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造加热炉,包括炉体、加热机构,余热利用机构以及进料机构,炉体包括炉膛,加热机构对炉膛内加热,余热利用机构对炉膛内燃烧后的废气导向以利用余热,进料机构包括夹送机构与推料机构,夹送机构自动连续地将物料夹持至炉膛入口处,推送机构自动地将物料推入炉膛。本锻造加热炉的进料机构采用夹送机构配合推送机构送入物料,夹送机构可连续不断地往返夹持物料至推送位置,推送机构相应地推送物料至炉膛,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人力劳动量,极大地提高了锻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锻造加热炉。
技术介绍
锻造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常见工艺,为了达到某种特性,工件需要经过高温锻造后以获得该种性能。锻造加热炉是锻造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设备。现有的锻造加热炉(又名红冲炉)自动化程度不高,加热过程中,通过手工将一物料置入炉膛入口处,推送机构将物料推入炉膛,带该物料经过加热从炉膛退出后,再手工将另一物料置入炉膛入口处,然后通过推送机构将物料推入炉膛,此种通过手工一件一件将物料置入炉膛口的方法,对工人的劳动量大,且影响锻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轻人工劳动量、提高锻造效率的锻造加热炉。一种锻造加热炉,包括炉体、加热机构,余热利用机构以及进料机构,炉体包括炉膛,加热机构对炉膛内加热,余热利用机构对炉膛内燃烧后的废气导向以利用余热,进料机构包括夹送机构与推料机构,夹送机构自动连续地将物料夹持至炉膛入口处,推送机构自动地将物料推入炉膛。其中,所述夹送机构包括承载架、传动装置、感应装置以及抓取装置,承载架承载传动装置与感应装置,传动装置带动抓取装置以及感应装置部件移动,感应装置感应并对抓取装置的移动定位。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带,驱动件、滑轨以及滑动板,传动带与滑轨设置在承载架上,滑动板设置在滑轨上,传动带通过驱动件驱动其运动,传动带固接滑块并带动滑动板沿滑轨运动。其中,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架、感应器以及触发件,感应架设置在承载架上,感应架上设置有若干所述感应器,触发件连接在滑动板上,触发件通过滑动板的滑动带动其运动,当触发件移动至对应的感应器的位置时,触发件被感应器触发。其中,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第一气缸连接在滑动板上,第一气缸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连接有所述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两侧相对地伸出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固接有夹持板。其中,所述炉体包括预热炉体段、加热炉体段,以及贯通预热炉体段与加热炉体段的所述炉膛,预热炉体段开设有导热孔连通炉膛以导出燃烧后的废气,加热炉体段开设有安装孔安装火嘴。其中,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间隔体与导热箱,间隔体设置在炉体的预热炉体段上,间隔体上开设有导热通道与所述预热炉体段的导热孔连通,导热箱一端承载在间隔体上,另一端延伸至炉体的加热炉体段的一端,导热箱开设有导通孔与导热通道对应连通,该导热箱内设置有助燃气导管。其中,所述炉膛内设置有导料板,导料板上开设有导料槽,导料槽包括“V”型、弧型、或多边形。其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燃气机构与助燃机构,燃气机构包括燃气导管,助燃机构包括助燃气导管,燃气机构提供的燃气穿过燃气导管与助燃机构提供的助燃气穿过助燃气导管后混合,使燃气与助燃气配合燃烧以对炉膛内加热。 其中,所述燃气导管上连接有燃气支管,所述助燃气导管上连接有助燃气支管,燃气支管与助燃气支管之间连接有比例调节管,通过调节比例调节管来调节助燃气流量与燃气流量的比例。