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887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主要包括,顶板、前模模板、后模模板、前模拉钩机构和滑块机构。滑块机构由滑块、滑块压板、耐磨板和滑块T型块构成,滑块与滑块T型块滑动配合。前模拉钩机构由开模拉钩I、开模拉钩II、弹簧、开模挡块和限位拉杆构成,开模拉钩I一端固定于后模模板;开模拉钩II的一端固定于顶板上;限位拉杆穿过开模挡块将开模挡块连接于前模模板的凹槽内;开模挡块的底面与凹槽底面之间安装有弹簧;开模挡块顶面的侧边上设置有与开模拉钩II的止挡斜面相配合的斜面。采用上述前模拉钩机构与滑块机构相结合的模具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塑料制品表面的前模倒扣部位成型问题,不仅使模具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节约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指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塑料制品表面的前模倒扣,因抽芯行程较大、动作有先后顺序或者模具成本等原因无法采用滑块、斜顶抽芯或者油缸抽芯机构的情况需采用特殊机构进行前模倒扣部位的成型,如果采用滑块解决成型部位倒扣,需要在滑块机构增加油缸驱动;采用斜顶抽芯机构解决成型部位倒扣,此机构不仅需要增加模具的顶出板,而且还要增加前模顶出油缸;若是采用油缸抽芯机构解决成型部位倒扣,不仅需要增加顶板 和前模模板的厚度,而且对于前端带胶位的油缸抽芯机构,当注塑压力较大时单纯依靠油缸的力很难保证滑块镶件不退缩,而滑块退缩会使得制品不良。以上几种解决前模倒扣部位成型的方案不仅增加了模具成本,而且使模具设计机构变得更复杂从而增加模具设计出现错误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塑料制品表面的前模倒扣部位成型问题,而且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的注塑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前模模板、后模模板、前模拉钩机构和滑块机构。所述滑块机构包括滑块以及和该滑块滑动配合的滑块T型块,所述滑块T型块穿过所述前模模板固定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前模拉钩机构包括开模拉钩I、开模拉钩II、开模挡块。所述开模拉钩I固定在所述后模模板上,所述开模拉钩II固定在所述顶板上,开模挡块安装在所述前模模板上。在合模状态,所述开模挡块与所述开模拉钩I卡合而防止所述前模模板与所述后模模板分离。在开模时,所述顶板带动固定于其上的所述滑块T型块移动,所述滑块T型块带动所述滑块移动。另一方面,所述顶板带动固定于其上的所述开模拉钩II移动,当所述滑块移动至规定位置时,由所述开模拉钩II的移动解除所述开模挡块与所述开模拉钩I的卡合。采用上述前模拉钩机构与滑块机构相结合的模具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塑料制品表面的前模倒扣部位成型问题,又由于滑块T型块与开模拉钩II都直接固定于所述顶板上,不仅使模具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节约了制造成本。本技术优选,所述前模拉钩机构还包括弹簧,该弹簧用于保持所述开模挡块与所述开模拉钩I的卡合。本技术的结构形式,通过前模拉钩机构与滑块机构相结合,有效的解决了塑料制品表面的前模倒扣部位成型问题,不仅使模具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节约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I表示整体注塑模具合模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2表示前模拉钩机构的爆炸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表示前模拉钩机构的装配后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表示滑块机构的爆炸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表示滑块机构的装配后结构立体示意图;图6表示滑块机构中滑块与T型块的装配立体示意图;图7表示限位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表示开模挡块的剖视图;图9表示开模拉钩I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00顶板;200前模模板;201凹槽;300后模模板;400前模拉钩机构;410开模拉钩I ;411止挡直面;420开模拉钩II ;421止挡斜面;430弹簧;440开模挡块;441阶梯通孔;442盲孔;450限位拉杆;451螺栓帽;452光轴杆体;453螺纹杆;500滑块机构;510滑块;511斜T型槽;520滑块T型块;521斜T型块;530耐磨板;540滑块压板;550冷却水管;600导柱;700产品;A分型面I ;B分型面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注塑模具的结构,主要包括顶板100、前模模板200、后模模板300、导柱600、滑块510机构500、前模拉钩机构400。