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扭抗性能的后悬支架加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927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后悬支架的加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扭抗性能的后悬支架加强板。其包括加强板本体(3),设置在加强板本体(3)首尾两端的、与车身固连的第一连接部(4)和与后悬支架(2)固连的第二连接部(5),加强板本体(3)具有贯联的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该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成折线设置,且第一本体(31)、第二本体(32)、第二连接部(5)连接的后悬支架(2)围成盒状结构。采用如上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后悬支架的强度、抗拉抗弯性能,其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车辆后悬支架的加强结构,尤其涉及ー种具有高扭抗性能的后悬支架加强板
技术介绍
汽车的品质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而影响汽车品质的主要性能有耐久性、安全性、NVH性能等。在汽车最常见的耐久性能问题中,钣金部件开裂是最为影响汽车品质的因素,所以底盘与车身相连接的装置显得尤为重要。后悬架支架主要用于底盘中后悬架与车身相连接,使后悬架固定在车身上。它一般通过点焊的形式与车身焊接,通过螺栓与后悬架连接,承受车辆在不平路面行驶和转弯时的路面通过后悬架传递的载荷。由于后悬架支架是悬架与车身的连接装置,承受了悬架传递给车身的路面载荷,所以在后悬架支架的倒角位置容易出现开裂。悬架支架开裂后,对车辆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后悬架脱落,所以,后悬架支架必须具有较高的強度与抵抗变形的能力,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其不发生失效。如现有的承载式车身的扭转梁式的后悬架支架结构中,多采用螺栓与后悬架上的橡胶衬套相连,通过焊点的方式与车身部件相连车身部件和后悬架支架之间连接设有拉帯。车身部件与拉带将后悬架支架包围,増加后悬架支架的刚度,从而保证后悬架支架上的倒角不发生开裂。但此种结构较为复杂,且在车身部件设计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ー种具有高抗拉强度与抗弯扭性能、确保后悬架与车身连接的具有高扭抗性能的后悬支架加强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有高扭抗性能的后悬支架加强板,连接设置在通过螺栓与后悬架上的橡胶衬套相连的后悬支架上,包括加强板本体,设置在加强板本体首尾两端的、与车身固连的第一连接部和与后悬支架固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的加强板本体具有贯联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成折线设置,且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二连接部连接的后悬支架围成盒状结构。此盒装结构在承受扭转梁传递给车身的路面载荷时,能够显著増加后悬支架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增强后悬支架的抗扭转和抗疲劳破坏能力。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于第二连接部的后悬支架上的倒角被容纳在盒状结构范围内。该结构的设置,使后悬支架上的倒角得到保护,减小了倒角承受的交变载荷,降低倒角的应カ集中,避免了在倒角处的开裂。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宽度方向上设有加强筋。通过该加强筋的设置,进ー步增强了盒装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在第二本体的侧面设有与后悬支架固连的侧连接部,该侧连接部于竖直方向跨越螺栓所处的水平面。通过该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后悬架通过螺栓传递到后悬支架上的载荷,降低后悬支架倒角处的应力集中,防止此区域疲劳破坏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保证了足够的刚度与強度。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侧连接部呈耳垂状。通过该耳垂状结构,使处于下方的侧连接部的强度增加,更加符合后悬支架的受カ状況,提高产品的实用性。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的加强板本体具有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对称设置的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各本体整体上呈W形。通过该形状的设置,在满足本技术的连接方式的同时,使各个本体之间都为折线设置,进ー步增强了后悬支架的強度及载荷承 受、分解能力。综上所述,采用如上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后悬支架的強度、抗拉抗弯性能,其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歩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结构与后悬支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加强板与螺栓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螺栓;2、后悬支架;3、加强板本体;31、第一本体;32、第二本体;33、第三本体;34、第四本体;4、第一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6、加强筋;7、侧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由图I、图2所示可知,本技术的具有高扭抗性能的后悬支架加强板,连接设置在通过螺栓I与后悬架上的橡胶衬套相连的后悬支架2上,在其结构上,由图I可以看出,其包括加强板本体3,设置在加强板本体3首尾两端的、与车身固连的第一连接部4和与后悬支架2固连的第二连接部5。加强板本体3具有相互贯联的第一本体31、第二本体32、第三本体33、第四本体34,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与第三本体33和第四本体34对称设置,四个本体整体形成类W形。第一本体31与第二连接部5固连,第四本体34与第一连接部4固连。在第二连接部5与后悬支架2固连时,由图2可以看出,第一本体31、第二本体32、后悬支架2的边梁共同围成ー个盒状结构,为确保处于后悬支架2上的倒角A沿图2所示状态投影至盒状结构范围内,将第二连接部5的自由端与后悬支架2连接处的自由端对齐设置,这样,确保了于第二连接部5的后悬支架2上的倒角被容纳在盒状结构范围内。在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的宽度方向上设有加强筋6,在第三本体33和第四本体34上同样可以设有加强筋。在第二本体32的侧面设有与后悬支架2固连的侧连接部7,该侧连接部7为下翻的板状结构,且该侧连接部7呈耳垂状,且由图3可以看出,该侧连接部7于竖直方向跨越螺栓I所处的水平面。为确保本技术的加强板与后悬支架支架的连接稳固性,在第三本体33的侧面也可设有与后悬支架2固连的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具有高扭抗性能的后悬支架加强板,连接设置在通过螺栓(I)与后悬架上的橡胶衬套相连的后悬支架(2)上,包括加强板本体(3),设置在加强板本体(3)首尾两端的、与车身固连的第一连接部(4)和与后悬支架(2)固连的第二连接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本体(3)具有贯联的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该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成折线设置,且第一本体(31)、第二本体(32)、第二连接部(5)连接的后悬支架(2)围成盒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高扭抗性能的后悬支架加强板,其特征在于于第二连接部(5)的后悬支架(2)上的倒角被容纳在盒状结构范围内。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向策张小花李晓晨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