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810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其在胎面部T设置中央一侧的主槽(1,1)以及胎肩一侧的主槽(2,2),主槽(1,1)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10),主槽(1,2)之间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20),其中,在中央条状花纹(10)及中间条状花纹(20)上,按照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的方式,形成多根在条状花纹内终止的胎纹槽(11)、(21),从胎面部(T)中央位置到主槽(1)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15%~25%,从胎面部(T)中央位置到主槽(2)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60%~80%,主槽(1)的宽度是设为主槽(2)宽度的70%~90%,主槽(1)及主槽(2)的总面积是设为胎面部(T)中接地区域(A)面积的15%~25%,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比率是设为较胎肩区域(As)的槽面积比率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胎面部设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4根主槽的充气轮胎,更具体而言,是涉及ー种可良好维持滚动阻抗和湿地性能,同时能降低通过音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车辆通过时,安装在该车辆上的充气轮胎会产生噪音,这种噪音一般称为通过音。通过音会由于胎面部槽内的空气被压缩并释放时的抽吸作用而被放大。因此,減少胎面部的槽面积将对降低通过音有效。例如,一种在胎面部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4根主槽的充气轮胎(例如參考专利文献I),只要减少胎面部的槽面积,即可降低通过音。然而,为降低通过音而減少槽面积后,会存在排水性降低,从而湿地性能恶化的问题。此外,在減少槽面积之后,胎面部的橡胶量会随之增加,因此还存在滚动阻抗恶化的问题。因此,很难在良好维持滚动阻抗和湿地性能的同时降低通过音,目前尚难同时满足这些特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6-2247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可良好维持滚动阻抗和湿地性能,同时能降低通过音的充气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上设置位于中央位置两侧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ー对第I主槽、以及位于较该第I主槽更靠近胎肩ー侧位置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ー对第2主槽,ー对第I主槽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第I主槽和第2主槽之间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第2主槽的外侧划分出胎肩条状花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条状花纹及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按照在往中央ー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的方式,形成多根由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内终止的胎纹槽,在所述胎肩条状花纹上,按照与第2主槽不连通的方式,形成多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胎纹槽,从所述胎面部中央位置到第I主槽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所述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15% 25%范围内,从所述胎面部中央位置到第2主槽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所述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60% 80%范围内,第I主槽的宽度是设为第2主槽宽度的70% 90%范围内,第I主槽及第2主槽的总面积是设为所述胎面部接地区域面积的15% 25%范围内,当以所述胎面部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50%位置处为界,将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分成中央区域和胎肩区域时,所述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是设为较所述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小。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人深入研究了在胎面部设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4根主槽的充气轮胎的通过音,结果发现胎面部中,从与路面接触开始到离开地面,变形最大的是中央区域,配置于该中央区域内的槽在抽吸作用下产生较大的通过音,这是产生通过音的主要原因所在,并最終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中,在胎面部上设置中央ー侧的ー对第I主槽以及胎肩ー侧的ー对第2主槽,ー对第I主槽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第I主槽和第2主槽之间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第2主槽的外侧划分出胎肩条状花纹,其中,在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按照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的方式,形成多根由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内终止的胎纹槽,在胎肩条状花纹上,按照与第2主槽不连通的方式,形成多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胎纹槽,并将第I主槽及第2主槽的位置、第I主槽及第2主槽的尺寸关系、以及第I主槽及第2主槽的总面积规定在特定范围内,将胎面部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设为较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小,由此,可有效抑制由配置在中央区域的槽引起的通过音,从而降低轮胎整体的通过音。而且,胎面部整体的槽面积比率可以设为与原来同样,因此,可良好维持滚动阻抗和湿地性能。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将中央区域内所含胎纹槽的总面积设为胎肩区域内所含胎纹槽总面积的20% 60%范围内。这种设定可有效使胎面部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较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小。优选将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设为18% 22%范围内,将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设为25% 35%范围内。由此,可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通过音与滚动阻抗的降低、以及湿地性能的提闻。优选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中央条状花纹半宽的50% 90%范围内,将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中间条状花纹宽度的50% 90%范围内,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的各胎纹槽从终端往始端ー侧3_位置处的槽宽,设为从始端往终端ー侧3_位置处槽宽的50% 70%范围内。由此,可最大限度地抑制胎面部中央区域的槽面积増加,从而提高降低通过音的效果。优选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的间距,设为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间距的至少2倍。由此,可相对增大胎肩区域内所含胎纹槽的面积,并降低滚动阻杭。此外,可利用胎肩区域的胎纹槽来弥补中央区域内槽面积的缺乏,由此确保排水性能,防止湿地性能恶化。进而,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设为25° 40°范围内,同时使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向胎肩ー侧弯曲,将其曲率半径设为IOOmm 140mm范围内,并将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设为30° 50°范围内,同时使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向胎肩ー侧弯曲,将其曲率半径设为130mm 150mm范围内,并且,使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按照具有多个曲率半径的方式弯曲,将其曲率半径设为IOmm IOOmm范围内。如此,通过使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具有特定的倾斜角度和特定的、曲率半径,可最大限度地抑制更靠近中央位置处的槽面积增加,从而提高降低通过音的效果。此外,通过使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具有特定的曲率半径,可有效增加胎肩区域内的槽面积,确保良好的湿地性能,并可减少胎肩区域内的橡胶量,降低滚动阻杭。 本专利技术中,接地区域是指在轮胎内填充轮胎相关规格中规定的最高气压后,按照胎面部接地的方式,将该轮胎垂直放置于平面上,在该状态下使其承受最大载荷能力88%的负重吋,由轮胎轴向接地宽度所规定的接地区域。此外,胎面部的中央位置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接地端是指所述接地区域中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位置。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ー个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展开图。图2是将图I所示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主要部分放大显示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ー个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图2为其主要部分。如图I所示,在胎面部T上形成位于中央位置Ce两侧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ー对主槽1(第I主槽)、以及位于较该主槽I更靠近胎肩ー侧位置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主槽2 (第2主槽),一对主槽I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10,主槽I和主槽2之间分别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20,主槽2的外侧分别划分出胎肩条状花纹30。主槽1、2的槽宽及槽深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槽宽是设为4. Omm 12. Omm范围内,槽深是设为7. Omm 10. Omm范围内。中央条状花纹10中,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形成多根由其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10内终止的胎纹槽11。这些胎纹槽11形成为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胎纹槽11的槽宽变化可以连续性,也可以阶段性。中间条状花纹20中,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形成多根由其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晴隆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