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4930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19:04
一种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包括上冲模(1)、下冲模(3)以及定位杆(4),其特征是上冲模(1)主要由连接段(101)和上冲头(102)组成,上冲头(102)的下部设有与主管形状相配的圆弧面结构,下冲模(3)主要由冲头(301)及油压千斤顶(303)组成,定位杆(4)的一端与连接段(101)相连,定位杆(4)的另一端穿过主管上的定位孔(2)与下冲模(3)的冲头(301)上的下冲头定位孔(302)相对并在工作时插入该下冲头定位孔(302)中,冲头(301)安装在油压千斤顶(30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开管体定位孔,增加上冲模定位孔、冲头定位孔及定位杆等辅助方式来提高定位时的精确度、大大缩短了冲孔时的定位时间,明显的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管拔孔时使用的快速、精确定位模具,尤其是一种大口径成型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提高拔孔的位置精度和减少加热次数对管材性能影响的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支管定位拔孔技术,多数采用划线定位的方式,每个支管由冲模经过压制而成,传统模具成型时易产生较大位置的偏差、冲孔时定位时间较长,有时还需重新进行加热,影响加工效率和质量,如图I所示,因此,设计一种新的能提高效率、精确度的模具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主管拔孔时效率较低且不精确的问题,设计一种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包括上冲模I、下冲模3以及定位杆4,其特征是上冲模I主要由连接段101和上冲头102组成,上冲头102的下部设有与主管形状相配的圆弧面结构,下冲模3主要由冲头301及油压千斤顶303组成,定位杆4的一端与连接段 101相连,定位杆4的另一端穿过主管上的定位孔2与下冲模3的冲头301上的下冲头定位孔302相对并在工作时插入该下冲头定位孔302中,冲头301安装在油压千斤顶303上。所述上冲模I的连接段101和上冲头102通过上焊接短板103和下焊接短板104 及连接螺栓实现两者的连接,上焊接短板103和下焊接短板104的中心设有供定位杆4通过的中心孔;定位杆4定位时与连接段101的中心孔、上冲头102的中心孔、管体上的定位孔2、下冲头定位孔30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是所述的定位杆4的长度H大于等于上冲头102的中心孔高度Hi、管体定位孔2高度H 2、下冲头定位孔302高度H 3之和,即H > H +H+H 3。所述的主管直径Φ D为30(Γ1200毫米,主管壁厚T为1(Γ 00毫米,支管直径Φ d 为25 500毫米,支管壁厚t为3 50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增开管体定位孔,增加上冲模定位孔、冲头定位孔及定位杆等辅助方式来提高定位时的精确度、大大缩短了冲孔时的定位时间,明显的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定位方便快速精度高。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成型模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包括上冲模I、下冲模3以及定位杆4,本技术可在主管直径Φ 为300 1200毫米,壁厚T为1(Γ100毫米上加工直径Φ d为25 500 毫米、壁厚t为3 50毫米的支管,其中的上冲模I主要由连接段101和上冲头102组成,上冲头102的下部设有与主管形状相配的圆弧面结构,下冲模3主要由冲头301及油压千斤顶303组成,定位杆4的一端与连接段101相连,定位杆4的另一端穿过主管上的定位孔2 与下冲模3的冲头301上的下冲头定位孔302相对并在工作时插入该下冲头定位孔302中, 冲头301安装在油压千斤顶303上,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时,上冲模I的连接段101和上冲头102可通过上焊接短板103和下焊接短板104及连接螺栓实现两者的连接,上焊接短板103和下焊接短板104的中心设有供定位杆4通过的中心孔;定位杆4定位时与连接段 101的中心孔、上冲头102的中心孔、管体上的定位孔2、下冲头定位孔30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定位精度,定位杆4的长度H大于等于上冲头102的中心孔高度 H i、管体定位孔2高度H 2、下冲头定位孔302高度H 3之和,即H彡H 1 +H 3 + H s。主管5上所开的定位孔的大小应与定位杆4相匹配,将定位杆置于定位孔中,确定上冲头及下冲头工作位置并进行标记后,即可进行局部加热至适宜温度,将上冲模放置到管体5上,插入定位杆4,穿过上冲模定位孔、管体定位孔,将下冲头定位孔302套在定位杆 4上,利用油压千斤顶303进行冲孔,如图3所示。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包括上冲模(I)、下冲模(3)以及定位杆(4),其特征是上冲模(I)主要由连接段(101)和上冲头(102 )组成,上冲头(102 )的下部设有与主管形状相配的圆弧面结构,下冲模(3)主要由冲头(301)及油压千斤顶(303)组成,定位杆(4)的一端与连接段(101)相连,定位杆(4)的另一端穿过主管上的定位孔(2)与下冲模(3) 的冲头(301)上的下冲头定位孔(302)相对并在工作时插入该下冲头定位孔(302)中,冲头(301)安装在油压千斤顶(303)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冲模(I)的连接段(101)和上冲头(102)通过上焊接短板(103)和下焊接短板(104)及连接螺栓实现两者的连接,上焊接短板(103)和下焊接短板(104)的中心设有供定位杆(4)通过的中心孔; 定位杆(4)定位时与连接段(101)的中心孔、上冲头(102)的中心孔、管体上的定位孔(2)、 下冲头定位孔(30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杆(4)的长度H大于等于上冲头(102)的中心孔高度Hi、管体定位孔(2)高度H 2、下冲头定位孔(302)高度H s 之和,即 H > H 麗 +H2 + H3o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管直径 Φ D为300 1200毫米,主管壁厚T为1(Γ100毫米,支管直径Φ d为25 500毫米,支管壁厚 t为3 50晕米。专利摘要一种成型快速精确的支管定位模具,包括上冲模(1)、下冲模(3)以及定位杆(4),其特征是上冲模(1)主要由连接段(101)和上冲头(102)组成,上冲头(102)的下部设有与主管形状相配的圆弧面结构,下冲模(3)主要由冲头(301)及油压千斤顶(303)组成,定位杆(4)的一端与连接段(101)相连,定位杆(4)的另一端穿过主管上的定位孔(2)与下冲模(3)的冲头(301)上的下冲头定位孔(302)相对并在工作时插入该下冲头定位孔(302)中,冲头(301)安装在油压千斤顶(303)上。本技术通过增开管体定位孔,增加上冲模定位孔、冲头定位孔及定位杆等辅助方式来提高定位时的精确度、大大缩短了冲孔时的定位时间,明显的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文档编号B21D28/34GK202343702SQ20112051521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向田法, 王槐春 申请人:江苏新恒基重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田法王槐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恒基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