本专利技术连续锻造加热炉的进料机构采用夹送机构配合推送机构送入物料,夹送机构可连续不断地往返夹持物料至推送位置,推送机构相应地推送物料至炉膛,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人力劳动量,极大地提高了锻造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锻造加热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加热炉的导热箱与炉体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的加热炉的炉体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I所示的加热炉的导热箱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I所示的加热炉的尾端且炉膛未封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I所示的加热炉的尾端且炉膛封闭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I所示的加热炉的下料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锻造加热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锻造加热炉100包括炉体10、加热机构20、余热利用机构30以及进料机构40。加热机构20对炉体10内的物件加热,余热利用机构30对燃烧后的废气导向以充分利用余热,进料机构40自动连续将物件推入炉体10内。结合参阅图2及图3,所述炉体10包括预热炉体段11、加热炉体段12,以及贯通预热炉体段11与加热炉体段12的炉膛13。预热炉体段11位于炉体10的进料端,用于对送入的物料进行预热。预热炉体段11的顶部开设有导热孔111。导热孔111连通炉膛13,用于导出炉膛13内的余热。加热炉体段12用于对物料进行火烤加热。加热炉体段1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121,安装孔121连通炉膛13,用于安装加热机构20的部件。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21为多个,呈两排排列并且两两相对地开设在加热炉体段12的顶部两侧。炉膛13大致呈矩形空腔。炉膛13的顶部呈拱形结构,砌在炉膛13顶部的砖呈扇形排列,较之传统炉膛13顶部的平砌结构,砌成该拱形结构的耐温砖不易因为持久高温,而松脱掉入炉膛13内。炉膛13的底部设置有导料板14。导料板14为耐高温高硬度材料制成。导料板14上开设有导料槽141,用以放置物料并可供物料沿导料槽141滑动。导料板14在炉膛13入料口处的一端伸出而形成一入料段142。本实施例中,导料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呈“V”型的导料槽141,下表面开设两个呈“V”型的导料槽。导料板14的导料槽141可根据需要的数量开设。对于在导料板14下表面开设导料槽,用以根据导料槽数需要来安装导料板14至炉膛13内,如只需两个导料槽141送料,则可将只有两个导料槽141的一面安装朝上即可。导料槽141不局限于“V”型,还可以是矩形,弧形槽等。为了便于导料板14置入炉膛13内,导料板14可为若干段在炉膛13内连接即可。请参阅图5及图6,炉膛13的末端形成有一斜壁131。该斜壁131引导加热后的物料沿其滚落。斜壁13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框132。出料框132开设有出料口 133。出料框132上铰接有一封闭门134封闭该出料口 133。物料沿斜壁131滚落后进入出料框132,然后撞击封闭门134从出料口 133落出。为了确保炉膛内的热量不从炉膛13末端散出,该炉膛13末端封闭,即出料口 133上方的空间封闭。可通过砌合墙体或者设置挡板等方式来封闭。可以想到地,可在该砌合的墙体或者挡板上开设观火窗(图未示),在需要观看时打开观火窗,以观察炉膛13内的火焰。所述封闭门134在物料撞击下打开并在自重下关闭出 料口 133,从而保证热量不易从出料口 133散出。加热机构20用于对炉膛13内的物料加热。加热机构20包括燃气机构21、助燃机构22、火嘴23、启动阀24以及控制箱25。燃气机构21包括燃气供应源(图未示)及与燃气供应源连接的燃气导管211。所述燃气供应源可为煤气罐、天然气管道等燃气输送源。所述燃气导管211设置在炉体10的加热炉体段12的顶部,其连接有若干燃气支管212。每一燃气支管212与一火嘴23连接。助燃机构22用于提供助燃气与燃气机构21提供的燃气混合燃烧,助燃机构22包括助燃气供应源221及与助燃气供应源221连接的助燃气导管222。助燃气供应源221可为风机等空气输送设备,对应地,助燃气可为空气。助燃气导管222 一端连接助燃气供应源221,另一端封闭。请结合参阅图4,助燃气导管222连接有若干助燃气支管223,每一助燃气支管223与一火嘴23连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亦楚,
申请(专利权)人:彭亦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