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开关的顶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5141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开关的顶杆总成,包括顶杆本体,顶杆的中部设有压簧底座,压簧底座上设有压簧,压簧的上部设有绝缘垫块,绝缘垫块的外面设有动触点,动触点设有垫圈,垫圈外设有限位圈,限位圈外顶杆顶部的铆接头是实心墩铆接而成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高可靠性的电磁开关采用实心墩粗铆接结构的顶杆总成,即为提高顶杆总成的铆接强度,提升电磁开关的可靠性,将顶杆铆接端部设计为实心结构,待顶杆总成的各零部件装配后,随生产线采用小型压力机将顶杆端部墩粗铆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故障率,降低制造成本,产品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起动机电磁开关设计与制造
,具体是一种电磁开关的顶杆总成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用偏心减速式起动机电磁开关的顶杆总成大多采用半空心翻铆结构,SP将顶杆一端部设计为半空心结构,采用翻边铆接的工艺方法将顶杆、动触点、压紧弹簧、绝缘垫块、垫圈、限位圈等零部件固紧,如图I所示,该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在顶杆总成铆接加工过程中,顶杆翻铆部分易发生开裂现象,使得顶杆不能将动触点、限位圈、压紧弹簧、绝缘垫块、垫圈等零件铆接固紧,且铆接开裂后的拉杆无法返修处理,造成的废品率高达20%,从而导致电磁开关的成本增加;更主要的是,即使铆接好的顶杆总成,由于其空心翻铆铆接强度偏小,电磁开关动触点在吸合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顶杆翻铆部分易发生松脱或脱落,造成电磁开关动触点提前接通,从而导致起动机铣削发动机飞轮齿圈,故障率较高,因此产品售后的三包赔偿费用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提升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可靠性,增加产品的竞争力,降低产品售后故障及费用,并控制起动机的制造成本,特提出了一种电磁开关的顶杆总成。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开关的顶杆总成,包括顶杆本体,顶杆的中部设有压簧底座,压簧底座上设有压簧,压簧的上部设有绝缘垫块,绝缘垫块的外面设有动触点,动触点外设有垫圈,垫圈外设有限位圈,其特征在于限位圈外顶杆顶部的铆接头是实心墩铆接而成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高可靠性的电磁开关采用实心墩粗铆接结构的顶杆总成,即为提高顶杆总成的铆接强度,提升电磁开关的可靠性,将顶杆铆接端部设计为实心结构,待顶杆总成的各零部件装配后,随生产线采用小型压力机将顶杆端部墩粗铆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故障率,降低制造成本,产品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应用于偏心减速起动机电磁开关,其顶杆总成采用实心墩粗铆接结构后,制造废品率由原来的20%降低为1%,铆接强度由原来的I. 5KN提升为3. 5KN,可靠性提升后的产品在庆铃4H发动机上一次性通过15. 65万次耐久性试验,大大提升了起动机的可靠性。起动机电磁开关顶杆采用实心墩粗的铆接结构替代原半空心翻铆结构。附图说明图I为原电磁开关的顶杆总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杆总成示意图。图中I是顶杆 ,2是压簧底座,3是压簧,4是绝缘垫块,5是动触点,6是垫圈,7是限位圈,8是铆接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专利如图2所示,将顶杆I的一端部设计为实心结构,顶杆I的中部设有压簧底座2,压簧底座2上设有压簧3,压簧3的上部设有绝缘垫块4,绝缘垫块4的外面设有动触点5,动触点5外设有垫圈6,垫圈6外设有限位圈7,限位圈7外顶杆I顶部的铆接头8是实心墩粗铆接而成的。待顶杆总成的各零部件装配后,在小型压力机上墩粗铆接,铆接强度大大增加,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电磁开关的废品率及制造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磁开关的顶杆总成,包括顶杆本体,顶杆的中部设有压簧底座,压簧底座上设有压簧,压簧的上部设有绝缘垫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