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凿岩机活塞冲程快速调节装置,包括缸体和活塞,活塞安装位于缸体的主腔体内,它还包括行程调节塞、换向阀芯,缸体一侧设有用于安装行程调节塞的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换向阀芯的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证了液压凿岩机在破碎不同岩石时能便捷的改变活塞行程,通过在机器外部设置活塞行程调节装置,通过改变行程调节塞的位置来控制活塞冲击行程,使液压凿岩机在破碎不同种类、特性的岩石及岩孔直径时能够便捷的改变活塞行程,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凿岩机,特别是一种液压凿岩机活塞冲程快速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国外液压凿岩机的制造技术已相当成熟,如瑞典的Atlas-Copco公司、Sandvik公司、芬兰Tamrock公司等都是一直致力于液压凿岩机技术研发与推广,其技术水平代表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在我国液压凿岩机的发展起步较晚,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一些机型或技术,如南京工程机械厂、沈阳风动工具厂、天水风动工具厂先后与瑞典的Atlas-Copco公司合作,生产液压凿岩机及其配套钻车。宣化采掘机械厂、沈阳有色冶金设备总厂、莲花山冶金机械厂先后与法国Secoma公司合作,生产液压凿岩机及其配套钻车。由于当时受国内原材料、工艺、设备及技术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产品制造出来以后,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更突出的问题是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采矿业及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液压凿岩机使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液压凿岩机活塞行程调节装置结构多是内置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在工作室调节时不方便,很难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液压凿岩机活塞冲程快速调节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液压凿岩机活塞冲程快速调节装置,包括缸体和活塞,活塞安装位于缸体的主腔体内,它还包括行程调节塞、换向阀芯,缸体一侧设有用于安装行程调节塞的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换向阀芯的腔体,活塞轴向外侧与主腔体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注油槽A、注油槽B、注油槽C,换向阀芯轴向外侧与腔体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回油腔、进油腔、第二回油腔,换向阀芯外侧壁上进油腔两侧与第一回油腔、第二回油腔之间设有左油腔和右油腔,换向阀芯左端与腔体之间设有左注油腔,其右端与腔体之间设有右注油腔,安装孔与主腔体左侧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一号反馈油孔、二号反馈油孔、三号反馈油孔,左注油腔通过缸体内一号油路与一号反馈油孔连通,右注油腔通过二号油路注油槽C连通,进油腔通过三号油路与注油槽A连通,第二回油腔通过四号油路与注油槽B连通,所述第一回油腔通过五号油路与第二回油腔连通,注油腔与注油油路连通,第二回油腔与回油油路连通。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行程调节塞径向外侧设有三组油槽,分别是将一号反馈油孔、二号反馈油孔及三号反馈油孔连通的一号油槽,将二号反馈油孔与三号反馈油孔连通的二号油槽,与三号反馈油孔连通的三号油槽。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行程调节塞为螺杆,二组油槽分别径向设置于螺杆未带螺纹的的杆部,螺杆带螺纹末端穿过安装孔与安装孔外调节螺帽连接。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保证了液压凿岩机在破碎不同岩石时能便捷的改变活塞行程,通过在机器外部设置活塞行程调节装置,通过改变行程调节塞的位置来控制活塞冲击行程,使液压凿岩机在破碎不同种类、特性的岩石及岩孔直径时能够便捷的改变活塞行程,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液压凿岩机活塞冲程快速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通过行程调节塞将一号反馈油孔、二号反馈油孔及三号反馈油孔连通的示意图。