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建设机械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69682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建设机械的控制装置。在设置有多个操作阀的第1、第2回路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回路系统上设置再生切换阀,该再生切换阀在常态位置连通中立流路和罐,在切换位置切断中立流路和罐之间的连通而使该中立流路连通于发电用液压马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建设机械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JP2002-275945A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混合动力建设机械,其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其由发动机驱动;蓄电池,其用于蓄存由发电机发电的电力;电动机,其利用蓄电池的电力来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在日本国提出了有关这种建设机械的专利申请2009-164279号。在该申请的专利技术中,当用于控制驱动器的操作阀全部处于中立位置时,即当各驱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变容量式主泵的排出油供应给到发电用液压马达。当将主泵的排出油向发电用液压马达引导时,切换设置在操作阀和主泵之间的切换阀,切断主泵和操作阀的连接,将主泵的排出油供应给发电用液压马达。但是,在该结构中,当将主泵的排出油供应给发电用液压马达时,切断主泵和操作阀之间的连通,因此例如在寒冷地区等,会导致操作阀立即被冷却。若操作阀过于被冷却,则当为了使驱动器工作而再次向操作阀供给主泵的排出油时,操作阀的阀主体和滑阀(spool)之间产生紧贴现象。其原因如下。S卩,关于主泵的排出油,在操作阀处于未操作状态的期间,油压罐也保持着较高的油温。此外,关于操作阀,通常,其阀主体为铸件,并且滑阀为钢制,因此虽然均为钢铁但其材质不同,导致热膨胀系数不同。因而,在操作阀被冷却了的状态下,若具有较高油温的主泵的排出油向操作阀侧供给,则由于阀主体和滑阀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两者紧贴。特别是在最近的建设机械中,为了实现节能,在非作业状态下停止发动机,因此阀主体容易被冷却,使该问题更加显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主泵的排出油供应给发电用液压马达的期间也使操作阀不容易被冷却的建设机械的控制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建设机械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一对第I、第2主泵,该一对第I、第2主泵的容量能够改变,并利用控制机构来控制该一对第I、第2主泵的排出量;第I、第2回路系统,该第I回路系统连接于第I主泵,该第2回路系统连接于第2主泵;发电用液压马达,当被供给上述第I、第2主泵中的至少一个主泵的排出油时,该发电用液压马达旋转;发电机,其连结于上述发电用液压马达;蓄电池,其用于蓄存由上述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多个操作阀,其设置于上述第I、第2回路系统;罐;中立流路,当上述多个操作阀全部处于中立位置时,该中立流路向上述罐引导上述第I、第2主泵的排出油;以及再生切换阀,其设置于上述第I、第2回路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回路系统,并在常态位置连通上述中立流路和上述罐,在切换位置切断上述中立流路和上述罐之间的连通而使上述中立流路连通于上述发电用液压马达。根据该方式,当向发电用液压马达供给至少一个主泵的排出油时,主泵的排出油经由该回路系统的操作阀,因此这些控制阀被供给到发电用液压马达的工作油加热。因而,不会发生阀主体和滑阀紧贴的问题。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示的实施方式为动力铲的控制系统。第I、第2主泵MP1、MP2是容量可变,由发动机E驱动。第I、第2主泵MP1、MP2同轴旋转。发电机I设置于发动机E中,利用发动机E的余力发电。第I主泵MPl连接于第I回路系统SI。在第I回路系统SI中,自上游侧依次连接有用于控制回转马达的操作阀2、用于控制动臂液压缸(arm cylinder)的操作阀3、用于控制悬臂缸的悬臂两速用的操作阀4、用于控制预备用附件的操作阀5、及用于控制左侧行驶用的马达的操作阀6。