参见图I至图9,为了实现前模拉钩机构400对前模模板200的止挡作用,其具体结构包括,开模拉钩1410、开模拉钩11420、弹簧430、开模挡块440和限位拉杆450。另外在前模模板200上,正反两侧开有凹槽201,用于容纳前模拉钩机构400中的开模挡块440,由于前模拉钩机构400在模具正反两个侧面上各设置为2处,所以对应设置在前模模板200上的凹槽201数量也分别在一侧对应设置为2处。开模拉钩1410和开模拉钩II420在结构上相近,开模拉钩II420在靠近后模模板300的一端上设置有止挡斜面421,使这一侧端部呈“拉钩”状,另一端固定在顶板100上,而开模拉钩1410在靠近顶板100的一端设置有止挡直面411,使此端也呈“拉钩”状,另一端固定在后模模板300上,所述开模拉钩1410套装在所述开模拉钩II420的底部,可在所述开模拉钩II420与所述前模模板200之间滑动。所述限位拉杆450穿过所述开模挡块440将所述开模挡块440连接于所述前模模板200的凹槽201内。所述开模挡块440的底面与所述凹槽201底面之间安装有弹簧430,并保证弹簧430处于被预压缩状态。开模挡块440顶面上,与开模拉钩II420纵长放置方向相垂直的两侧边中,其中远离开模拉钩1410止挡直面411的侧边上设置有与开模拉钩II420的止挡斜面421相配合的斜面。为了将所述开模挡块440安装在凹槽201内,在本实施例中,开模挡块440上开有阶梯通孔441,而限位拉杆450具有带内六角螺栓帽451、光轴杆体452和带螺纹的端部螺纹杆453,所述限位拉杆450的端部螺纹杆453穿过开模挡块440上的阶梯通孔441固定在所述前模模板200中设置的凹槽201内的螺纹孔中,并使螺栓帽451处于所述阶梯通孔441的阶梯处。为了使弹簧430安装稳定,在开模挡块440的底面上开设有盲孔442,将弹簧430安装在该盲孔442与凹槽201的底面之间,为了使开模挡块440受力均衡,本实施例中,弹簧430的数量为2个,位于限位拉杆450的对称两侧。其中滑块510机构500包括,滑块510、滑块压板540、耐磨板530和滑块T型块520。滑块510上开有斜T型槽511,滑块T型块520上具有斜滑块T型块520,所述滑块T型块520穿过所述前模模板200固定于所述顶板100上,所述滑块510设置在所述前模模板200内,与所述滑块T型块520滑动配合。 所述滑块压板540分别设置在滑块510正反两侧,并分别靠紧滑块510侧面,使滑块510在与向滑块T型块520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所述耐磨板530分别设置在滑块510顶部与正反两个侧面。顶部耐磨板530被固定在所述顶板100上,两个侧面的耐磨板530分别被固定在滑块510的正反两个侧面上,由于耐磨板530的耐磨性能强于滑块510本身的耐磨性,所以耐磨板530的设置能够延长滑块510本身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前模拉钩机构400的动作实施过程为,当模具在注塑机的作用下开模,由于分型面IIB在锁模器(未图示)的作用下暂时闭合,而分型面IA会沿导柱600导向滑动分开,此时开模拉钩II420跟随顶板100分开,当达到一定距离后,会通过上面的斜面将被弹簧430弹出的开模挡块440压到前模模板200中,此时分型面IA达到分型距离而停止运动,而开模拉钩1410在没有开模挡块440阻挡的前提下,继续运动,从而达到使模具在分型面IIB处进行分模的目的。滑块510机构500的动作实施过程为,当分型面I闭合并向内注塑时产生压力,滑块T型块有效阻止滑块的移动,注塑及注塑成型完成后形成产品,利用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顶板(100)、前模模板(200)、后模模板(300)、前模拉钩机构(400)和滑块机构(5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机构(500)包括滑块(510)以及和该滑块(510)滑动配合的滑块T型块(520),所述滑块T型块(520)穿过所述前模模板(200)固定于所述顶板(100)上, 所述前模拉钩机构(400)包括开模拉钩I (410)、开模拉钩II (420)、开模挡块(440),所述开模拉钩I (410)固定在所述后模模板(300)上,所述开模拉钩II (420)固定在所述顶板(100)上,开模挡块(440)安装在所述前模模板(200)上, 在合模状态,所述开模挡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运成黄俊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