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加工用油压千斤顶快速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4249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6:17
一种顶管加工用油压千斤顶快速移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小车导轨(1)、移动小车(2)和底板(4),所述的移动小车(2)安装在小车导轨(1)上并能沿小车导轨(1)移动,移动小车(2)上安装有使油压千斤顶(3)定位的定位柱(5)和使油压千斤顶(3)向上移动以便落在预先放置在管道内需顶管位置下方的与管道内壁相配的圆弧形底板(4)上的连杆机构(6)。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石油、天然气等输送管道支管的制造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管加工用工装,尤其是一种能提高作业质量、节省作业时间使油压千斤顶跟拔管冲头能快速移动,方便快速更换冲头及快速冲头定位的工装,具体地说是一种顶管加工用油压千斤顶快速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目前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及核电站等领域,且越来越向大口径及高压力输送等方面发展,但管道支管的制造效率相对较低,冲头无法快速进到管道中并快速定位,使得管道开支管部位热量损失较多,作业质量不尽理想,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开发出一种能快速提高作业效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管道支管拔管加工时冲头定位难度大,导致加热部位热量损失大,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设计一种顶管加工用油压千斤顶快速移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管加工用油压千斤顶快速移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小车导轨1、移动小车2和底板4,所述的移动小车2安装在小车导轨1上并能沿小车导轨1移动,移动小车2上安装有使油压千斤顶3定位的定位柱5和使油压千斤顶3向上移动以便落在预先放置在管道内需顶管位置下方的与管道内壁相配的圆弧形底板4上的连杆机构6。所述的连杆机构6包括驱动杆603,所述的驱动杆603安装在枢轴601上,枢轴601 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在移动小车2上,驱动杆603的一端设有插孔,它的另一端与上下滑动杆605相连,上下滑动杆605的两端位于移动小车上的导向槽中,上下滑动杆605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第一连杆606的一端相连,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杆606均安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固定在移动小车2上,第一连杆60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07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杆607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第二连杆607的另一端与油村千斤顶的底部相对或相抵。所述的驱动杆603套装在枢轴601上并通过定位螺钉604锁定在枢轴601上。所述的第一连杆606套装在上下滑动杆605的端部并通过锁定螺钉602锁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提高制造管道支管的质量与效率,节省作业时间, 减少作业中的利益损失,使利益最大化的工装。带轨道的小车可通过可移动轨道置于不同的地方进行作业,同时小车的移动可将需要的东西送至人达不到地方,小车上带有连杆机构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接触,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且不占用太大的空间,用途较广。底板下表面是与管道贴合的圆弧面,上表面是平面,放置时上表面水平,且底板高度高于小车未用连杆机构放置油压千斤顶时的高度,作业时油压千斤顶置于底板上,可避免小车承受压力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小车轨道一端放进管道的里面,另一端放在管道外的支撑上,轨道与水平线平行,可通过轨道来实现小车的拉进拉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移动小车上设置四根定位柱,将油压千斤顶放置于小车上的四根柱子之间,可防止千斤顶的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冲头放置在油压千斤顶上,小车的拉进拉出实现了快速移动油压千斤顶的目的,进而实现了快速移动冲头的目的,更方便于能快速解决更换冲头及冲头定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在作业前查先放置于管道内需要开支管的位置下面,小车进去后可通过连杆机构将千斤顶放置于底板上,这样小车可以不受任何压力,以免损坏。本专利技术具有施工方法快捷、简单、方便,节省了作业的时间、对刚加热结束的管道可进行第一时间的冲压,进而保证了作业时的管道需要开主管部位的温度,减少了作业时的热量流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杆机构的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板的端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顶管加工用油压千斤顶快速移动装置,它包括小车导轨1、移动小车2和底板 4 (图4),所述的移动小车2安装在小车导轨1上并能沿小车导轨1移动,移动小车2上安装有使油压千斤顶3定位的定位柱5和使油压千斤顶3向上移动以便落在预先放置在管道内需顶管位置下方的与管道内壁相配的圆弧形底板4上的连杆机构6,如图1、2、5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的连杆机构6可采用图1、2所示的结构,其原理图见图3,本实施例的连杆机械6包括驱动杆603,所述的驱动杆603安装在枢轴601上,枢轴601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在移动小车2上,驱动杆603的一端设有插孔,它的另一端与上下滑动杆605相连,上下滑动杆605的两端位于移动小车上的导向槽中,上下滑动杆605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第一连杆 606的一端相连,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杆606均安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固定在移动小车2上, 第一连杆60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07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杆607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第二连杆607的另一端与油村千斤顶的底部相对或相抵。所述的驱动杆603套装在枢轴601 上并通过定位螺钉604锁定在枢轴601上。所述的第一连杆606套装在上下滑动杆605的端部并通过锁定螺钉602锁定。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作业时管道放置于平台上,待管道加热完成后,将底板4放进管道内指定开支管的位置下边,小车轨道1 (如图5) —端放进管道内,小车轨道另一端置于管道外面的支撑上,注意使小车轨道保持水平,将油压千斤顶放在小车的四根定位柱5之间,冲头放在千斤顶上,应用小车上的连杆机构将千斤顶顶起(用一根杆子伸进驱动杆603里面向下压,另一端抬起带动上下滑动杆605滑导向槽向上抬,上下滑动杆605又带动用螺钉602固定在上下滑动杆605端部的第一连杆606下压,第一连杆606将第二连杆607往下压,从而使第二连杆607的另一端上抬将千斤顶顶起),将油压千斤顶移动到管道内底板正上方,应用连杆机构将千斤顶放下置于底板上(原理与将千斤顶顶起相同),底板上表面是比小车没顶起油压千斤顶时千斤顶放置在小车上的下表面略高,这样冲孔时小车不参与作业,不用承受冲孔时的压力。拉出千斤顶时,先将千斤顶顶起,使之不与底板接触再拉出,拉出后可更换冲头。 通过此工装可使油压千斤顶通过小车的拉进拉出快速移动作业。 本专利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顶管加工用油压千斤顶快速移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小车导轨(1)、移动小车(2)和底板(4),所述的移动小车(2)安装在小车导轨(1)上并能沿小车导轨(1)移动,移动小车(2)上安装有使油压千斤顶(3)定位的定位柱(5)和使油压千斤顶(3)向上移动以便落在预先放置在管道内需顶管位置下方的与管道内壁相配的圆弧形底板(4)上的连杆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移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杆机构(6)包括驱动杆 (603),所述的驱动杆(603)安装在枢轴(601)上,枢轴(601)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在移动小车(2)上,驱动杆(603)的一端设有插孔,它的另一端与上下滑动杆(605)相连,上下滑动杆(605)的两端位于移动小车上的导向槽中,上下滑动杆(605)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第一连杆(606)的一端相连,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杆(606)均安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固定在移动小车 (2)上,第一连杆(60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07)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杆(607)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第二连杆(607)的另一端与油村千斤顶的底部相对或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移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杆(603)套装在枢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田法王槐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恒基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