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711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在上模座上设有上压柱和冲刀,在下模座上设有冲压模板、下导柱和内定位柱,下导柱与上压柱位置对应,产品放置于冲压模板上,内定位柱穿过冲压模板,对产品进行内定位;下导柱和内定位柱浮动设置于下模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其结构简单,定位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实现曲面折弯,冲压质量好。

Floating internal positioning punch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ating position stamp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seat, the upper di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column and die cutter, a stamping template, under the guide column and column location on the die holder, under the guide column and column pressure 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product placement in stamping on the template, in the positioning column through a punching template, positioning of the products; under the guide column and a positioning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floating die se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good positioning effect, and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curved surface be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在对产品进行冲压前,需要对产品的位置进行定位。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曲面折弯的产品,传统模具采用的是内定位柱进行定位,然而,为了避免曲面成型时造成干涉,对内定位柱的高度有一定限制。但是若内定为柱高度过低,其定位效果差,故一种可以有效实现曲面折弯,且定位效果良好的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亟待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其结构简单,定位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实现曲面折弯,冲压质量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在上模座上设有上压柱和冲刀,在下模座上设有冲压模板、下导柱和内定位柱,下导柱与上压柱位置对应,产品放置于冲压模板上,内定位柱穿过冲压模板,对产品进行内定位;下导柱和内定位柱浮动设置于下模座上。本技术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定位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实现曲面折弯,冲压质量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下导柱与内定位柱设置于连接板上。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作为优选的方案,下导柱和内定位柱分别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作为优选的方案,在下模座上设有凹槽,连接板设置于该凹槽内。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合理。作为优选的方案,连接板通过弹性件与下模座固定连接。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保证两者浮动连接。作为优选的方案,弹性件为弹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弹性效果好,成本低。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冲压模板表面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对产品进行外定位。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定位效果更好。作为优选的方案,上压柱的直径大于下导柱的直径。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上压柱与下导柱接触更平稳。作为优选的方案,在上压柱上设有连接槽,在下导柱上设有与连接槽相匹配的凸起。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保证上压柱和下导柱连接更紧固。作为优选的方案,连接槽的槽壁上设有多个阶梯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保证上压柱和下导柱连接更紧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模座、2下模座、3上压柱、4冲刀、5冲压模板、6下导柱、7内定位柱、8产品、9连接板、10紧固件、11凹槽、12弹性件、13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在上模座1上设有上压柱3和冲刀4,在下模座上设有冲压模板5、下导柱6和内定位柱7,下导柱与上压柱3位置对应,产品8放置于冲压模板5上,内定位柱穿过冲压模板5,对产品8进行内定位;下导柱6和内定位柱7浮动设置于下模座2上。下导柱6与内定位柱7设置于连接板9上,下导柱6和内定位柱7分别通过紧固件10与连接板9固定连接,紧固件10为螺丝。在下模座2上设有凹槽11,连接板9设置于该凹槽11内。连接板9通过弹性件12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弹性件12为弹簧。当模具由开合状态向闭模状态运动时,上压柱3随上模座1向下运动,触碰到下导杆,下导杆和内定位柱7安装在下模座2的凹槽11内,通过紧固件10和连接板9锁成一整体,带动内定位柱7向下运动,当内定位柱7完全从产品8中脱离时,冲刀4压紧产品8并开始成型,最终产品8成型完成。当模具由闭合状态向开合状态运动时,冲刀4脱离产品8表面,上压柱3脱离内定位柱7表面,内定位柱7由于受到弹性件12的作用,恢复至初始状态开始定位。当模具开合时,内定位柱7对产品8进行精确定位,在成型过程中,内定位柱7缩入下模座2内部,避开成型过程中的干涉部分,使之既满足了强度要求又满足了定位要求。本技术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定位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实现曲面折弯,冲压质量好。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冲压模板5表面设有定位槽13,定位槽用于对产品8进行外定位。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方案,采用内定位和外定位的双重定位下,定位效果更好。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压柱3的直径大于下导柱6的直径。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上压柱3与下导柱6接触更平稳。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上压柱3上设有连接槽(图纸未示出),在下导柱6上设有与连接槽相匹配的凸起。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保证上压柱3和下导柱6连接更紧固。进一步,连接槽的槽壁上设有多个阶梯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保证上压柱3和下导柱6连接更紧固。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

【技术保护点】
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上压柱和冲刀,在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冲压模板、下导柱和内定位柱,所述下导柱与所述上压柱位置对应,产品放置于所述冲压模板上,所述内定位柱穿过所述冲压模板,对产品进行内定位;所述下导柱和所述内定位柱浮动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上压柱和冲刀,在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冲压模板、下导柱和内定位柱,所述下导柱与所述上压柱位置对应,产品放置于所述冲压模板上,所述内定位柱穿过所述冲压模板,对产品进行内定位;所述下导柱和所述内定位柱浮动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柱与所述内定位柱设置于连接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柱和所述内定位柱分别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内定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板设置于该凹槽内。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决占先辉
申请(专利权)人: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