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形三通管的成形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4249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6:17
一种裤形三通管的成形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下料、利用铣床在主管和支管上加工出相贯线以及坡口加工及最终的焊接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采用传统展开放样法存在的效率低、斜口展开尺寸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且焊缝误差大,焊接时浪费大的不足,提高斜口相贯面加工效率,减小相贯面加工尺寸误差,从而提高产品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裤形三通管的加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数控机床和焊接实现裤形三通管快速成形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核电站给水环管组件,化工设备中裤形三通管的使用量很大,对尺寸要求也较高。现有的制作方法大多采用对斜口作展开放样,这种加工方法无论是按投影作图,还是用计算法计算,均存在效率低、斜口展开尺寸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而且焊缝误差更大, 焊接时浪费大,因此,设计一种新的能提高斜口相贯面加工效率,减小相贯面加工尺寸误差,从而提高产品成品率的加工方法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工厂在制作裤形三通时多采用对斜口作展开放样,存在效率低、斜口展开尺寸误差大、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新的能提高斜口相贯面加工效率, 减小相贯面加工尺寸误差,从而提高产品成品率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下料,选择尺寸符合图纸要求的一根主管和两根支管并切断;主管加工,将主管坯料装夹在夹具上,然后将夹具固定在数控铣床上,利用数据铣床的编程功能,调整铣刀的加工路径以使铣刀在主管上加工出的表面轨迹与主管与支管的相贯线相匹配,启动铣床,在主管上加工出两根相贯线;支管加工,参照主管加工方法,将支管坯料安装在与主管加工时同样的夹具上,利用铣床的编程功能,调整铣刀的加工路径,在一根支管上铣削加工出与主管及相邻支管的相贯线,在一根支管加工结束后,再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另一根支管上加工出相应的满足要求的相贯线;坡口加工,将上述铣削好的主管和支管利用砂轮打磨或坡口机在相贯线上加工出满足焊接要求的坡口;焊接加工,将经过坡口加工的两根支管分别或同时与主管焊接相连,即完成裤形三通管的成形加工,送入后续工艺作进一步的加工。所述的柔索为锚链或钢带。所述的夹具可由三个相邻的垂直面板和至少一根柔索组成的夹具上,主管或支管的一端与夹具的底面板相接触,圆周面分别与另外两个既相互垂直又同时垂直于底面板的侧板相接触,利用柔索将主管的圆周面压紧在两个侧面板,实现定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创造性地利用数控机床强大的编程功能一次性完成裤形三通管主管和支管相贯面的加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相贯面加工普通采用展开放样方法的技术偏见,是一3种传统铣削加工在管道加工领域的跨领域的大胆的创新性应用,能够有效避免采用传统展开放样法存在的效率低、斜口展开尺寸误差大、精度低、焊缝误差大、焊接时浪费大的问题, 从根本上提高了斜口相贯面的加工效率,减小了相贯面加工尺寸误差,有利于提高产品成品率。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对其它类似的必须借助手工作用加工有启迪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装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裤形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裤形三通管的主管坯料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坯料加工后的主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裤形三通管的支管的坯料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支管坯料加工后的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用于装夹主管和支管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它包括以下步骤下料,选择尺寸符合图纸要求的一根主管和两根支管并切断,如图2、4所示,图4所示的支管需两根且为一头大一头小的锥管结构;主管加工,将主管坯料装夹在夹具上,夹具可自行设计,也可采用图6所示的由三个相邻的垂直面板和二根(至少一根)柔索组成的夹具上,使主管的一端与夹具的底面板相接触,圆周面分别与另外两个既相互垂直又同时垂直于底面板的侧板相接触,利用柔索将主管的圆周面压紧在两个侧面板,实现定位,然后将夹具固定在数控铣床上,利用数据铣床的编程功能,调整铣刀的加工路径以使铣刀在主管上加工出的表面轨迹与主管与支管的相贯线相匹配,启动铣床,在主管上加工出两根相贯线,得到如图3所示的主管5;图6的夹具由底面板I、两个侧面板2和两根柔索3 (可采用锚链或带孔钢带)组成,底面板I和两个侧面板2相互垂直形成一个用于使主管或支管周向定位的直角边,两个侧面板2上均加工有用于穿装柔索3并收紧的穿孔4,柔索3可通过穿过链节孔的直插杆或斜插杆收紧并定位在侧面板2上;其中的柔索3还可用气缸、液压缸或磁铁等代替以实现自动控制夹紧。支管加工,参照主管加工方法,将支管坯料安装在与主管5加工同样的夹具上,利用铣床的编程功能,调整铣刀的加工路径,在一根支管上铣削加工出与主管及相邻支管的相贯线,即得到如图4所示的支管6,当左右支管对管时可在一根支管加工结束后,再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另一根支管上加工出相应的满足要求的相贯线;如果不对称,则可通过编程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相贯线轨迹再按照设计的轨迹在另一根支管上加工出满足要求的相贯线.坡口加工,将上述铣削好的主管和支管利用砂轮打磨或坡口机在相贯线上加工出满足焊接要求的坡口;焊接加工,将经过坡口加工的两根支管分别或同时与主管焊接相连,即完成裤形三通管的成形加工,如图I所示,送入后续工艺作进一步的加工,如密封性检测、与管道的连接坐坐寸寸o本专利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釆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下料,选择尺寸符合图纸要求的一根主管和两根支管并切断;主管加工,将主管坯料装夹在夹具上,然后将夹具固定在数控铣床上,利用数据铣床的编程功能,调整铣刀的加工路径以使铣刀在主管上加工出的表面轨迹与主管与支管的相贯线相匹配,启动铣床,在主管上加工出两根相贯线;支管加工,参照主管加工方法,将支管坯料安装在与主管加工同样的夹具上,利用铣床的编程功能,调整铣刀的加工路径,在一根支管上铣削加工出与主管及相邻支管的相贯线, 再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另一根支管上加工出相应的相贯线;坡口加工,将上述铣削好的主管和支管利用砂轮打磨或坡口机在相贯线上加工出满足焊接要求的坡口;焊接加工,将经过坡口加工的两根支管分别或同时与主管焊接相连,即完成裤形三通管的成形加工,送入后续工艺作进一步的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柔索为锚链或钢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夹具由三个相邻的垂直面板和至少一根柔索组成的夹具上,主管或支管的一端与夹具的底面板相接触,圆周面分别与另外两个既相互垂直又同时垂直于底面板的侧板相接触,利用柔索将主管的圆周面压紧在两个侧面板,实现定位。全文摘要一种,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下料、利用铣床在主管和支管上加工出相贯线以及坡口加工及最终的焊接成形。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采用传统展开放样法存在的效率低、斜口展开尺寸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且焊缝误差大,焊接时浪费大的不足,提高斜口相贯面加工效率,减小相贯面加工尺寸误差,从而提高产品成品率。文档编号B23Q3/06GK102528396SQ20121002059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向田法, 王槐春 申请人:江苏新恒基重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田法王槐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恒基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