向得到定位。通过防窜动组件,可有效避免下销轴沿轴向进行窜动。所述加长梁高度方向的上侧、长度方向的外侧均呈敞ロ状,其宽度方向每个竖直侧板的上侧各开有ー个减重孔。上述结构形式,使加长梁的自重减轻,让加长梁既能满足车架的使用需求,又控制了车架的总体重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加长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I中的横向梁的立体图(仅示出该横向梁的外部)。图3是图I中的加长梁的立体图(未示出加长梁的调节组件中的螺栓和螺母)。图4是图I中的插板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I中仅示出履带起重机车架上的ー个横向梁I的外部,履带起重机车架上的支撑盘及剩余三个横向梁未示出。參见图I ー图4,本加长结构包括空心方管状且外端敞ロ的横向梁1,横向梁I宽度方向每ー竖直侧板Ia的外端上侧各有ー个开ロ倾斜朝上的U形槽ロ lb,所述的两个U形槽ロ Ib相互对称,U形槽ロ Ib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8度,横向梁I宽度方向每ー竖直侧板Ia的外部下侧各有ー个第一穿孔lc,所述的两个第一穿孔Ic共中心线,横向梁I的水平顶板Ik的外端有一个竖直的抵靠端面lm。加长梁2为方形的板材拼焊结构,加长梁2宽度方向两个竖直侧板2a的内端上侧之间接有ー个连接两者的竖直抵靠板2b,加长梁2宽度方向每个竖直侧板2a的内端下侧各有一个向着横向梁I外端延伸的竖直耳板2c,每ー耳板2c的上下侧各有ー个第二穿孔2d、ー个第三穿孔2e,所述的两个第二穿孔2d、两个第三穿孔2e分别两两共中心线,加长梁2宽度方向每个竖直侧板2a的内部下侧各有ー个调节组件,两个调节组件的结构相同。加长 梁2高度方向的上侧、长度方向的外侧均呈敞ロ状,其宽度方向每个竖直侧板2a的上侧各开有ー个减重孔2f。所述调节组件由固设在加长梁2宽度方向对应侧的竖直侧板2a内部下侧的螺母座2g、螺纹段旋装有螺母2i且拧动头指向横向梁I的螺栓2h组成,螺母座2g的中心线、螺栓2h的轴线与所述的竖直侧板2a相平行,螺栓2h的螺纹段旋入螺母座2g中,螺母2i与螺母座2g接触。水平上挂接轴3贯穿两个第二穿孔2d且其两端露在加长梁2外;加长梁2插入横向梁I的外端内,上挂接轴3的两端分别担置于两个U形槽ロ Ib中,下销轴4贯穿两侧的第一穿孔Ic和第三穿孔2e且其两端露在横向梁Iタト,螺栓2h的拧动头与横向梁I宽度方向对应侧的竖直侧板Ia的外端面下侧接触,抵靠板2b抵靠在抵靠端面Im上。下销轴4露在横向梁I外的任一端有ー个环形凹槽4a ;横向梁I宽度方向对应于环形凹槽4a的那侧竖直侧板Ia的外部还有防窜动组件,防窜动组件由方条形竖直插板Id、倒置U形框组成,插板Id与所述的竖直侧板Ia相平行,插板Id的上部中心区域开有ー个提拎孔le,插板Id下部在其宽度方向一侧处有一个与环形凹槽4a相适配的缺ロ部lf,倒置U形框由竖直布置的第一板lg、第二板lh、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履带起重机车架的横向梁加长结构,包括空心方管状且外端敞口的横向梁,其特征在于 横向梁宽度方向每一竖直侧板的外端上侧各有一个开口倾斜朝上的U形槽口,所述的两个U形槽口相 互对称,横向梁宽度方向每一竖直侧板的外部下侧各有一个第一穿孔,所述的两个第一穿孔共中心线,横向梁的水平顶板的外端有一个竖直的抵靠端面; 加长梁为方形的板材拼焊结构,加长梁宽度方向两个竖直侧板的内端上侧之间接有一个连接两者的竖直抵靠板,加长梁宽度方向每个竖直侧板的内端下侧各有一个向着横向梁外端延伸的竖直耳板,每一耳板的上下侧各有一个第二穿孔、一个第三穿孔,所述的两个第二穿孔、两个第三穿孔分别两两共中心线,加长梁宽度方向每个竖直侧板的内部下侧各有一个调节组件,两个调节组件的结构相同; 水平上挂接轴贯穿两个第二穿孔且其两端露在加长梁外; 加长梁插入横向梁的外端内,上挂接轴的两端分别担置于两个U形槽口中,下销轴贯穿两侧的第一穿孔和第三穿孔且其两端露在横向梁外,调节组件与横向梁宽度方向对应侧的竖直侧板的外端面下侧接触,抵靠板抵靠在抵靠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履带起重机车架的横向梁加长结构,其特征在于U形槽口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8度; 所述调节组件由固设在加长梁宽度方向对应侧的竖直侧板内部下侧的螺母座、螺纹段旋装有螺母且拧动头指向横向梁的螺栓组成,螺母座的中心线、螺栓的轴线与所述的竖直侧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磊马崇亮肖忠献邬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