图4是通过行程调节塞将二号反馈油孔及三号反馈油孔连通的示意图。图5是通过行程调节塞将一号反馈油孔、二号反馈油孔及三号反馈油孔完全封闭的示意图。图6是行程调节塞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参照图I 6。液压凿岩机活塞冲程快速调节装置,包括缸体I和活塞4,活塞4安装位于缸体I的主腔体Ib内,它还包括行程调节塞2、换向阀芯5,缸体I 一侧设有用于安装行程调节塞2的安装孔Ia以及用于安装换向阀芯5的腔体lc,活塞4轴向外侧与主腔体Ib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注油槽A41、注油槽B42、注油槽C43,换向阀芯5轴向外侧与腔体Ic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回油腔52、进油腔54、第二回油腔56,换向阀芯5外侧壁上进油腔54两侧与第一回油腔52、第二回油腔56之间设有左油腔53和右油腔55,换向阀芯5左端与腔体Ic之间设有左注油腔51,其右端与腔体Ic之间设有右注油腔57,安装孔Ia与主腔体Ib左侧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一号反馈油孔10、二号反馈油孔11、三号反馈油孔12,左注油腔51通过缸体I内一号油路13与一号反馈油孔10连通,右注油腔57通过二号油路18注油槽C 43连通,进油腔54通过三号油路14与注油槽A 41连通,第二回油腔56通过四号油路19与注油槽B 42连通,所述第一回油腔52通过五号油路15与第二回油腔56连通,注油腔54与注油油路16连通,第二回油腔56与回油油路17连通。所述行程调节塞2径向外侧沿轴向铣有三组长度不等的油槽,三组油槽沿圆周互差120度,所述三组油槽分别是将一号反馈油孔10、二号反馈油孔11、三号反馈油孔12连通的一号油槽21,将二号反馈油孔11与三号反馈油孔12连通的二号油槽22,与三号反馈油孔12连通的三号油槽23。所述行程调节塞2为螺杆,二组油槽分别径向设置于螺杆2未带螺纹的的杆部,螺杆2带螺纹末端穿过安装孔Ia与安装孔Ia外调节螺帽3连接。实施例2 :参照图I 6。液压凿岩机活塞冲程快速调节装置工作原理当行程调节塞调整至一号油槽21且分别将一号反馈油孔10、二号反馈油孔11、三号反馈油孔12相互连通时,一号反馈油孔10通过一号油路13与换向阀芯5的左端面相通,一旦活塞4回程,左凸肩越过一号反馈油孔10,活塞4前腔高压油就作用于换向阀芯5的左端面,换向阀芯5在左端面高压油的作用下,迅速由左位移到右位,使活塞4进行换向。由于一号反馈油孔10是三个反馈油孔最左端的一个,所以这种情况下活塞4运动的行程最短,输出冲击能最小而频率最闻。当行程调节塞调整至二号油槽22且分别将二号反馈油孔11、三号反馈油孔12相互连通时,一号反馈油孔10被封闭,活塞4行程越过一号反馈油孔10并不能将系统的高压油引到换向阀芯5的左端面,因而不会引起换向阀芯5换向,只有当活塞4越过二号反馈油孔11时,换向阀芯5左端面才与高压油相通,使换向阀芯5换向,动作同前。此时活塞4行程较前者为长,因此冲击能较高而频率则较低。当行程调节塞调整至三号油槽23且分别封闭一号反馈油孔10、二号反馈油孔11时,一号反馈油孔10、二号反馈油孔11都被封闭,只有当活塞4回程越过三号反馈油孔12时才能引起换向阀芯5换向。在这种情况下,活塞4行程最长,冲击能最大,冲击频率最低。调节行程时,只需将螺帽3拧松,转动行程调节塞2,然后将螺帽3拧紧,即可完成 行程调节塞2上三组油槽之间的调整切换。需要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作了比较详细,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质精神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凿岩机活塞冲程快速调节装置,包括缸体和活塞,活塞安装位于缸体的主腔体内,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行程调节塞、换向阀芯,缸体一侧设有用于安装行程调节塞的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换向阀芯的腔体,活塞轴向外侧与主腔体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注油槽A、注油槽B、注油槽C,换向阀芯轴向外侧与腔体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回油腔、进油腔、第二回油腔,换向阀芯外侧壁上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国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志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