各操作阀2 6分别经由中立流路7和并行通路8与第I主泵MPl连接。在中立流路7的左侧行驶马达用的操作阀6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生成先导压力的先导压力控制用的节流孔9。在节流孔9中,若流经节流孔9的流量较多,则在上游侧生成较高的先导压力,若流量较少则生成较低的先导压力。当所有的操作阀2 6处于中立位置或中立位置附近时,中立流路7将自第I主泵MPl排出的油的全部或一部分经由节流孔9向罐T引导。在该情况下,由于通过节流孔9的流量也变多,因此生成较高的先导压力。若操作阀2 6被切换为全行程的状态,则中立流路7就被关闭而不存在流体的流通。在该情况下,流经节流孔9的流量逐渐消失,先导压力会保持为零。但是,根据操作阀2 6的操作量,泵排出量的一部分被引导到驱动器,一部分被自中立流路7引导到罐T中,因此节流孔9生成与流经中立流路7的流量相应的先导压力。换言之,节流孔9生成与操作阀2 6的操作量相应的先导压力。在节流孔9与中立流路7的操作阀6之间连接有先导流路10。先导流路10经由电磁切换阀11与用于控制第I主泵MP I的偏转角的调节器12连接。调节器12与先导流路10的先导压力成反比地控制第I主泵MP I的偏转角,控制其每旋转一周所推出的推出量。因而,若操作阀2 6为全行程而中立流路7中不存在流动,先导压力成为零,则第I主泵MPl的偏转角为最大,其每旋转一周所推出的推出量为最大。在电磁切换阀11上连接有先导泵PP。电磁切换阀11选择先导流路10和先导泵PP中的压力而将其向调节器12引导。根据控制器C的输出信号来切换电磁切换阀11。S卩,在自控制器C没有输出针对电磁切换阀11的信号的状态下,保持图示的常态位置,将先导流路10的压力向调节器12引导。若来自控制器C的信号输入到电磁切换阀11,则自常态位置切换到切换位置,向调节器12引导先导泵PP的压力。第2主泵MP2连接于第2回路系统S2。在第2回路系统S2中,自上游侧依次连接有用于控制右侧行驶用马达的操作阀13、用于控制铲斗缸的操作阀14、用于控制悬臂缸的操作阀15、及用于控制动臂液压缸的动臂两速用的操作阀16。在比操作阀16靠向下游侧的位置上连接有再生切换阀17。各操作阀13 16经由中立流路18与第2主泵MP2连接。操作阀14及操作阀15经由并行通路19与第2主泵MP2连接。在中立流路18的再生切换阀17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先导压力的节流孔20。 节流孔20具有与第I回路系统S I的节流孔9完全相同的功能。再生切换阀17在图示的常态位置上使中立流路18和节流孔20相连通。若再生切换阀17自常态位置切换到切换位置,则切断中立流路18和节流孔20之间的连通,并且使中立流路18与发电用液压马达M相连通。在节流孔20与中立流路18的再生切换阀17之间连接有先导流路21。先导流路21与用于控制第2主泵MP2的偏转角的调节器22连接。调节器22与先导流路21的先导压力成反比地控制第2主泵MP2的偏转角,控制其每旋转一周所推出的推出量。因而,若操作阀13 16为全行程而中立流路18中不存在流动,先导压力为零,则第2主泵MP2的偏转角为最大,其每旋转一周所推出的推出量为最大。再生切换阀17在其一侧设置有先导室17a,弹簧17b的弹簧力作用于再生切换阀17的与先导室17a相对的一侧。因而,当先导压力没有作用于先导室17a时,再生切换阀17在弹簧17b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保持图示的常态位置,使中立流路18和节流孔20相连通,并且切断中立流路18和发电用液压马达M之间的连通。若先导压力引导到先导室17a,则再生切换阀17抵抗弹簧17b的弹簧力而切换到切换位置,切断中立流路18和节流孔20之间的连通,使中立流路18和发电用液压马达M相连通。再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2.18 JP 2010-0335261.一种混合动力建设机械的控制系统,包括 一对第I、第2主泵,该一对第I、第2主泵的容量能够改变,并利用控制机构来控制该一对第I、第2主泵的排出量; 第I、第2回路系统,该第I回路系统连接于第I主泵,该第2回路系统连接于第2主栗; 发电用液压马达,当被供给上述第I、第2主泵中的至少一个主泵的排出油时,该发电用液压马达旋转; 发电机,其连结于上述发电用液压马达; 蓄电池,其用于蓄存由上述发电机发出的电力; 多个操作阀,其设置于上述第I、第2回路系统; te ; 中立流路,当上述多个操作阀全部处于中立位置时,该中立流路向上述罐引导上述第I、第2主泵的排出油;以及 再生切换阀,其设置于上述第I、第2回路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回路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治彦江川祐弘
申请(专利权)人: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